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爱情,成就自我
文/竺冰落
我们都会经历爱情。爱情,其实,也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应该去认识爱情。我们从小到大应该听过不少爱情故事。在中国,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而在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我们都会羡慕这种至死不渝的爱情,我们也都会渴望拥有这样的爱情。所以,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陈果所写的这本书——《好的爱情:陈果的爱情哲学课》。
本书作者是陈果,我们应该都听说过。她是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加拿大温哥华UBC大学Regent College访问学者。2005年2月至2008年6月在复旦大学哲学系基督教哲学专业攻读博士。2008年6月至今在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工作。现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任课教师。代表作品有《好的孤独》、《好的爱情》等。我个人很喜欢作者的观点。我认为,她把自己学到的哲学思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向大众传播。就像作者说的:长久的爱情,就是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同一个人。下面就跟着我来看看作者的爱情哲学。
1.爱情
当你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你或许可以找到一千零一个不喜欢他的理由。但是,当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你会搜肠刮肚都想不明白自己到底为什么喜欢他。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只有当一种情感高于我们自身生命的价值时,它才是爱。确实,爱情的力量真的很大。有时候,甚至能够完全改变一个人。但爱情也不容易,我们需要在茫茫人海里寻觅最契合自己的灵魂。爱情有三个要素。第一是激情,也可以说是怦然心动。两个人能够走到一起,在一开始,最有可能的是因为彼此喜欢、爱慕,也就是所谓激情。我们需要先有好感,才能进一步深入了解,才有长久在一起的可能性。第二是理解。真正的爱,一定源于真正的了解。对一个人了解的深度,就决定了你爱他的深度。我们都要学会理解,不仅是爱情,亲情、友情等皆是如此。理解,就要求我们要将心比心。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过高地要求别人。毕竟,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我们怎么能够强求别人。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人心都是肉长的。没有一个人会是毫无感情的,我们都应该学会理解。当我们能够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别人的行为也没有那么难以理解。第三是践行。爱的行动,才是爱的证明,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洞。所以真正的爱情,就是你要真正为对方着想,真正给对方时间与关怀,很多时候,他的利益就是比我的利益更加重要,这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最后关键的一点是要付诸行动。一个人的爱与恨,是很难藏住的。或许,我们可以一时欺骗自己或他人,但不会是永远。既然爱了,就需要把对彼此的爱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里。爱,是互相的。爱,是可以永恒的。但我们都必须学会去经营爱情。有时候,爱情,也能给一个人带来巨大的变化,它有时甚至也是一种信仰。只有保持彼此精神上的同行,才能让爱情更加长久。正如书中所说:“在你越来越懂他的过程中,其实还有一件事也在发生——你会越来越懂你自己。当你越来越看清什么使你心动,什么是你的心之所爱,你也就越来越明白自己是个怎样的人。你深爱的品质,往往就是你渴望成为的自己。”
2.成熟与自由
真正的自由者,没有内部的对抗与暴力。他不像其他人那样总是处在自我理智与情感、责任与欲望的激烈挣扎中,他总有办法让他的理智与情感相安无事,让他的责任与欲望相亲相爱,他和他自己相处融洽。
一个完整的“大人”应该包含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的成熟,他是身体的成人,也是精神的成人。的确,我们都要学会长大,不仅是生理上,而且是精神上。我们只有经历足够多的事情,才能明白这世界的运行规则。我们要知道:为所欲为,并不是自由。我们是人,我们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所以,一个人的自由应该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发展。每一个自由者都是一个精神的自洽者。那么,我们要怎样做到这种自由呢?第一,清醒的自知;第二,勇敢的选择;第三,坦然的无悔的担当。我们要先认清自己,然后勇敢去选择正确的道路,最后,我们也要努力去承担这个选择的一切后果。有用与无用,只取决于我们自己,而不是由别人来评判。
3.认识自我、实现自我
一个人认识自我,通常有两个角度,第一个角度是他人的评价,第二个角度是自我的评价。然后我把他人的评价又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个是大众的评价、多数人的评价,第二个是知己好友的评价。
我们要想正确认识自我,可以通过自己,也可以通过他人。而对于他人的评价,我们真正关心的也不过就是我们熟识的那些人的态度。所以,我们切忌人云亦云。人如果真有一个白头到老的终身伴侣的话,那就是我们自己。从生到死,与我们朝夕相处、同甘共苦、不离不弃的只有自己。你所认为的那些至亲的人,要不就是半道中进入了你的生命,要不就是半道中会退出你的生命。而从头到尾,从生到死,从摇篮到坟墓,与你一路同行、形影相随的只有一个人,就是你自己。所以,我们要有自我认知,我们要实现自我。我们自己才是这世界上最忠实的伴侣。我们应该学会爱自己,努力去实现自我!
4.信仰与文化
“信仰”的核心是一个人内心坚信的某一套价值观,这是他心甘情愿为之献身的生命意义,换言之,就是他对于“我为什么而活”的回答。一旦精神找到了这样的目标,自然而然就会化为生活中与之相匹配的一套行为规范。我们都应该找到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一套行事规则。
从某种程度上讲,信仰,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我们人类都会追求精神的寄托,所以,信仰的产生就恰好满足了我们的这种需求。而信仰也算是一种文化。
最后,这本书真的很好。作者讲了爱情,讲了一个人的不断发展,讲了信仰。我们从中能够看到作者深厚的哲学素养,希望我们都能有机会认真品读一下这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