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历史写作这个行当,我不太相信草根和趁早

历史写作这个行当,我不太相信草根和趁早

作者: 行距版君 | 来源:发表于2020-07-03 12:06 被阅读0次

    2000年初,天涯“煮酒说史”板块中“草根说史”的热贴,带出了草根作者写通俗史的出版热。先驱者是赫连勃勃大王和潇水。大王的《华丽血时代》,潇水写春秋战国的“青铜时代”系列,当时影响力很大。掀起高潮的当然是2006年上市第一本的《明朝那些事儿》,《明朝》大火后,“草根说史”真正成了一个出版热点。

    当年几乎所有的历史编辑都会盯着天涯找稿子。那几年这个类别的出品数量惊人(我没有具体统计过,那时我还没毕业,每周都会逛书店,满满当当一架子都是这类书)。

    之后像曹升写的李斯与秦帝国、雾满拦江(他也写过清史,没有完成,不过我印象中是这个类别最畅销的)写的王阳明、王觉仁写的唐史、高天流云写的宋史、贾志刚的说春秋,是其中的代表作者,但是离当年明月已经距离很远。这些作者基本上都是出身天涯。而这些销量过十万,比较成功的案例背后,是数以百计的平庸作品,可以说从销量到内容都是平庸的,几乎没有产生影响力。

    即使读客早期,品效全行业第一,签了十几本草根作者吧,只有两本算是做成了,曹升的《流血的仕途》和王觉仁的《血腥的盛唐》,其他的都没卖好。那个时候也是读客包装和营销效率最高的时期。真正大火的,是2014年的度阴山。度阴山的历史人物传记可以说是草根说史热的绝响,销量上再现了《明朝》的百万神话(当然仍是距离不小)。即便如此,这两年他的几本传记销量也在明显下滑。

    我想说的是,为什么当年“草根说史”那么热,但成功的案例不多,能经过时间考验成为经典的,更是极少数。

    一个原因很自然,市场饱和了,新鲜感没了,话题效应没了,于是热度过去了。当年这股热潮还或多或少还受了百家讲坛的影响。这个强势媒体给通俗历史这个类别带来了话题,虽然直接带火的是学者或专业人士写通俗。另外再讲。

    另一个原因,就是直接和内容有关。

    市面上卖过五万册的通俗历史文本,当时我们都会通读一遍。这是同类畅销品阅读体验的判断训练。我当时得出了进一步的观点,也是和同事研究和讨论后产生的,可以拿出来分享。

    就是在“通俗历史”(针对于非专业读者的历史读物)这个类别里,有畅销潜力的作品,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中的一个。说来也很简单。一个就是读起来具有像小说一样的阅读快感;另一个,就是要有洞见

    但是太多作者用一种轻佻的调侃态度,复述一遍史料或二手研究资料,当成“趣味历史”和“轻松说史”,大多数甚至没有对自己写的这段历史真正理解。用我们的话说,是“被当年明月带到沟里去了”。当年我们每天都会审阅十来份这样的投稿,每天都会看到大量的天涯帖子,甚至是已经出版的样书,属于这类“被当年明月带到沟里去了”。就是拿比较浅薄的历史认识当作“有趣”。

    将近八成到九成的草根说史作品,都要叙事中用上一些竭力表现有趣的评论文字,却少有深刻的思考。也没有几个能像当年明月那样戳到读者的点上。现在就算按照当年明月的风格,写出和《明朝》一样高质量的文本,也已经很难复制《明朝》的成功。因为读者看过了。

    为什么当年明月之后,连一部接近《明朝那些事儿》的作品也没有呢?我们认为,实际上,很多读者是把《明朝》当作小说来读的。我记得当年磨铁的腰封文案,就是“像小说一样的历史书”。之后只有度阴山的作品,他笔下的人物,情节性、节奏感,素材的剪裁,略微具备了小说的阅读感觉。说白了,就是小说家的叙事能力。

    这是很高的门槛,我前两个月跟武王(我的经纪人)聊天时,谈起刘勃一开始写小说,我说,“我觉得刘勃能写得好看,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有写小说的叙事能力和材料组织能力打底。”

    真正有小说感的历史佳作寥寥。大量的是比较会说故事的作品。除了上述当年明月和度阴山外,我现在想到的就是经典的《万历十五年》。

    说到《万历十五年》,自然就要提及另一个标准:对历史的洞见。《万历》是两者兼备,所以能经受时间的考验。我认为这部作品的生命会超过《明朝那些事儿》。

    怎么算对历史有洞见呢?许多草根作者似乎也提出了很多“新见”,但只是暴露了他们的粗浅。没有真正理解自己所写的这段历史的作者是不可能有“洞见”的。实际上,就这一标准而言,学者或专业研究者写的作品比较占优。洞见是要以资料占有量为前提的,需要尽可能穷尽一手史料,大量阅读后人的解读分析作品,了解所有的权威和流行观点。你得在这个基础上得出“洞见”,看到别人没看到或忽略的东西。

    百家讲坛的作品不提(其实“百家”作品有洞见的也不多,印象中王立群不错),黄仁宇之外,有洞见的,是李开元写的秦汉,杜君立写的《历史的细节》,谭伯牛的《战天京》,现在刘勃新写的作品,像张鸣的近代史,其实就是把大家看不到的史料重新梳理出来,会说故事。

    那么非专业作者在历史“洞见”上有没有机会呢?有的。他们如果能够真的能够阅读尽可能多的一手二手资料,建立起自己对所要解读的历史全面深入的了解后。

    非专业作者会有一个优势:对历史“同情的理解”,对历史人物的共情心。就是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代入其中的历史人物,根据当时的情势,作出自己的判断。其中需要对人性和政治有足够的洞察力。

    受过专业训练的学者型的作者在这一方面其实是有短板的,很多人钻在资料里,几乎没有分析能力,或者分析起来是冷冰冰的,僵化的,感觉不到政治环境、真实情势、人物处境的,我认为这种作品不会有新见,更别说洞见。

    现在的历史读者越来越需要的是干货。就是我前面说的,基于大量资料和合理分析建立起的扎实历史感。如果作者希望在近年寻求出版,首先要想想准备写多少本?读者最想看的是什么?史料浩如烟海,二手资料甚至更多。作者该如何入手、展开?

    讲了这么多,你应该也清楚自己稿子中的问题了,别怕改,尤其是写法上的修改。下面再讲讲几点建议。

    第一,我觉得写专题史,事件史,绝大部分历史读者是相当模糊的。但对于历史中具体的人物,许多人是感兴趣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部族是如何由弱转强的,又如何统一,如何博弈。就是将作者翻检研究过的大量的早期史料,专注于一个人,一个历史事件,或者一个历史问题,把一个人、一件事、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讲清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或一种新鲜的分析方式,或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这样的专题史,学界可能有研究积累,但是没有通俗作品。

    近年这样的佳作很多,如《汴京之围》《天国之秋》《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等。我觉得现在的历史阅读在升级,这与整个社会的读者群在细分有关(所以超级畅销书越来越难再现),也受了甲骨文、后浪、中信、读库等推动,大家对比较偏冷的历史事件或时段,越来越有兴趣,历史阅读市场越来越细分,越来越精细化。这个关键是选题。

    作者有专业功底,大量翻阅史料,有分析能力,即便写不出新东西,至少可以把这个事件写清楚。我觉得比写水分很多的通史好得多。读者读通史,越来越倾向于阅读经典或知名作者作品,草根通史的认同度在降低。

    第二,如果作者还是兴趣在通史写作,而且近年寻求出版,我建议大量删,快速推进史事,不要加入太多引文(只留重要的、精彩的、有说服力的),不要做太多的史料考辨,讲清楚就行。我之前责编过一部《晚清最后十八年》,作者就写了四本,超过一百万字。我觉得可以参考李亚平的《帝国政界往事》。还有《宋朝进行时》就是这种写法,它在这个类别中绝不算是标杆品,但文字顺畅,推进节奏快,行文比较轻松,在阅读许多小故事中,快速地掌握宋史三百年左右的发展脉络,并从中得到一些所谓经验。能够提供这些价值,就比很多出版物强了。我认为这也可以算是有出版意义。

    第三,如果作者愿意把这作品放一放,积累几年再回头重写这部作品,我相信文本会提升几个档次。毕竟作者那么年轻,而历史作品是需要积累的,这个行当,我不太相信成名须趁早。

    作者介绍:

    宇文歡,资深出版编辑。编过学术大作,做过畅销小说。王阳明信徒,所以不能假装听不见自己内心的声音。自大学至今,痴迷于边疆史地与游牧民族史,遍翻馆藏北方各族源流事迹中的中外史料。或击节叹赏、或悲怆慷慨,常常情不能抑。身在魔都,心系天山。

    其作品《丝绸之路密码》(暂定名)已由行距文化代理。

    欲了解作者及作品详细内容资料,请联系作者经纪人武新华 wuxinhua@hangju-pub.com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写作这个行当,我不太相信草根和趁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dy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