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人问过了,或问过自己内心,或问过他人,无数的人困惑其中,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到底答案是什么?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回答,以下的内容也许可以给你一点启发。
《写在转行20年后:这样才能找到你热爱的事业》
在这篇职商网创始人王承伦写的文章中讲到了他是如何找到他所热爱的事业的。
-
1.没有热情,就大胆离开。
比起找到自己所热爱的工作来说,弄清楚自己不喜欢什么事,对什么事提不起热情要简单得多,为了寻找到热情所在,第一件事就是告别当下的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 -
2.将自己导向正确的方向。
为此你需要找到自己所希望从事的职业中的三大因素,对作者来说即是行业-商务,工作内容-帮助他人,工作地点-中国; -
3.与尽可能多的人交流。
接下来,需要拓宽对商界与不同职业的认识,最快的办法是与人交流,尤其是与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已有所作为的人物交流,作者所采取的具体的做法包括去UCLA攻读MBA,参加各种商务活动,与所有想了解的领域内的专家进行交流,询问他们的工作内容,对自己工作中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要想做好这份工作,需要付出哪些努力,同时也要和自己所尊重的、在他们的行业里表现出众的人们交流,希望能得到职业指导与职业灵感,以及如何寻找到热情所在,如何在这一行做得如此优秀以及能给“我”哪些建议; -
4.克服恐惧。
我们都害怕失败,害怕新挑战,在追寻热情的路上,最大的阻碍就是对于尝试新事物的恐惧;如何克服恐惧?你需要对自己的情形与选择拥有基本的理解,然后清楚地做出决定。思考自己更为害怕的情形。一是去做一件没做过但更好的事情,可也许会失败,二是停滞在当下,没有任何改观的盼头,这两种情况,哪种更好? -
5.享受旅程。
在不断体验新事物,发现自己热情所在的道路上,你会碰到许多沮丧、失落以及不如人意的情况。不是一切都能成功,但你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追逐重要之事的道路上,大多数时间都是用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所以,要享受旅程。 当我在接受新的和机会来追寻自己的热情所在时,我常常怀疑自己,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做好。刚开始时我会缺乏自信。但是我知道我要关注在自己需要做的事情上。我要给自己学习,甚至犯错的空间。虽然这些不能保证我能成功,但它们使我更注重自己能做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不管你面对的是什么处境,相信自己和自己的目标是很重要的。
R (1).jpg
年轻时找不到自己的热情所在,怎么办? - 知乎 (zhihu.com)
=====================================================
《WikiHow》
1.想想你喜欢做什么
静下来回顾一下自己的人生。看看自己做过的事情中是否有自己特别喜欢做但是却不常常做的。弄清楚你真正喜欢做什么,并把它转化成一件可以有成果的事情可以帮助你找到自己的激情,探索你内心真正想要什么。思考的时候你可以尝试问自己以下问题:
- 我的目标都是什么?
- 如果我这辈子只能做一件事,我想做什么?
- 我喜欢干什么?
- 如果完全不考虑金钱利益,我会做什么?
- 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会觉得世界都不存在了?
- 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
2.想想你一直想做的事情
列出那些你一直梦想做但是却没有时间,或者没有钱,或者不现实,甚至或者让你想起来又想做又害怕所以一直没有付诸行动的事情。在思考时你可以思考以下问题:
- 我一直想做而未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 我小时候一直想做什么?
- 我是否曾经有过一个不太实际的梦想 并因为它不太实际而放弃了?
- 我是否有不敢尝试的事情因为我不想打破现在的规律?
- 我是否有想做却担心花太多钱所以放弃的事情?
- 是否有我想做却害怕自己会失败或者担心自己不太擅长的事情?
- 我是否曾经很羡慕某个朋友干的某件事情?
3.制定一个计划。
完成以上两个步骤之后,你可能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者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有了个大概的了解。既然你有了个大方向,接下来就可以制定计划,找到自己的激情所在了。你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 制定计划至少尝试你刚才列的表里五件事情。把它们设入你的日历中。计划一个尽可能早的确定的时间去做这些事情,即使你需要等很久才能去做这件事情。但是一有机会,就去付诸实践,比如到某个国家去旅游。
- 制定一个目标,逼自己去做几件打破现在规律的事情。不一样要做自己列表上的事情,你可以随便尝试几件你觉得有兴趣但是从来没有做过的新事情。即使你并没有觉得这些事情是你的梦想,即使你从来没有涉足过这些事情的领域。重点在于逼自己去尝试新事情。
- 给你潜在的感兴趣的事情排个序。决定你想先尝试什么。你可以先尝试那些听起来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或者你可以选择先尝试最现实的。

=======================================================
《如何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单凭热爱是找不到理想职业的,关于自己的工作,大多数人都不是热爱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工作的。
《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一书的作者根据一项科学威望理论——自我决议理论,提出了真实推进我们继续从事一份工作的三个要素:自立、胜任、归属。
- 自立,即在工作中,感觉自己的责任是主要的;
- 胜任,即感觉自己擅长于自己所做的工作;
- 归属,即感觉自己能与领导、搭档等工作伙伴树立联系。
其间最主要的,要属“胜任”,即你应该要擅长你所做的事。
“在大多数工作中,假如在自己的工作上做到非常好,那么你不只会因表现出色而产生成就感,而且作为奖励,一般还能更多地掌控自己的节奏。”
因而作者提出,假设想让我们爱上自己的工作,就应该要精通一项技术、胜任一份工作,即我们所说的“工匠思想”。
所以,我们大可不必为“如今的工作是不是合适我”而感到焦虑,因为最主要的是,当你能做好一件工作时,它或许就会变成你热爱的工作,"因为任何工作都可开展变成一份有吸引力的工作”。
怎么做到工匠精神?
想要成功地运用工匠思想,就必须投身于“有意练习”之中,即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场合积累大的练习量。专心于分配给他的工作,以及怎么顺利完成这些工作。
热爱是成果,专注是起点。
正如我们看过的许许多多大谈着愿望与热心的书本、影片、讲座,它们所展现的,都是“热爱”这个成果,而起点就是专注而继续地做一件事。
假如你专注地去经营一段爱情,专注地对待与一个人的关系,去学会处理每一个遇到的疑问,你终究会发现,你们是如此深爱着对方。

如何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_凤凰资讯 (ifeng.com)
=======================================================
《为什么你一直找不到自己热爱的事?》
一般来说,我们头脑中会冒出想要学习某个技能或者开始某个行动的想法,通常是因为看到他人通过学习和行动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果。
这时,我们会不自觉地想象自己拥有这种成果的感受,这是一种令人激动不已的自我满足感,这种美好的感觉很快便会转化成一种内在动力,促使我们去行动。
然而问题是,大脑的想象与真正的现实之间存在着偏差,因为它只预测到了得到结果时的快乐,却无法让我们提前预知这个过程中将会遇到的挫折和挑战。
除了过高期待导致的落差感之外,很多人找不到自己热爱的事情的另一原因在于对“热爱”存在着误解。
我们在谈论“热爱的事情”时,总爱使用“寻找”这个词,这个词侧面反映了大众对“热爱”的认知 — 认为它是一个本身就存在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就是去找到它。
然而,这种认知是错误的,所谓的“热爱的事情”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既定之物,而是一个需要我们去创造的东西。
真正爱上一件事情靠的绝不是一时的兴趣,而是需要抛去急功近利的心态,先无条件地投入。
不管做任何事情,我们都必须先经历一段艰辛的投入期才能从中获得极大的乐趣和成就感,而只有当体会到了当中的乐趣,拥有了成就感之后,我们才会真正爱上它。
发展一个新的行为习惯本质上是一个对抗阻力的过程,因为大脑遵循的是省力原则,为了克服这种阻力,我们不得不加大精神能量的输出,以确保全部的专注力。
不过,随着我们技能的增长和大脑中新回路的形成,这种阻力会不断减弱。经历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我们会逐渐感觉到与目标相关的任务在变得越来越简单,从中获得的乐趣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就不再需要费力去保持动力了,因为我们从中得到的乐趣和自我满足感就是行动最好的激励和奖赏。这种强烈的积极情绪会推动着我们向着精通的方向继续前进,而这股强大的内在动力就是我们所说的“热爱”。
两个非常重要的建议:
-
在选择发展一个新技能或者新的行为习惯之前,一定要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因为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理由,你就会缺乏意义感,没有意义感,你便很难撑过那个充满挑战和挫败感的投入期。
-
在开始之前可以先和那些在这个领域有一定成就的人聊一聊,了解一下他们的心路历程,听一听成功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艰辛和磨难。
想让行动变得毫不费力,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 第一,找到行动的内在动力,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情是为了什么,它的意义在哪,意义感越强,动力就越大;
- 第二,维持动力;
- 第三,降低或消除阻力。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进行系统化,也就是在解决了这几个问题之后,我们要设计一套固定的执行流程,并在行动过程中对这套执行系统进行持续改善。
热爱不是“找”来的,是通过努力和付出“创造”出来的。如何将热爱转化为有效的行动呢,几个关键点:
-
1.追求有意义的进步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要先思考以下问题:
这件事情真的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吗?做的意义是什么?它是目标还是手段?
如果这件事情是实现某个目标的手段,那么这个手段能否有效地帮助自己实现目标?有没有其他更有效的方式呢?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在进步?如何衡量进步? -
2.让执行变得毫不费力
将思考和执行分开;
通过思考将目标变得具体的,难度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小任务;
把任务列入晨间日记的每日清单中,然后专注于执行。
20130909110202548.jpg
为什么你一直找不到自己热爱的事?_事情 (sohu.com)
=======================================================
《怎样找到喜欢的事情?》
做任何一个事情,要看到成果,都是需要长期投入做下去的。
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想着做做看,短时间内见不到成效,就很容易放弃,或者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向。这样就很容易陷入三分钟热度和自我怀疑里面。
三个建议:
(1)放弃过于急功近利的想法。
(2)去广泛地接触和探索你想做的事情,不要太看重结果,而是关注、观察和体验这个过程中你的感受。比如: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我是不是很享受?我是喜欢这件事情,还是喜欢它能够为我带来的收益?等等。
(3)通过2,找到你能够享受和喜欢的事情,再为它去设定一个方向和目标,然后长期去做。
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喜欢”并不是真的喜欢,只是流于表面和浅尝辄止罢了。真的喜欢是愿意为它去牺牲和放弃掉其它的可能性。放不下,就不用谈喜欢。
许多人常见的做法,是把“喜欢”构筑在结果之上。我喜欢一件事情,是因为它能够给我带来我想要的收获。这种收获可能是收入,可能是影响力、知名度,可能是被人认可、肯定、赞赏的满足感,等等。
比如:你看到别人通过写作,被转载、发表,拿到了稿费,很羡慕,也想通过写作来获得稿费,但却一直没有成功。原因很可能未必是你写得不如别人,更可能的情况是:这本来就是一个小概率事情,别人只是刚好碰上了这么一个机会、满足了对方的需求罢了。
那么,如果你带着“我要赚稿费”的目的去写作,那么大概率是要失望的——因为这本来很可能就是个小概率事件。
这种情况下,你就会缺少外驱力,从而不断削减你去写作的动力。那么到头来,你就会把“写作”跟负面思维联系起来 —— 是不是我写得不好?是不是我不被人欣赏?是不是我运气不好、没有被人发现……?
这就会形成一个负面的恶性循环,不断打击你的自信心,久而久之,让你对它失望,乃至于降低你对自己的自我评价。
所以我常常说:我们要追求的是什么?是内驱力。也就是:哪怕没有取得好的结果,我也仍然可以从“做这件事本身”,来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
如果一件事情,你关注结果更甚于过程,如果你发现,你在做的过程中,压根就感觉不到乐趣,你只想尽快把它结束,看看能否获得期望的结果 ——
那么,这只能说明,你压根就不喜欢它,它很可能也并不适合你。不要去做这样的事情,或者至少,不要对它投注太多的期望。
喜欢是一种长期主义。它本质上是一种信仰。
很多人常犯的另一个误区,就是:我要找到我喜欢的事情,再去行动。实际上这是不对的。喜欢的事情永远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你一定要先行动,再在行动中去发挥你的能力,克服困难,获得反馈,你才有可能真的“喜欢”它。
换言之,喜欢是什么?并不是天然存在某一件事情“适合”你,你要把它找出来,而是:你经过尝试和行动,发现,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会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恰好你的能力足以应对这些挑战,你并不排斥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并且能够从中获得正向的反馈 —— 这才是喜欢的本质。
并不是说,你要先找到你的目标,再行动;而是,你要先不断探索各种可能性,去付出努力、投入精力,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发现自己的“倾向”,从而最终找到自己的意义感和目标感的来源。
尽可能多地探索世界,接触不同的可能性。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充分去接触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专长,也是一件必须放在优先级首位的事情。
生活的意义感从来不是靠“找”的,更不会从天而降掉在你面前;你一定要先行动,才有可能在行动中找到意义感,目标感,摆脱这种慵常而乏味的生活。
所以,我常常说,30岁之前,其实都是试错的阶段。但这种试错绝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你要通过不断的尝试,并且经历足够的反思和审视,来发现自己的倾向和专长。
-
我是适合跟人打交道,还是跟事情打交道?
-
我擅长从大局出发,做好规划,还是擅长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把事情做好?
-
我擅长从零开始去建构一样东西,还是擅长对一个已有的事物进行修改、完善?
-
我适合发挥自己的灵感和创造力,还是适合通过用严谨的逻辑思维去学习和搜集数据?
我个人的看法是:关注你在做一件事情过程中内心的感受。因为,感受往往是不会欺骗你的。你是感到兴奋、刺激,还是烦躁、无趣;你是提起兴趣“又有新的挑战上门了”,还是按部就班“实在是不想做这些破事”?
你的内心会给你最好的答案。
所以,我在很多文章里,都会提到:要多做日志,多复盘,多反思。
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成体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你跟自己的内心对话: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究竟感受到了什么?它是否适合我?如果长期地、持续地做下去,我是否能够接受?
可能很多人会说:我也想迈出日常生活,但总会有种种顾虑,难以付诸行动,怎么办?
一个简单有效的建议就是:先试着采取最小化的步骤,慢慢来。
首先,让自己头脑风暴一下,列出所有你能够想到的,你可能感兴趣的活动。比如某个行业、某个职业、某种爱好……
然后,从这张列表里,按自己的第一直觉给它们排个序。先从第一项开始,给它一个月,每天留出半小时的时间,来动手试一试。
你可以上网搜一搜:XXX如何入门;也可以在你身边的朋友里问一问,有没有人做过这一块,能否交流请教一下。
通过上面的方式,找到入门的途径,比如看书,那么先买回来,不用苛求“最好的入门方式”,随便买一本推荐度比较高的书就行,每天看一点,哪怕是一两页也行。
慢慢地,你对这个领域可能会有一点点最粗浅的了解。你可能会发现,它跟你最开始的想象好像并不一样(也可能一样)……这是一件好事。随着了解深入,你再继续观察自己:我对它的兴趣,是提高了呢,还是降低了呢。
如果你对它的兴趣急剧降低,或者试行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并不真的十分适合 —— 那么,可以把它先放在一边,试一试清单里面的下一项……
而如果你对它的兴趣仍然很浓厚,那么下一步,就是让自己动手去做一些东西出来。你可以参考教材,可以模仿别人,都没关系,但一定要让自己开始动手,从输入转移到输出,这样才可以更进一步地检验它对你的契合程度。
如果你在动手“创造”的过程中,你觉得,诶,虽然会有很多障碍,但把它们克服的过程好像还蛮好玩的;又或者,你觉得,好像我做起来还挺快的,似乎也比别人做得好一些……
那么,恭喜你,这很可能就是你的“专长”领域。
这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千万不要急在一时,不妨把它当作生活的一部分,不要过分关注结果,而是去慢慢体验和感受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次内心的波动,每一个细微的念头,每一次快乐与失望。
让你的内心告诉你答案。
最后,再补充几个可以帮你发现自己“专长”的方式。
可以问一问自己:在过往的记忆里,你经常得到表扬、肯定和赞赏的,往往是因为什么事情?
回忆一下:有没有哪些事情,你总是能够做得比别人更快,比别人更好,别人会向你请教、求助?
甚至,你可以问一问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如果你愿意花钱让我来帮你做一件事情,那会是什么事情?
……
真正的喜欢,是你愿意为它不计成果地投入。
甚至宁愿为此放弃其他的机会和可能性。

“我做事没有定性,该怎样找到真正热爱的事情?”-虎嗅网 (huxiu.com)
=======================================================
《网易云课堂》
- 热爱是逐渐形成的,而不是在哪儿找到的
热爱是要靠找到的,首先,这种观点非常让人沮丧,当我看着那些似乎已经找到今生热爱的人时,我就会想为什么我还没有找到我的?这非常容易让人陷入自我怀疑;其次,我认为这个观点有点狭隘,我觉得很多事情做着做着就很可能变成我的热爱,我更愿意把世界当做我的游乐场,这种心态会让自己的潜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第三,我已经知道了如何找到热爱,那就是行动起来,行动带给你的启发会更大,不要感受到启发才去行动。热爱这件事是在我为之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为之努力并取得进展之后的副产品,并且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产生了某种责任感,这些才是你对某些事物产生热爱的基础;第四, 一次成功对爱好的激发远大于爱好本身对成功的激发;
2.不要对找到你的热爱这件事上有着过于浪漫的想象
我们习惯于对热爱有着浪漫的想象,并且媒体电视也好,都对热爱不吝于积极的词汇;我们以为艺术家们每天都在废寝忘食的作画,出于对艺术的热爱,一件又一件的创造,我们从小被灌输到的观念是热爱一定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无法抗拒的感觉,而且非常令人向往,而如果你的感觉没有那么强烈,那这肯定不是你的热爱,就得继续寻找,本质上这就让感觉成为了我们唯一判断的标准,在我们探索什么是我们的热爱的过程中,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我们的感觉是不断变化的,当你的感觉不对时就很难再坚持下去,因为没有什么事是一直有趣的。成功的决定因素不是你想得到的是什么,而是你能承担得起什么样的痛苦。
3.所求不要太高远
很多时候我们其实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我们知道自己的偏好,但是我们要么没把这些记下来,因为我们一般都认为好事不会直接发生在我们眼前,我们习惯把事情复杂化,要么我们被未知的恐惧阻碍着,因为我们要么不敢大胆相信各种可能性,要么认为自己不如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