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有效学习的五大公理
1.自我导向
随着个体的成熟,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从依赖型的人格转为自我导向的人格。成人变得具有自我导向性,意味着成人学习者能够参与诊断自身的学习需求、规划、实施和评估自身的学习经验。所以,有效的成人学习应该强调主动参与,而非被动接受; 应该强调互动和参与的研讨会,而非强调老师精彩讲授、学生认真接收的培训; 应该强调一种学习氛围,使成人学习者得到认可、尊重和支持。总而言之,应该存在一种师生间相互交流、共同探索的精神。
2.关联经验
成人和青少年的另一个根本差异就是成人具有丰富的且不断增长的经验,这些经验应该作为学习资源供自己和他人使用。
所以,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基于学习者的经验、充分利用学习者经验的。实际上,利用学习者经验产生的效果比想象中更明显,方法也比想象中更多。
3.强调实践
无论在工作还是学习中,学习者的表现取决于他做此事的能力和意愿。能力水平和意愿水平的组合,被称作个体做此事的“准备度”,而成人的学习准备度更倾向于实用性。学习内容与他的社会角色、工作岗位、面对的问题关联度越强,他的学习准备度就越高。所以,强调实践,主要体现在“在用中学”和“在学中用”。选择学习内容时,首先要考虑“是否用得上”,判断学习效果的标准要考虑“是否用上了”。
4.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
随着个体的成熟, 学习者的时间观念会发生些变化,从知识的未来应用转向立即应用。 因此成人学习更多的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学习,而不是以解题和通过考试为目标的学习。成人学习没有必要过分追求理论的深入、体系的完善、细节的论证。学习者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搭建起的关联和系统,远比理论学习的知识体系重要。
5.内在驱动
成人学习更多的是受到内在因素(希望解决问题、提升能力和自我实现)而非外在因素(如考试、考核、证书)的驱动。具备内在驱动力的成人学习者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比运动和游戏更多的乐趣,因为他们不仅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乐趣,在学习后更有实实在在的收益。
——来自《这样读书就够了》新版 P28
【复述】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马尔科姆·诺尔斯创立了成人教育学“帮助成人学习的艺术和科学”。
成人教育学理论体系便是5条公理为基石。
1、自我导向
“这件事为什么对我很重要,需要学习?”
2、关联经验
“在我过去的经验中,经历过或是听说过什么案例和学到的这个很像?”
“或是没有用这个方法,造成不好后果的案例?”
3、强调实践
“我学这个是否能有的上?”
“我学过的知识,是否用上了?”
4、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
“这个知识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5、内在驱动
“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个?是为了考试,还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提高某方面的能力?”
所用的学习方法,越符合这5条公理,就越容易记住。
对于学习,我们通常的做法是:
看到某位牛人或某篇微信文章推荐了一本沟通类的经典书《关键对话》,就立刻买回来读。
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从头读到尾。
(更有可能是翻了几页,就丢到一旁落灰)
怕自己记不住,还精心记了笔记,并且制作了思维导图。
然后美滋滋地传到自己的朋友圈里,看到众多点赞和评论,感到自己棒棒的,又学完了一本书。
然而,下一次遇到需要进行关键对话的时刻,比如,和另一半沟通,让ta的父母不要来干涉你们的生活,依然会和以前一样,大吵一架,关系没有处理好,事情也没有解决。
按照这5条公理,更好的学习方法是这样的:
因为在和另一半沟通的时候,总是会遇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总是以吵架收场。所以想要学习怎样能够不吵架。
所以,想要去学《关键对话》中“怎样用四步法创建共同目的”
(自我导向+内在驱动:我需要解决问题才去学习和看书的)
四步法中第一步,是要表明自己寻找共同目的的积极态度。
回想起上次和女朋友吵架,周末她想去看电影,而自己想在家休息。
但是自己一开口就批判她的想法不好,人又多,又没有好看的电影,票价又贵。
结果女朋友很生气,也开始挑毛病,于是互相指责,最后大吵一架,两人不欢而散。
(关联经验:以前做的不好,造成了不好的后果)
下一次再碰到相同的情况,就可以先说:我能理解你很想和我一起看电影,而我也很想在家休息,我们来想想看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
(强调实践+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这个方法我能用上,能够解决我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也许,《关键对话》这一本书,我并没有读完,但只要我会在双方观点不一致的时候,先表明自己想要寻找共同目的积极态度,就已经产生了价值。
单纯的书本或是知识,并没有太多价值,真正有价值的是内化和反思,是用知识改变自己的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