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55552/4792073532a6f3da.jpg)
从认得字至今,几十年如白驹过隙。
读书,很早开始,从见书就读,到有选择地读,经过了好长时间。
回顾,最令人享受的阅读时光,不是在学校,也不是歪在家里,而是在图书馆的阅览室里。
起初,图书馆在阳关东路,沙洲市场马路对面。
一个大的长方形桌子,围一圈方凳。
各种双月刊,报纸,只要有阅览证,任你挑选。
来看书的人,走路轻,非必要不说话。
拿上摘抄本,带上笔,坐在那里,安安静静看书,有好句子,段落,赶快抄下。
左右都是读书人,各取所需,读到好文章,如同偷着发了小财,心里直乐。
知识,智慧,给人的愉悦,超过所有享受。
不断开蒙结果,就是在心里,搭起了行为规则框架,思想道德尺码。
当然,过程是漫长的,有时,就像鸟儿衔泥筑窝,一点一点完成,如果后来,哪儿觉得不合适,再去改变。
起初冬天,火炉取暖,后来,有了暖气,更加舒适。
去的多了,图书管理员,也都相熟了,不再检查我的证件。
那个文静优雅的贾,坐着望窗外,发呆的样子,让我常常产生,想知道她心事的冲动。
那个爱和我小声聊上几句的韩,一头长发,直抵腰际。
她俩轮班,有一点我很纳闷,很少看到,他们看书。
我有时猜想,是不爱么,还是规定,可怎么会不爱呢,多有趣啊。
那时,想到的世界上,最好的职业,就是做图书管理员。
想看多少就看多少,可以上班看,也可以给自己开小灶,下班拿回去看,多么福气。
有时也碰上熟悉的人,又多了惊喜。
不管外面,天阴天晴,阅览室里,永远冬暖夏凉。
在工作之余,在闲暇之时,拥一册书籍,安静阅读,有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
一年一年,就这样过去了。
直到图书馆,搬到敦月公路旁。
据说,新建图书馆,在西北,堪称一流。
设计更加人性化,场地更加宽阔,环境更加优雅。
网络发展,一机在手,要看什么,点击就可实现,对此,爱不释手。
图书馆,明显去的少了。尽管它,是真正的高端大气上档次。
再次去,是第一场春雨的那个下午。
先从一楼,挨着走了一圈,又上二楼。
那个叫琳的图书管理员,正在看书。
我没有打扰,自己挑选杂志,就近阅读。
喜欢的《散文海外版》,已改了版面,由小变大,以前是十六开,现在八开。
一篇散文,低调叙述,把我引入,朴素境地,一行一行。
可没带纸笔,随即把好句子,记在手机里,也很便利。
沉侵在散文天地里,跟着作者思绪,去浏览美景,去经历他的心路历程。
之后,又在《小说选刊》里,看到熟悉的名字:马金莲。
那是一个年轻的回族女子,用标识度很高的文字,让我只要看见,就想阅读。
在心里,有时想起她,也就想起了新疆的李娟,那个追逐牧人脚步,书写草原生活的女子。
一个短篇,不知不觉读完。看时间,六点二十,该回家做饭了。
起身,也默默看了看,远近几个年轻阅读者,依然埋头在书中,美丽的读书姿态,希望,我的孩子,也在他们身旁。
一种满足,一种感恩,自心底泛起。
读书,是你看世界的路。它会美化你的眼眸,心灵,给你好的指引。
莫道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又一番解读,在回家路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5552/6b0891d77cea625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