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新头头把村里的几个说话有点号召力年轻人请了家里喝酒,那几个年青人屁颠屁颠地就来到了头头家,头头老婆割了咸猪皮炖了只老母鸡炒子盘花生米另外还煮了条鱼,看来新头头为了坐稳村里的头把交椅新头头还是舍得下点血本的,不像前任散支烟都抠摸半天不见个香烟从口袋里掏出来,难怪在关键时刻没有什么力挺他。俗话说得好,要想把鸡唤来,得把手中米撒出去才行。
几杯大麦酒下肚之后,新头头开始叫起苦来,说自己没有做头头的打算,村里的事太烦人,现在都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好?村里的几个少壮派说别介,既然选了你你就得好好干,不争馒头也得争口气,其它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只要你哥哥招呼一句,弟弟一定陪着你干。其他几个人也跟着表态,说坚决跟着新头头干,村里要是谁不服咱们不答应。
新头头说他前几天到邻村去了一次,邻村的头头的儿子结婚,他代表咱们村去喝了喜酒。在席间他趁着邻村头头喝得有点高的时候问了邻村的柿子为什么那么好吃时,邻村头头来了兴致,说他们村的柿子树的品种好,是从日本引进的甘秋甜柿,一只柿子能长到半斤重,而且很好吃。同桌喝酒的人说可能吹牛,他们从哪弄到日本的品种?另一个说有可能,当年在邻村插队的知青就是省里来的,听说其中一个的老子是省农科园的,当年还被打成反动农业权威。新头头说他想到邻村去引进新品种,说咱们村的柿子不行可能是品种不行,现在有两个事情想请各位帮忙,一是引进新柿苗肯定得花钱,村里帐上是亏空的,只能各家各户集资,当然喽,你们几位就不用交钱了,另外还要送些好苗给你们;二是要动员村民现在的柿子树都砍了种新苗。这两件事都需要有人带头有人动员才行,单靠他一个人肯定干不了。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这几个小伙子当即答庆坚决拥护头头,不下点本钱是翻不了身的,况且这事要是做成了他们有好处。那次饭后这几个年轻人就分头做工作,可以说是各种手段用尽后凑足了一笔钱,大概有二千多吧,这些钱一部分用于买柿苗还有一部分被他们几个给瓜分掉了。头头拿了最多,但头头说他把钱用于和邻村勾通关系,自己还搭了一点进去,不过为了全村他觉得值。
长话短说,柿苗买回来后就进行大面积种植,每亩地约有八十棵左右,共栽了有二百亩,连同堂前屋后种植的,统共有二万多株新苗栽了下去。村里公布的帐目是每株苗一毛五,其中村民花一毛村里贴五分,其实真实成交价才八分。
谁知那年夏季雨水太多,加上管理不善,到了秋天柿子树存活率尚不足百分之三十,导致村民们意见很大,他们说村头头买的苗不行。头头急忙发动他的几个铁杆向村民解释,这事还真不能怪头头,一是因为雨水多,这是谁也不能预测到的,第二是柿子树一亩也就只能种植三十棵的样子,太密了会影响产量,村头头已经考虑到这一点,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剩下的苗给移一下,苗距五米,这样来年就能挂果。你们现在先别发怨言,等明年柿子收成好的时候感谢头头还来不及呢。
第二年年景还算可以,到了秋天弱小的柿子树上稀稀拉拉挂着几个小柿子,而且味道还不好。因为是刚开始挂果,数量上少一点村民们是能够理解的,毕竟柿子树的根尚没有发达,但柿子小就不应该了,当初说这种柿可以达半斤一个,现在看最多也就二两,这就不对了,而且口味也不好,那怕已经很熟了吃到嘴里还是有点涩。长过果树的人都知道,第一年或第二年挂果少很正常,但挂果少时不影响果子的大小,果子应该很大而且味道更好才对。当初说新品种口味好,即使没完全熟透也不涩嘴而且非常甜,现在看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一场激烈的争吵在村民大会上又一次发生,头头说果子长不大是因为根系不发达营养不良导致的,说口味不对是因为土壤有盐碱,现在需要改善土壤才行。村民们大怒,先说是种苗不行,引进了种苗;现在又说是土壤不行,要改善土壤,究竟是该怪谁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