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失败了,很伤心,别人会安慰我们:现在失败,不代表以后就不会成功,你这么聪明,这次只是因为意外原因出现才会失败,下次肯定就会成功了,于是我们就心安理得的接受失败,也想着一次的失败不算什么,以后会变好的,但是,很多年过去了,却还是一直都是那么的失败。
俗话说,七岁看老,在七岁时幼儿的个性倾向开始形成,而一个人成功或者失败也是有不同的倾向,决定了他们的成败,而失败者,大多有以下几个错误的做法,导致他们一直活的那么的“稳定”。
一、失败是成功之母
从小我们就听到这句名言,很多人甚至把它当做口头禅,但是我要说的是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失败只会让我们更加的失败。
有个一个外科医生做的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个非常复杂难做的手术,一旦失败就意味着病人死亡。有人研究了6516例这个手术,看看手术成败跟医生个人有什么关系。
结果显示,如果一个医生手术失败,他后继的手术会更容易失败,他的成功率将会一直下降。
如果一个医生手术成功,他接下来的手术会更容易成功,他的成功率将会上升。
尽管我们大多数人不是医生,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事情成功了,往往能够让我们更加的开心,甚至得到奖励,而一个一直失败的人,将来最大的可能性也许是习惯性地再次失败。
二、时间多了就能做成很多事
一小时能够做多少事,就等比例的放大,设置高目标,结果不仅没有做到,反而因此而感到不开心。大多数情况下,时间多了反而是浪费的也多,相反,时间少反而能够做更多事。
记得在上学的时候,能够写出作文,往往是在短暂课堂时间或者考试时间,而不是在大量空闲时间,反而是时间越多,浪费的也越多了。
单纯的以为时间越多成就越大,而不关注精力水平和难易程度等等,大多数时候只能是失败告终了。
三、重复做着错误的事
李笑来说过:什么是笨?所谓笨,就是试图用同样的做法做事,却期望得到有不同的结果。尽管我们都鼓吹坚持,但是也要在正确的路上坚持下去,在错误的路走得越远危害越大。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只有不断的反思改进,才能有正确的做法出现,即使只是偶尔的反思前进的路,再坚持做下去,也能很大程度的增加成功的几率,但是大多数失败的人,却总是过一天算一天,总是处在舒适区,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出现了。
不断的积累小的成功,最终才会有大成功出现。但也不是以为时间越多就能够做到更多的事情,重要的是事情的成败,而不是花费的时间长短,同时也要不断的反思改进,朝着正确的方向坚持下去,最终才能有好的结果出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