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的最高境界是看似很忙,实则很闲。比如少年宝玉,雅号富贵闲人。《红楼梦》上有个专有名词——“无事忙”,在宝玉身上,无事和忙有机结合起来了。
当然闲在风花雪月,闲在诗词歌赋,忙在人际交往,忙在哲学参悟。生活诸事,全由下人打理,雀金裘破了,晴雯补。不高兴了,踢袭人个窝心脚。
其实这“闲”不全是坏事,曹雪芹的少年经历渗透到宝玉的故事中。如果没有少年的博览群书,众多交流,哲学参悟,很难想象能作出文史哲全包,百工技艺皆有的百万字巨著。当然,家庭突生变故是最大推手。设若曹雪芹的少年富贵持续一生,就不可能有如此巨著。
闲有闲的价值,不幸遭遇也会产生思想的突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