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比”之苦

“对比”之苦

作者: 若水青卿 | 来源:发表于2023-07-15 22:08 被阅读0次

社会认同原理指出,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

95%的人都爱模仿别人。

上述说法,我的理解,如果一个人的状况与身边绝大多数人不同,那么社会认同原理作用下,这个人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甚至是痛苦。

比如,当身边的其他人都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而只有这个人没有;

比如,当身边的其他人都有老人在帮忙带孩子,而只有这个人没有;

比如,当身边的其他人假期时都出游度假了,而只有这个人没有。

这样的“与众不同”,更多的时候并不会给这个人带来特立独行的“酷”感,而是独立于众人之外的孤独感,与不如旁人的自我认同感,压力与痛苦也就随之产生了。

如果这样的感觉又在这个人的心头脑海来回反刍,那么随之带来的压力与痛苦也会随之跃升、翻倍。

突然理解了曾经听过的这样一种说法:过去生活困难的时候,人们反而比现在更幸福,因为大家都“穷”,彼此都差不多,谁也不比谁好一块,谁也不比谁孬一截。

表面看,这是“对比”在起作用,所以不少鸡汤文会劝人少对比云云,但要往深了看,其实是社会认同心理在发生作用,即,每个人都爱模仿别人,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太过有别于所处的群体。

对人类社会这个整体来说,这无疑是有利的,它能促进诸如法律、规则的推行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当然,我指的是绝大多数情况下。

但是,对于身处社会整体中的个体来说,与周围趋同的意愿,往往也会成为个人压力与痛苦的根源。这时,“压力”尚且可以作为一个中性词来看待,但是“痛苦”显然就没那么积极和美好了。

而且,这种痛苦既来自外界,就非个人主观意愿所能掌控,能够规避的做法,恐怕只有向内求了。

具体内求的方法,在《影响力》第4章 社会认同 中有详细的介绍,移步可得,在此不再赘述。

而我之所以写下上述文字,是因为《认知觉醒》中曾经提到,一个新接触的知识,如果尽可能多地与已有知识或者经验进行联想,那么这个新知识就能越好地被理解、记忆,在需要的时候也才越有可能被大脑调用。

没错,我在进行充分的联想,与已有的经验进行联想,以此增进对“社会认同”心理的理解,同时也解开了曾经徘徊在我心头的一些困惑。

《认知觉醒》的作者说得不错,只有实践了,所读的书,所学的知识,才是真的学到了,为此所花的时间,也才算是值得了。

这篇文字,以及这篇文字背后的思考,就是我的实践,之一。

相关文章

  • 448宝木【1期4班】刻意练习DAY29

    【刻意练习】 年华垂暮,老之苦。 五劳七伤,病之苦。 肝肠寸断,生之苦。 有缘无份,爱之苦。 谋而不得,求之苦。 ...

  • 人生六苦

    一个人要担许多苦 父母之苦:远离不能尽孝之愧,近前不能如愿之失 伴侣之苦: 子女之苦: 自身之苦: 朋友之苦: 职...

  • 一个人懂得熬住这2种苦,来日很有可能成为人中龙凤

    人生有许多苦,有相思之苦,有穷困之苦,有为情所困之苦,有得不到之苦,有疾病之苦,但是,这许多苦中,却与人的富贵成功...

  • 新一轮“吃苦耐劳”

    我见: 读书学习,寂寞之苦; 深度思考,脑力之苦; 自律习惯,修行之苦; 低头做人,尊严之苦。 我思: 现在的“吃...

  • 《家族之苦》:生活之苦

    ——《家族之苦》影评 身边有许多人为结婚提前打算,要找什么样的人,不能找什么样的人,找到后生几个小孩。可也有许多人...

  • 减脂倒计时Day 102

    自由之苦,责任之苦,欲望之苦。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相对的自由! 神学、哲学、科学,心理学?人是注定要受自由之苦的…...

  • 生活之苦与学习之苦

    原文中有这么一句话,生活其实并不苦,苦的是那个不知苦也不知如何避免吃苦的人生。生活的痛苦使人麻痹 ,学习的痛苦让人...

  • 汲取当下的力量,解开痛苦的魔咒

    ​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痛苦:求而不得之苦、永不满足之苦、生老病死之苦、孤独之苦......正如叔本...

  • 随笔八

    按理说今天的人们,无须担心战争之苦,饥馑之苦,匪乱之苦。人们真的是生活在天堂般的乐土里。 可人们心头之苦恼,内心之...

  • 初中生活充满了酸甜苦辣,特别是苦,也是我要讲的一味。 苦!就是作业之苦!熬夜之苦!yin'ti 之苦! 作业之苦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比”之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ci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