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真是个好东西。
读书真是世界上最最最最美好的事情。
在微信读书上找《了不起的我》这本书,还没有上架,但是有推荐书评,内容有深度,产生强烈共鸣,与各位友友分享。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有些话你只能讲给朋友听,有些话连朋友都不能讲,还有一些话你甚至都不敢讲给自己听”。而正式那些不敢讲给自己听的话,才真正塑造了你自己,而这本书,就是让你听到那些你自己不能讲给你自己的话。
心理学家荣哥曾经说过:“如果潜意识的东西不能转化成意识,它就会变成我们的命运,指引我们的人生。”见即解脱,一旦潜意识被看到,被带到意识中经受理性的拷问,它们对人心理的隐形操控力就被打破了。所以,检验人生重要假设的前提是,看见它。
人的情感面像一头大象,而理智面就像一个骑象人。
想要改变,就要了解大象的脾气和秉性,否则,改变将非常困难。
越是感受到自己收到了威胁,越是感到焦虑,我们就越需要控制感,抓着已有的应对方式不放,这就是为什么改变那么难。
如果你还在内疚和自责中自我折磨,你应该放弃和自己的战争了,因为,只有爱和期待,才能触动内心的“大象”。
自我接纳不是追求,而是舍弃,舍弃对生活的过度控制,舍弃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着。自我接纳,并不是成为更好的我,而是更好地成为你自己。
人有两种思维,一种是防御型思维,另一种是成长型思维,后者才是成熟的心智模式。防御性思维,是阻碍我们走向自我发展最大的思维障碍。而成长型的心智模式,就是通过改变我们看待世界、他人和自己的角度,发展出对世界更灵活的应对方式,它是人类的智慧之光。
《荷马史诗》里有一个故事,英雄奥德修斯回家途中曾遇到一个妖怪,这个妖怪有一张床,每个路过的人,它都会抓到这张床上躺一躺。如果这个路人的身体比床段,它就把路人拉到跟床一样长;如果比床长,它就把唱的部分锯下来。
我们何曾不像这个妖怪呢?我们小时候想,我们觉得自己应该有一个更懂我们、更爱我们的父母;读书的时候,觉得我们应该有更好的成绩,去更好的学校;工作了,应该进更好的公司,赚更多的钱;到了试婚年龄,觉得我们应该找到一个更完美的伴侣;有了孩子,觉得孩子应该听话、孝顺,按照自己的期待去成长、发展......我们何尝恨不能制造一张这样的床,把所有不符合我们想法的现实改造一番。
我们唯一做不到的,就是尊重一个个体,去尊重他们本来的样子,去爱他们本来的样子,而爱上自己的幻想,爱上自己的期待,爱上曾经的记忆,爱上未来的憧憬,唯独不爱现在,不爱那个不完美的世界。
经历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在经历了向死而生后,我有一种和年龄不相符的超然和开阔,一些人觉得很重要的东西,比如房子、车子、票子,并不能真正吸引我,总觉得有些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实现,冥冥中感受到一种感召,需要我不停地学习、体验、经历,我在寻找一个答案。
在成长中,总有一些天真的信念崩塌,就像一所不牢靠的房子,坍塌了以后房砖还在,建起了新的,更牢固的房子。也像经历过暴风雨后被折断的树枝,重新长出了新芽,生命力更加旺盛。
人不会为自己要走的路后悔,只会为自己没有响应召唤后悔。这就是我要走的路。那种经过权衡和算计的生活,对我毫无吸引力,我要的不是成功,而是探寻生命奇迹,寻找一种受到感召后的精神共鸣。
没有什么路是一定对的,重要的是,我们在借着走这些路,修炼我们自己,发现我们自己。就像坎贝尔说的,所有这些英雄之旅,说到底,就是一个自我发现的旅程。
真实,才是最美的。真爱,才是一切问题的终极答案和归宿。
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It sucks, but you are gonna love it!
欢迎来到真实的世界,它也许很糟糕,但是你一定会爱上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