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峥的囧系列一直深受好评,也一直是票房红旗,这次始料不及遇到肺炎疫情,真的囧了。贺岁档一律延期,他选择了保底卖给网络平台,观众收益饱了眼福,影院方面虽然骂声不断,不过特殊时期,用新方法双赢,也说明徐峥敢创新,有脑子。
和之前几部相比,这部《囧妈》依旧在叙述中年人的糟糕际处境,《港囧》是七年之痒碰撞初恋再燃,《泰囧》是工作压力大到,老婆感觉不到爱打算离婚。而这一部,在太太的坚持下,最后终于离成功了。
除了叙述中年人的婚姻危机,重点更在于怎么摆脱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我们怎样走出父母的控制,以及怎么和上一辈人和解。
很高兴又看到了徐峥有头发的样子,没有光头那么有喜感,花白的色泽让人感到了他生活重压下的不易。
男主年纪不小了,情感处理却有问题,他心里有爱,可是不会表达,不会和亲密的人相处。爱着妻子不舍得离婚,却不愿意说出来,不愿意接受即将分手的事实。爱着老妈,却又非常烦她总是干涉自己,事事处处的格格不入,相爱相杀。
故事主线是徐伊万为了找妈妈拿护照,上了开往莫斯科的火车,一路折腾,另一条线是徐伊万派了郭京飞去美国给妻子捣乱,中间电话联系使情节自然穿插在一起。
贾斌的客串非常棒,平时在小品里他就善于一本正经的搞笑,好些笑点都是他承包的。
电影保持一如既往的风格,就是在搞笑的很多剧情之下,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的自己,感到了中年人的无奈。
黄老师演的妈妈真的好美,好可爱,当然有时有点招人烦。她像极了我们身边能看到的很多妈妈,儿女3、40岁了,还总觉得是个宝宝,没事往嘴里塞东西,转脸又说你胖,说你像猪;你的生活她总想出主意,其实她自己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了;一边嘴狠对你吼:那你就走啊!你再去跳车啊!秒秒钟又对列车员大喊:你要拆散我们母子啊!
古人说:天下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非也。
最难相处的,往往是老女人,她兼具了女人的蛮不讲理,善变,有时倚老卖老,有时又像小孩,胡搅蛮缠,无理取闹,问题毕竟不是小孩,你还不能凶她,最最要命的是,她是你的妈妈,躲不掉啊!
和妈妈在一起时常拌嘴抬杠,看她密码箱上锁这种类似的梗,简直有种自己生活被监控的感觉啊!
人到中年,你渐渐就会明白,所谓成熟就是一路妥协,一路和解。
放下偏激,与前妻和解
我爱你,可是不知道怎么表达,你要离婚,我顾着面子嘴上答应,实际上就一拖再拖,你要股份,明明我不在乎钱,可是我就不答应你,你去美国谈技术卖钱,我宁愿损人不利己赠送他人,也不让你成事。
这就是幼稚,就是偏激,这样的男人相处起来确实很累。面对已经淡了的爱,已经放弃的爱人,其实祝福放手才是最好的姿势,优雅转身,还能好聚好散。
好在徐伊万最后做到了,和前妻和解,夫妻不成仁义在,毕竟曾经有远走多那么一段。
和解后,自己也释然轻松,整理好上一段思绪,大家都可以好好的准备下一段征程。
放下抱怨,与妈妈和解
妈妈自身没有问题吗?自然是有。妈妈不爱徐伊万吗?当然是爱的。
在妈妈眼里,孩子总是长不大,对于超过界限的部分,我们只能慢慢请她保持距离,可是一味躲避只能造成更多的矛盾,形成更大的隔阂。
影片开头,妻子就和徐伊万说,你有空去看看她,抱抱她。这不仅是身体上的拥抱,更是指精神上的接纳。
两人一路相处,从见面就吵,到最后破冰相拥,与妈妈和解,再看整个世界都变得不一样了。因为有人说过,你和父母相处的态度,其实就是你对待世界的态度。
放下执念,与自己和解
妻子说徐伊万喜欢控制别人,会幻想妻子应该怎样,这样让人活得很累。有趣的是,徐伊万用了同样的话来说妈妈。
是的,徐妈妈就是这样的人,当我们对父母充满抵触的时候,更容易习得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在敌对中,让自己活成了自己最不喜欢的样子。
这就像把自己的人生,拧巴地打了一个死结,让自己越来越喘不过气,越来越沉重。
徐妈妈也一样,因为爱情结婚,发现不是一类人,吵架打架为孩子不离婚,两人都不开心,明明坐飞机性价比高,省时间,就因为若干年前自己是坐火车的,于是偏要舍飞机,坐绿皮车。
最后终于登台演出,她也舒坦下来,觉得不应该搞特殊,以后和大伙一样坐飞机也挺好的。
你想这部电影多么烧脑,多么有意义,那注定会失望,不过,看了能让你开心,笑着笑着好像看到了自己的生活,然后有那么一点思考,就这够了。
反正这个特殊的春节,不是只能在家里呆着吗?
为什么孔子说:四十不惑呢?渐渐想明白一些事,渐渐和亲人,和自己,和世界和解,能用一颗受过伤,修补过,但依旧柔软的心去看待世界,一切都会好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