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肖申克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

作者: 杨润a | 来源:发表于2022-09-25 21:34 被阅读0次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看过一遍,但不够过瘾,总觉得有些细节、某种情感被隐藏了或是被刻意美化了。我不怀疑安迪的高尚情感,但是让人很难理解那部分情感。我尝试过很多猜测,安迪一定是极其爱他妻子的,所以在电影的后半部分,他才会对雷德说出那样的话。他说“是他的不好,导致他妻子出轨,对于这件事他也有罪,他在肖申克监狱里呆了这么多年似乎就是为了赎这部分罪而来”。当然整部电影只有安迪对雷德的讲话中透露了这一部分,而也正是这部分情感升华了整部影片。对于如此聪明、如此自信的一个人,他凭什么会降低自己,卑微地迎合他人?又凭什么把本来与己无关的事情揽在自己身上?当然,不管与他有关或者无关,他都已经是个十足的倒霉蛋。于是我把原著找出来读了一遍。

其实原著中有多次安迪对雷德的讲话,也有最为密切的一次,涉及他的越狱计划及他狱外的假身份问题,但并没有谈及与他妻子之间的情感问题。最多说过一两句:一是他买了手枪,但在回家的途中把它扔到了河里,他还是决定同意和她离婚。二是他曾经与妻子有一部分存款,但不多。

这就对了,这才符合安迪的性格特点。如果安迪不是个窝囊废,他凭什么让自己为妻子的出轨背上负罪感?毫无道理。原著中讲述了一个内心强大、极为镇静,又极其聪明的安迪,同时他始终没有认命,从始至终都身披自由的外衣,他也是众多人中几乎唯一一个头脑没有被体制化的人。然而电影不同,电影中除了描述安迪上述个性以外,还把他美化成了圣人。他不但有超常人的能力与耐心、极度聪明,还有非凡的气度,大度到极为高尚的地步了。

其实到这里,我纠结的事情已经释怀了。不论是原著还是电影,都是传达一种价值观。最初我的执着是从普通人的角度理解安迪,所以不能够理解。如果从圣人的角度理解安迪,就能说得通了。原著只是描写了普通人中的聪明人,而电影又升华了一个层次,它描述的是聪明里的聪明人,说是圣人可能有点夸大其词,但他终究成为了聪明里又极为高尚的人。

原来普通人与极为高尚的人只是一线之隔,而极为高尚的人与窝囊废之间也是一线之隔,写到这里,突然发现,窝囊废与普通人之间又何尝不是一线之隔呢?这一线似乎就是一根弦,一个思想,一个灵光乍现的念头。但似乎又不是,毕竟这一线需要无数个点点滴滴、无数个坚持不懈、无数次的说服自己甚至推到重铸的勇气与行动。

聪明是与天俱来的,而我们普通人,只能不断学习、思考,点点滴滴提升自己,尽量向聪明人靠拢,不要成了窝囊废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肖申克的救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vx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