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过一期综艺节目,李湘公开了宝贝女儿王诗龄的业余课程表。
除了学校的正常功课以外,课余时间都被各种兴趣课安排得满满当当。
周一、周五钢琴课
周二学织毛衣
周三文化课和瑜伽
周四学国际象棋
周六书法,周天学大提琴和油画......
王诗龄就读的,是一所北京星二代扎堆的学校:德威国际学校。
同样在这所学校就读的还有,华谊老总王中磊的儿子威廉、奥运冠军田亮的女儿森蝶、李亚鹏的女儿李嫣。
这所学校每年不光学费就要25万元左右,还要交10万元以上的马术训练费用。
“富养”女儿的结果就是,王诗龄的很多技能,都远远超过了同龄人:
能用英语解数学题,发音纯正且流利;
油画入选影视名人书画展,书法作品也被大师称赞不已;
曾获得国际象棋比赛少年组的银牌,还和李云迪同台演奏钢琴......
有网友心态崩了:
“我奋斗了50年,不如别人出生5年”;
“我985毕业,但怕是这辈子都比不上人家的成就了。”
再看看外媒曝光的英国5岁的乔治小王子的课程表。
除了常规的数学、语言、地理、历史、科学,还要上:
法语课、宗教课、计算机课、戏剧课、艺术课、绘画课、芭蕾课、哲学课、高尔夫课、陶艺课......
才5岁的小乔治,要学习的课程竟然有10几门。
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就出生在罗马,却还比你辛苦、比你勤奋、比你更努力。
2
有一部纪录片叫《没有起跑线》,记录了香港的小孩学习有多苦。
香港明星去体验了一天的学校生活后,直接被吓哭了......
30岁的艺人陆永,已经是两个小孩的父亲。
他插班的是一间排名不错的小学,尤其强调两文三语的学习。
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间,大家都会自觉地说英文或普通话。
语言能力跟不上的陆永一旦讲广东话,就会被同学们“奚落”。
香港的小学生们,不仅有超强的语言能力,数理化能力也令人大跌眼镜。
在小学二年级的课堂上,竟然出现了中学物理才会学到的电路板。而同学们,竟然都能轻松将它“玩转”。
午休时间,大家也没闲着,继续学习数理化与编程。
大专毕业的陆永原本信心满满地试着解答了一下孩子们的题目,结果又以惨败而告终。
不光如此,小学生们还要学习乐理、日文等科目,放学后还要参加各种兴趣班,为了升入名校而做准备。
有调查显示:香港儿童平均每周要上3.5个兴趣班,最多的竟高达11个!
“太厉害了,我要是当代的小学生,估计就完蛋了......”香港艺人陆永心有余悸地说。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很多00后、甚至05后,学识水平、才艺技能都要比我们厉害得多。
著名节目主持人张泉灵在节目中说过这样一件事。
她9岁的儿子,学了4堂课的编程,就已经可以编写像《植物大战僵尸》一样的游戏了。
有一次,他编了一个两人互相攻击的游戏,说:妈妈我们来比一下。
张泉灵一直输,就特别不理解,后来悄悄去看了一下后台代码,才发现是儿子把基础数值给改掉了。
张泉灵不禁大呼:现在的孩子太可怕了。
在大多数90后月薪刚刚过万的时候,有11岁的00后年收入已经超过了八十万;
在大多数上班族还在钻研着办公室政治的时候,一位叫李昕泽的00后少年,初三就创立了一家科技公司,底下有300名员工。
连雷军爸爸听了都想鼓掌。
在大多数中年人已经放弃了自律、放弃了身材管理,每天吃饱混天黑的时候,12岁的小姑娘都开始运动节食控制体型了。
3
今年1月的时候,郭晶晶霍启刚一家参加了一场马拉松亲子跑比赛。
赛后采访霍启刚说,跑步途中,他劝儿子累了就休息一下,儿子却说:
“不行啊,我停下来就会输。”
这觉悟跟境界,比多少成年人都强。
澳门赌王的儿子,何猷君,学习的时候从未给自己放过一天假期。
别人一学期修四门课,他就修8门。
圣诞节,别人忙着开派对,而何猷君却一如往常认真学习。
他最喜欢的一句话是:
当你在睡梦中时,我一直在工作。
当你在工作时,我已经付出了双倍于你的努力。
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勤奋,你还有什么资格不努力?
有多少人,拿着将就的薪水、过着得过且过的人生,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美其名曰“与自己的平凡和解”,实际上是根本没有勇气去跳出舒适区。
《花盆效应》中提到:
一个人老去的标志,绝不是老成稳重、沉默寡言,而是不肯再尝试,不肯再容许自己置身不熟悉的境地。
我想说,不要让一事无成的焦虑感淹没了你,你本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年轻的日子,真的经不起浪费。
共勉。
文章整理至公众号研学头条,研学头条带你发现研学旅行的乐趣,关注研学头条的那些人和事儿,每天为你献上研学旅行的最新消息、政策、行业大事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