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五蠹》
我一向不惮以怀疑的态度来审视古人,以至于总觉得他们会设置一些陷阱留给后人。
毕竟,我自己也总有这种邪恶的想法,再推己及人,古人中也难免会有同样的“有识之士”。
我甚至有计划过,一个高明的陷阱师,需要以文字为载体,别有用心地把陷阱隐藏在广为流传的故事中,再耐心的等待后辈猎物送上门来。
今天我读《韩非子·五蠹》 守株待兔文时,这种被猎人环伺感觉尤其强烈。多次咀嚼文字之后,我终于发现这果然是一个高明的陷阱,井口合适,伪装精妙,最主要的即使被陷也难以自察。
在一番知果推因之后,我发现这个陷阱,其实是为了隐藏另一个惊天秘密:这个世界在古代是被兔子统治的。
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引起我警惕的原因在于,特别符合我的陷阱论。
故事发生在宋国,具体到何时却含糊其辞;整篇文字,看似讲了一个农夫捡到兔子的故事,最后却得完全相反的结论:守株待兔不可取。
故事广为流传到现在的后果就是:每当有人在树旁边捡到兔子,都不敢声张,否则就会被别人嘲笑。
从逻辑来看,守株待兔这个陷阱确实天衣无缝。然而,如果从动机分析,故事就漏洞百出。
毫无疑问,能够轻松在树旁捡到兔子,在食物十分短缺的古代,应该是件有着重要意义的事。
这种事,通常会被详实记录下来:
守株待兔记录1:
时间:某年某月某日
捡兔人:张三。
案发现场:田地树旁。
案发经过:张三锄地,在树旁捡得兔子一只。兔子颜色为白色,树半尺粗。兔子面北朝南,伤口在头部,推测快速奔跑撞击树干致死,死亡时间为白天,排除他杀可能。
随着这种守株待兔的记录多了起来,总有些“好事之徒”把这些经验搜集起来,整理一下——人类总是善于总结。那么就可能会写出《守株待兔实用操作手册》《从入门到精通守株待兔》《三年守株五年待兔》这类书籍。
通过这些书,人类就可以快速准确地守株待兔,从而形成产业规模,有些人种株,有些人守株,有些人捡兔一条龙的商业活动。
这种商业活动,对于解决人类食物短缺,是一件十分有利的事情。可是这些,都因为守株待兔故事广为流传,荡然无存,人类再也无法轻易获得兔子。
于是悖论就产生了,为什么古人要做损己利兔的事情呢?
问题的答案是:在古代,人类并不是世界的主角,这个世界在古代是被兔子统治的,写文字的人迫于兔子权威,被迫为后人设置一个陷阱。
再细想一下,古代人类关于兔子的描绘里面,几乎都是正面的词汇,温顺漂亮,呆萌可爱等,但是把兔子当做宠物的情形并不多,相较于猫和狗。此外,虽然兔子数量众多,把兔子当做食物的情形也不多,相较于鸡和猪,这也十分奇怪。
因此,兔子一直都是一个被忽视的存在,只在幕后操纵着世界的运转。
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兔和免字外形十分接近。两个词却没有任何相近之处。
古人在创造兔和免的时候,就考虑到每个写字者,写兔的时候都被提醒着:免=不要!不要怀疑,不要考虑,不要讨论,不要探索,这个被兔子统治的世界。
于是一切都合理起来,古人关于“守株待兔”这个陷阱,铺设陷阱的不仅仅是别有用心的古人,很有可能是这些古人背后的兔文明。
所以,古人才会说:兔子那么可爱,为什么要吃兔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