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曾流传这么一段话:
“你以为孩子是来报恩的,其实是来对账的。
养好了,你和孩子是股东关系,余生都在享受红利;
养废了,你和孩子是债务关系,不停为他善后还债。”
给孩子高于自己能力的生活,只会换来孩子变本加厉的索取。
他们不会理解父母的辛劳,也不在乎。
他们只会把含辛茹苦养大自己的人当做提款机,认为自己就配享受最好的。
这样的“富养”,最终一定是寒了父母的心,也赔上了孩子的品行。
养孩子走过很多坑之后,我们发现其实无论是穷养、富养都不是问题的核心。
问题的核心是,你要让他们从小把钱放在一个相对合理的位置。
如果从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只教会了他花钱,予取予求,势必会造成孩子不懂感恩,甚至自私冷血。
看过一个真实故事。
一对夫妻老来得女,格外骄纵。女儿从小穿名牌,吃美食。
孩子成绩一般,两口子省吃俭用,拼命把她送进私立中学。
在父母的宠溺下,女儿越发得寸进尺。
上大学时,她扬言让父母准备好苹果三件套,坐头等舱去学校。
父母不答应,她就威胁说不答应就不去上大学,还质问父母:为什么别人有的我不能有?你们怎么就这么没用?
两口子震惊之余,又心痛不已。
然后他们果断决定:大学期间只给女儿正常的生活费,其余的奢侈品、电子产品,想要一律自己去想办法。
女儿没辙,只得利用周末做兼职。
那段时间,从前习惯了跟父母伸手要钱的她,才真正明白什么叫“钱难挣屎难吃。”
受过委屈,挨过辛苦,她才懂得父母的不易。
后来的她,好像变了一个人。
不再跋扈了,不再对父母大呼小叫了,还经常给家里打电话,工作后逢年过节还会给父母发红包。
孩子并不是生来就懂得体恤父母。
只有当他们切实体会过父母的不易,才会心生感激,用懂事和努力来回馈家庭。
有些家长时常责备自己没本事,不能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和教育资源。
还有些家长不停地压榨自己,宁可背上巨额债务也要让孩子接受贵族式生活和教育。
但对普通家庭来说,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是让他躲在温室里逃避生活的真相。
而是尽早让他知道家庭条件有限的事实,让他在实践中锤炼自己,获得拼搏的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