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早晨手机没电,没有闹钟,险些迟到,这是个很正常的现象,睡觉前玩累了,懒得充电去了,自信5%的电能挺过一晚上,谁成想没电了呢,手机没电了,所以我起晚了,这个逻辑还是挺正确的,可是很别扭,一个人被一台手机决定了,真是难过。其实现在都是这样子的,大家都这样,从小孩到老人,不都是这样吗,到底是我们在使用手机,还是手机在主宰我们的生活呢?
大数据分析,很恐怖的,你听音乐,逛淘宝,出门打车,看书,都会自动推荐它认为你喜欢的或者常去的地方,妈呀,我都不知道我真的喜欢什么,就这么被一台机器给定位了,然后一个人每天看的,听的,去的,都是这台机器推送给你的,夸张地说,就像一台机器在喂食一个逐渐丧失思考能力的人,它喂的越多,这个人的独立思考空间越小,我想行动起来,抵抗这种无意识的自我丧失。
举个我自身的例子,我很爱看书,这是一套流程,在一个没事儿可做的时间,或者浪漫点说是午后,我去到一家书店,不是有书可看的咖啡店(现在很多这样的店,卖咖啡的面积大于图书的面积),慢慢挑选想要带回家的书,我可能会比较权衡一下口袋里的钱,然后选出最想要的书,结账走人,沉甸甸地,带着宝贝们回家,路上可能还在想我要先看哪本,再看哪本,或者盘算下次把那些没舍得买的书带回来。然后,就是细细品味这些书,有的书可能很吸引人,一口气看完,有的需要很长时间看完,但是我绝对不会是躺在床上看,因为书本很沉,很重,需要的庄重地看。看完书后,我会有成就感,会有想要和朋友聊一聊的冲动,然后郑重地收藏起来,这是一整套的看书流程,每个环节都饱含感情,自从有了微信阅读,我看的书基本集中在这个app上,虽然它让我能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但是它缺少了完整性,没有仪式感,很随性,我不喜欢这样,现在除了在地铁上外,我都尽量避免用手机阅读。我希望我的阅读是深入心灵的,有着参与的激情和认真的体验。
还有就是微博和公众号的各种盘点和排名,关于美食、电影、书籍等等,这确实是一条捷径,更快地找到所谓好的东西,但是没有自我探索、失败的过程,还能说是最好的吗?上周我看了《无问西东》,我也跟风看了《前任3》,我更喜欢前者,不但是喜欢,是带着喜悦、感动的感情,因为前者是我自己独立挑选出来的,在观赏这部影片的时候,我有参与到,是我把自己带来的,不是电影评分,也不是朋友圈推荐,就是我自己,我参与到了这部电影的最终环节,所以,没有了手机,我们还是可以自己做选择,带着一点未知的风险,或许成功的喜悦,或许失败的恼怒,都是我们自己真实的情感,而不是“哇,果然好吃耶,真的不愧是某某排行的推荐。”
放下手机,放弃捷径,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中,认真地、勇敢地尝试着独立选择,不去依赖机器的选择,做自己真正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