自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以来,关于如何治国理政就涌现出儒墨道法等诸多流派,在今天教育转型的背景下,我担心骂人的老师会被贴上素质低的标签,打人的老师会被控诉为有暴力倾向。我并不是主张打骂学生是对的,我只是担心我们教育界再也没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包容性。似乎除了尊重学生主体的教育方式是唯一正确的方式,其它学派的思想都可能被认为是错的。当然,我不是要反对新课改下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我本身就是新课改理念的拥护者和践行者,我只是反对以此理念为唯一正确标准来看待教育。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今天的教育更倾向于师生平等理念,倡导以温和的方式平等对待学生的问题,客观讲,这既是这个时代教师转变观念的客观要求,也是法制时代教师群体自我保护的必然选择。如果超出国家要求范围的体罚,势必会造成“违法违规”的风险。网络上爆料出教师体罚事件被开除让诸多教师愤懑不平,这就是社会转型之下教师观念不转型付出的沉重代价。
我们得承认,法家的管理方式是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但这并非我们要开始鞭挞法家的管理,认为它伤害了学生自尊,侮辱了学生人格,据此就认为传统打骂教育就一无是处。教育的复杂性除了要考虑历史传承性、现实性中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外,还得考虑教师群体性格、阅历等的多样性,我们总不能告诉教师群体中的墨、道、法家学派的教师说,你们都是错的,儒家温和这套才是对的。
我们今天提起传统打骂教育就觉得伤学生自尊,侮辱学生人格,但我们不应该忽视的是传统打骂教育下也涌现出一大批大家名流,如果我们单纯把传统教育就视为糟粕,是对我们传统教育的一种片面认识。传统教师在高标准的道德和学业水平严格要求下,学生的学习和行为受到了很好的引导和约束。况且从教学评一体化的视角来看,被打骂过的七零八零后提起当初经历的打骂,大都感激恩师的打骂,要不然自己要走很多弯路。从教育的效果来说,看来这种方式也还是经得起检验的。
谈起保护学生的自尊,我觉得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进步,这是对的。我们在学校努力构建一种尊重学生自尊的学校氛围也应该大力提倡,但如果教师因为一时言语不当伤害了学生自尊,我们是否就觉得这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试问:在社会上谁能保证这个孩子的自尊不被伤害?到时候有几个人会顾及他们的感受?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当然要努力维护学生自尊,但我们也要教育我们的孩子如何在自尊心受到伤害后合理、合法的维护自己的自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