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活着》有感

读《活着》有感

作者: 打烊的酒馆 | 来源:发表于2018-11-20 18:50 被阅读204次

    余华在前言中写到: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主要讲述了中国旧社会一个地主少爷富贵悲惨的人生遭遇。中国底层生存者过去60年的苦难,主人公福贵几乎全都赶上了,若是承受能力低的人早就没有生的勇气了,就如作品中的县长春生选择上吊自杀一般,觉得活着比死更难受!但福贵坚强的活下来了,在黄昏的田野里,他牵着也叫“福贵”的老牛,苍凉悲壮而又不失豁达地高歌——“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

      第一次读的时候是高二下午自习课,三节课一口气读完了,觉得太过悲凉。然而就是这样一部极悲的作品里,仍有许多的温情。比如最后无家可归的长根,做了要饭的了,仍记挂着少爷,回来时给凤霞带来了一根红色的头绳;面对混账的福贵,家珍仍然不离不弃;女儿凤霞被送走之后又偷偷的跑了回来;儿子有庆养了两只小羊,很费心思地把它们养好;二喜对凤霞的爱慕,以及凤霞死后,二喜对儿子的溺爱;在那个苦根身上,我似乎看到了过去福贵的影子——也是一样的不懂事,霸道与无理。在面对小霸王般的苦根时,福贵只是以一个长者的宽怀耐心的安抚。后来苦根也慢慢懂事。

读《活着》有感

    想到《仙剑奇侠传三》中,白豆腐看到即将过世的老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儿子跟儿媳看到老人最后用尽全力说“我好恨啊”就咽气后非常开心,说“终于死了,家财是我们的的了”,老太太一边哭喊一边打儿子。白豆腐很生气,可是当他看到这人一生的画面:(一)年轻时的老人很帅气,随着哇的一声哭喊,他的儿子降生了,抱着儿子喜出望外。(二)孩子开始长大,不过不争气,老是惹事生非,他便拿棍子敲打他,骂他。(三)儿子终于到了成亲的日子,给儿子忙里忙外准备婚事,请亲朋好友吃饭。(四)到了他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儿子儿媳在那喜出望外。他大喊不甘心。(五)他又开始投胎到一家人中,父亲抱着他很开心得意.....因果报应,无限循环,又开始了重复的一生。白豆腐便沉默了。

读《活着》有感

    综合看完这本书跟这个剧,不禁唏嘘,活着就是来受罪然后默默煎熬一生?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经常会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好像生命没有那么值得期待。作为一个词语,“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嗯活着就是为了希望跟责任,“如果这生命如同一段旅程,总要走过后才完整,谁不曾怀疑过,相信过,等待过,离开过,有过都值得”。

读《活着》有感

相关文章

  • 是怎样的《活着》来支撑着我们活着

    ____读 余华《活着》有感 余华说:“日出...

  • 活着?

    文/木头姐 《活着》——余华 ——( 读之有感) 活着,在辞海里也不...

  • 活着!——读《活着》有感

    书中主人公是福贵,一个与同叫“福贵”的老牛一起生活的老人。一人一牛,同样走在人生暮年。“我”不经意间与福贵相遇...

  • 活着?活着!     读《活着》有感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百多年前,英国的奥斯卡·王尔德说:“我不想...

  • 活着?活着!     读《活着》有感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百多年前,英国的奥斯卡·王尔德说:“我不想...

  • 活着的意义

    ------------------------------读《活着》有感 一口气读完《活着》,中间泪目了好几次,...

  • 读《活着》有感

    这本书是在我高中的时候读到,那几年总觉得自己过的很不舒坦,有家庭的原因,也有学习的压力,看完这本书我顿时觉得原来只...

  • 读《活着》有感

    当经历过人生的酸甜苦辣 看过人世间的恩怨情仇 不禁感叹生活是一口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空 或好或坏或大或小 不得而...

  • 读《活着》有感

    去年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浅读了一下余华的《活着》,一直觉得应该写一点什么,就算再浅显的道理也得写一写,毕竟也曾为此打...

  • 读活着有感

    「人是为活着而活着,并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活着,这既是一个充满力量的词语,又是一个悲哀得无法再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活着》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ox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