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成长

读书·成长

作者: 苏幕遮兔子 | 来源:发表于2021-01-10 15:31 被阅读0次

        从学生到教师,从求学到工作,我的角色在发生着变化,不变的是对读书的热爱。自己沉浸于书的精彩世界,是为“独乐”。给孩子们分享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引领激励他们在书海中畅游,为他们打开广阔无际的阅读天空,这份分享的快乐是无价的。

        培根在《谈读书》中曾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就是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 怡情、傅彩和长才。读书和经验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2017年8月29日在老校区初中部大礼堂听的报告,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副教授李冲锋老师讲的《四轮驱动,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像一盏明灯,不仅为我指明了方向,也点亮了我的读书梦想。四个小时的报告,我几乎没有走神并且做了详细的笔记,但最关键的是,我在心里定下了目标,李老师那么忙尚且能坚持每天读书半小时,每天写一篇文章,我为什么不行呢?那时我就想,像李老师那样,开启我的读书写作行动。

      幸运的是,当时初中部的刘校长,交给了我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协助王老师负责馨雅轩读书社的各项事务并进行《力田》一书的创刊,这对我来说,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故而提名《力田》,这之后又成立了“力田编辑部”。我真的感觉,是二中这片沃土,孕育出了像力田、离离草和稼轩教研这样的展现教师和学生飞扬文采的优秀刊物,第一期的刊物我至今仍好好保管着。虽无人知晓,我也离开编辑部许久,但那是我读书写作梦想的起点。

    从读书开始,首先要思考的就是怎样高效读书,毕竟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能存留的时间实在是太宝贵了。流传最广的当属大文豪鲁迅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的特色读书方法。主要是十种:一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鲁迅先生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他认为这种方法可以防止受某些坏书的欺骗,还有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二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三是专精。他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读书虽多,终究还是一事无成。四是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他还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五是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六是设问。就是拿到一本书,先大体了解一下书的内容,然后合上书,可一边散步,一边给自己提一些问题,自问自答:书上写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要是自己,这个题目又该怎么写?鲁迅认为带着这些问题去细读全书,效果会更好些。此外是跳读,鲁迅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读到多久都不会动,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都明白了。当然还有背书、剪报和重读等方法。

        就我而言,作为一名英语老师,阅读实在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因为不仅自己要明白,更要让学生明白。首先是泛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 开拓思路。二是精读,要细读多思,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 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三是通读 ,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四是跳读,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五是速读,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取"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六是略读,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七是再读,对有价值的书刊杂志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之母。八是写读,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九是序例读,读书之前可以先读书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内容概要, 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的。最后选读,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不加选择, 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疫情爆发后一时无法返回学校,在家备课之余,便翻阅了很多之前未看完的书。教育案例和课堂管理类的有诸如《今天怎样做老师》《教育的目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如何备课》等;英语教学的有《济南教育》《中学英语教学设计》《高效课堂》《语言学教程》《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等;此外,还有《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麦田里的守望者》《人间失格》《黄金时代》《夜航西飞》等国外著作和《名邑历城》《1948年的历城》《历城二安》《秦琼传奇》《咏历城历代名人》《明朝那些事儿》系列和《革命年代》等国内地方书籍。我感觉阅读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漫漫旅行,我一直都在路上。

        回忆起小时候,家中订阅了《青少年日记》《优秀作文》《儿童文学》等丛书,比起同龄的孩子我很幸运了,因为这些书籍的陪伴,我绚烂的童年氤氲着浓浓的书香味。渐渐的,家里那点书已不能满足我的需求,好多书不知被我翻了多少遍,故事情节都烂熟于心了。后来开始啃那些被父亲奉若至宝的大部头,《老残游记》《喻世明言》《警世通言》等都是半文不白的原著,每有会意便欣喜若狂,到后来竟也能一知半解了。

        后来我想,何不把书中那些优美的文字,有价值的小知识积累下来,免得书到用时方恨少。于是我学会了摘抄,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中学时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作文总是被老师当范文在班上读。 也总在校报上投稿,取白露笔名,每每看到朋友在读我的文章,总会在心里暗暗欣喜。工作后渐渐忙碌,直到2020年的疫情打破了我们的常规,我又再次拿起笔来,不只是读书和摘抄,也开始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

        对教师而言,教书育人是天职,阅读经典是教师履行天职的重要途径。读书是最有效的备课,读书也是丰富教师精神生活,提高教师精神境界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教师通过读好书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进而将这种正向能量传递给学生,我想这就是教师的幸福。

        在幽幽书香中‚闲庭信步‚”千淘万漉“。晚上,独自坐在办公室,打开简书,记录下生活的每一朵浪花,捕捉心灵的每一次跃动。我想说,走在有书相伴的路上,充盈自己,促我前行,我真的很快乐;走在引领学生阅读名家名篇的路上,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精神成长打下亮丽的“底色”,我真的很幸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ok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