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湘行散记》札记一

读《湘行散记》札记一

作者: 蔡奎漳 | 来源:发表于2019-02-17 17:44 被阅读0次

        一一读《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

走尽天下路,难过辰溪渡。
湘西

      在《湘行散记》的《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中,文章就以这"走尽天下路,难过辰溪渡。"展开叙写。

      先是从那"溪"写至"山",再从那"山"写至"寺",沈从文将那山色描写得刚柔兼备,又在文后写了那无处无煤的辰溪县,与其黑脸黑手煤炭矿工,还有那地狱般的矿井,在描写矿工的字里行间,处处可见那"苦"。

      但随后,却有个煤矿工;迅捷异常地杀了一个哨兵,夺其枪弹后抛入井中,随后持枪绑票"捉肥羊",一段时间后,竟又带领两千余穷人与防军作对,那时,双方各有胜负,而防军随后迫不得已派出五名年轻学兵潜入捉拿,他们是成功了;却因贪婪将那矿工抛之脑后,使矿工在原因不明的情况下自个儿跳水而亡。

      乍一看,此文似乎只是人们口中相传的故事,但那沈从文以他那"俗"与"文"的笔墨撰写此文,初观本文,时感到意犹未尽,但多次品鉴此文,才发现这并不只是坊间传闻⋯⋯

湘西

      文中的矿工与学兵都个性鲜,就如刻画当时走投无路的苦工与士兵,品鉴的同时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那战争的描写,杂中有序,那学兵的描写,义中带贪,但那矿工的描写,却着实耐人寻味,那一一个举动,的确表明着他是个不义之士,但后文中他跃入当初抛尸之井时,又让我有些许不明;这结束于原点的举动;到底意味什么?但回头一看,他集结穷人这一事,好像,也倒体现了穷人当时的不甘,又一想他的"镇静"与学兵的反衬,倒也有股"枭雄"风范。

      沈从文,以他那独特的笔调阐述了这一耐人寻味的故事,我也曾想过沈从文先生写此文之用意,不过,沈从文先生也正是用这些一篇篇所听闻的故事与所见到的人,在他独特笔调下加以成文,这篇文章,用那苦力工与士兵构成了如此之故事,也体现了当时的俗世之态。

      这一部部文学作品,也更是因为有了那一位位作家与世事,才能绽放光彩,而像沈从文这样的作家,正在用他们的眼界带我们走更好的未来。

湘西

                      本篇完

                   

相关文章

  • 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

    ――《湘行散记》札记2 《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是《湘行散记》中的一篇散文...

  • 湘行散记(读书札记3)

    这是湘行散记读书札记的最后一篇了,湘行散记是沈从文回家乡写的一篇散文。 书中描写的背景是湘西。在这...

  • 桃源与沅州

    ――《湘行散记》札记1 寂寞是一种境界,一种很美的境界。沈先生笔下的湘...

  • 读《湘行散记》札记一

    一一读《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 走尽天下路,难过辰溪渡。 在《湘行散记》的《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

  • 一面看水一面看你

    ――《湘行散记》札记3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

  • 闲暇的时光,来一本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这个版本并不只湘行散记,一共有三部分:湘行书简、湘行散记、新湘行记。湘...

  • 读《湘行散记》札记二

    一一读《滕回生堂的今昔》 "我六岁左右时害了疳疾,一张脸黄僵僵的,一出门身背后就有人喊‘猴子...

  • 读《湘行散记》札记三

    一一读《箱子岩》 那辰河的箱子岩旁,居住一些人,在那岩壁断缺处,居住着一...

  • 《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 札记

    ---《湘行散记》 走近名著《湘行散记》有种民间活泼泼的味...

  • 《湘行散记》札记

    《湘行散记》的作者是沈从文,代表作品有《边城》、《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等,主要成就是现代作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湘行散记》札记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zg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