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是你自己的,品质是你自己的,心魂是你自己的处境。与别的无关,爱情不是一个名词,而是动词,永远的动词。
——史铁生《务虚笔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27926461/6eee4ca1b3c4c4c5.jpg)
1.
在爱里,你收获了哪些成长?
每对恋人都觉得他们的爱情与众不同,他们的海誓山盟完全能够实现,其实这不过是个幻觉。《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书里有一句话“说到底,爱情是一种本能,要么第一次就会,要么就一辈子也不会。”这句话非常非常深刻,验证了很多人一生的爱情。但是对于一个愿意成长的人来讲,这辈子还是能学会爱的。
所以,不管发生了什么,都要记得在爱情里成长。不管经历过什么样的感情,美好的爱也好,伤害的情也罢,在岁月的长河走过,你回头在看时,那些经历都是成长的机会。至于是不是已经收获了成长,需要自己的觉察和领悟。
2.【故事】我教会自己独立,但我无法教会自己如何去爱。
你全心全意投入一份感情,最初你会误以为被爱着,被宠着,这时候的心智模式也是降低的。看不懂对方也看不懂自己。当感觉到自己真的不被重视,不被好好珍惜的时候,心才能从迷障中试着看到自己了。
原来,你只是一个“代替”,一旦你影响到他的利益,你就是被疏离的人。你看懂的时候,会心里失重。一时不知道怎么才好,但是慢慢的也明白,你在对方的世界里没有那么重要,所谓最真的梦,只是你的痴情投射。选错了人,是你的错。
也许是童年有被抛弃的创伤,对关系渴望又不敢信任会留在身边,潜意识随时担心会像过去被抛弃一样,再次被抛弃。不信任就没有安全感,没有安全感的下面是深深的不配得,不配得的下面还伴随着深度的自卑。也许是这些“自我底板”带来关系的辛苦。一方面特别渴望关系,特别渴望亲密联结感;一方面又特别恐惧失去,害怕被抛弃。越爱越怕,把自己折磨的很辛苦。
“在爱里,有时候我不得不像个机器人一样,随时关上我的热情键,不能随便释放热烈与依恋。”“冷一点,你生气,说我不在乎你;”热一点留你,,你害怕,怕我成为你的麻烦。”
这自然是不轻松的爱情。
多年以来,努力的在男人面前去做出很好很好的自己,表现的很乖,不让他感觉自己麻烦。他感觉很安全才会留在自己身边,这好像是潜意的动力,就像张爱玲所说,爱一个人,让自己卑微到尘埃里。
这是启动了“内在小孩”模式,只有我乖了,大人才不会抛弃我。才会对我好。所以,就自动发展出了一种模式:努力表现,什么事情都让自己做好,尽量不麻烦“大人”。这样我才是“大人”眼里的“乖孩子”,我很乖,很懂事,大人就会夸夸我,抱抱我,就会对我好。
这种自动化的依恋关系模式,长大后自然透射在亲密关系里,如果你细心觉察,你会发现在爱中,你有很多互动,都带着过去的模式和烙印。
这种很懂事的人在感情里也努力的让自己做的很好,教会了自己独立,但还是无法教会自己如何去爱。
亲密关系是巨大的镜子,会帮助你照见自己。每一段爱情,你都会遇见深层的自己。在感情的路上,带着觉知陪自己,你就可以慢慢成长。看到自己在情感里的飞蛾扑火般幼稚。你看到爱的卑微还是爱的高贵,都是你自己的事,然后你才会一点点的走向感情的成熟,才能真正的在爱中“站立”起来。然后才能解除你的情感“魔咒”模式,轻松的活此生。
3.
亦舒说“我需要很多很多的爱”。人是很奇怪的情感动物。 没有爱,不能很好的活。有爱才能活的滋养。人类需要爱就像花需要阳光雨露。“我需要爱,不近不远,不快不慢,我需要感情滋养生命,体验鲜活。”是的,有情感的人生,才是丰满的人生。
没有爱或者他不够爱你的时候,不能颓废,更要好好爱自己。更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去运动,保持美好。
珍妮特.温特森在书中《我要快乐,不必正常》里说“在我最不稳定的时期,我在书中获得平衡。书带着我穿越,净透将我粉碎的情感浪潮。感受,我不想去感受,那段时间我得到的最佳缓解,就是躲进书店。”人生很苦,但还是要自我救赎。无论多么贫乏,仍要爱生活,无论怎样寻找爱,都要爱自己。
否则,你此生, 都不可爱。
要活下去,要活好。要相信爱情是一个动词,永远的动词。
活在你选择的人生里,过想要的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27926461/f5092626d5ee47c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