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
妈妈,您给女儿的也许不是母爱,而是伤害!

妈妈,您给女儿的也许不是母爱,而是伤害!

作者: 晋楠 | 来源:发表于2018-11-01 20:31 被阅读0次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一直是我们最亲最爱的人。她不仅十月怀胎,给予我们生命,并且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长大成人。因此,世上再也没有比母爱更深沉、更伟大的了。相较于儿子来说,也许因为同为女性,母亲更愿将女儿当做她们最亲密、最贴心的小天使。

哪家的母亲不爱自己的女儿呢?然而,当我们习惯于接受这一信念并对其大声赞美的时候,《母爱的羁绊》却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女性所遭受的痛苦很可能来源于母亲扭曲的爱,这种爱是一种伤害,并且会像基因一样,代代相传!


《母爱的羁绊》

大家肯定对这样的结论会感到惊诧甚至是愤怒。别急!如果我告诉你本书的作者也是位女性的话,也许你能稍作冷静,决定接着往下看。但在正式翻阅本书之前,我们还是要先对作者做一些简单的了解。

卡瑞尔·麦克布莱德博士是美国治疗家庭问题方面的专家,已经有将近30年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她在创伤、性虐待、家庭暴力等家庭治疗方面拥有广泛的经验和无数的赞誉。她还从治疗别人以及自我医治的经验中开始聚焦到了对母女关系中复杂的心理状态的研究。本书《母爱的羁绊》就是作者在该领域临床工作的研究总结,其中的例子、事迹和人物都来源于真实的工作中。现在,让我们翻开书,紧跟作者的脚步,去了解母女关系的一些隐秘。

一、 女人,你为何有这么多小情绪?
卡瑞尔·麦克布莱德博士发现很多女性都有过多的情感负重,包括她也不例外。她们过于敏感、优柔寡断、没有安全感并且极度缺乏自信。不论她们做事情有多么出色,脑海中总会响起莫名其妙的批评声和否定声。因此,她们从骨子里就不会对自己有任何的认可,即便是她们真的很优秀。


在临床工作中,作者逐渐意识到这些被小情绪所左右的女性在生活中都缺失了一种关键要素:受人哺育、有同理心的母爱!而这种爱,她们的母亲也很可能从未得到过。这就说明,这种痛苦的遗产会代代相传。

母亲为什么没有给予女儿这样的母爱呢?作者认为究其根源是因为母亲的自恋。母亲是女儿成长过程中最初的完美榜样,从她身上女儿要学会个人、妻子、母亲和朋友等多重社会角色。自恋型的母亲会强化这一点,她们给女儿以压力来保证女儿和自己的言行一致,却从不考虑女儿本身的心理需求。因此,女儿一直在艰难地寻求正确的方法去迎合母亲,而这种迎合一般都不会得到称赞。


自恋型母亲

久而久之,女儿的心理就会扭曲。她回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一块废材,因为她费尽心力却始终取悦不了她心中的偶像。作者认为这种母女关系及其糟糕,因为女儿从来都是取悦母亲的一方,而不是真正被爱的一方,这会对女儿今后的生活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

二、 什么是自恋型母亲?
那到底什么是自恋型母亲呢?作者认为它主要有以下九种特点:
1.不切实际地夸大自身的重要性
这样的母亲只会一厢情愿地和女儿谈跟自己有关的事情,却从来不
去主动询问女儿对自己的看法。
2.过分专注于成功、权力、才华、美貌、理想和爱情的幻想
3.坚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应该和社会名流在一起
4.需要过度的崇拜
5.觉得自己享有特权,别人应该服从自己
6.善于利用人际关系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7.缺少同情心
8.喜欢嫉妒别人,或者常常感觉别人嫉妒自己
9.态度傲慢,目中无人

可以看出,对于女儿来讲,自恋型母亲不会真正的施以母爱,他们对女儿所做的一切其本身重点也是在于对自身的过分关注。这样的母亲不能跟女儿建立起纯粹的亲情关系。女儿的基本情感需要也就没有办法得到充分的满足。作者曾经有个来访者,她已经60岁了,但依旧经常哭着进入梦乡,希望能有一个爱她并为她做汤的好妈妈。

三、10根毒刺!自恋型母亲对待女儿的方式!
上面详细讲了什么样的母亲是自恋型母亲,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谈一谈自恋型母亲具体是如何和女儿进行互动的,以至于会对女儿今后的成长产生重大的不良影响。作者将这种母性自恋相关的母女互动关系称之为10根毒刺!

  1. 你发现自己需要得到爱、注意和赞许,却从来没法取悦母亲
  2. 你母亲更在意事情看上去好不好,而不是你感觉好不好
  3. 你的妈妈会嫉妒你
  4. 妈妈会控制你,防止你对她的需要造成冲突
  5. 在家里,所有的事情都要围着母亲转
  6. 你的母亲没有同情心
  7. 你的母亲不会处理自己的情绪
  8. 母亲爱挑你毛病,爱指责你
  9. 你妈妈把你当朋友,而不是女儿对待
    这一点要特别说明,作者认为正常的母女关系必定是女儿依靠母亲,而母亲是女儿需求的满足者。当妈妈把你当做朋友时,有可能她仅仅是把你当做满足她自己情感需要的俘虏,因为毕竟她也从未满足过。
  10. 你的妈妈不考虑你的隐私
    女儿从互动中得到的几乎全是负面信息。最要命的是这10根毒刺会每天不断地在母女互动中穿插刺捅。最后,女儿完全找不到正确的自我形象,她们将带着一堆否定的信息前行,一边内化,一边成长!而这一切,母女两个都未曾注意到……

四、有女长成,生活中却满是阴影!


当毒刺生根、发芽,女儿的心理开始扭曲,这会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生活方式上,有些女儿选择成为高成就动机型女儿,信奉“只有努力才能感觉良好”;有些则选择成为自我破坏型女儿,信奉“刻意的自我破坏才能麻痹痛苦”。作者认为,虽然两者的生活方式表现出截然的不同,但心理和情感问题却是一样的:没有能力得到父母的赞许!

在择偶上,自恋母亲的女儿常常会用不合适的恋爱关系来填补她们的情感空白。“妈妈没能给我的爱,要在其他地方得到。”伴随着这种扭曲的心理,女儿很难选择正确的择偶标准。她们有的只想找一个可以依赖的男人,却最终不可得。每次分手都让她们的罪恶感与日俱增,不自信的根源会更加侵蚀她们的心灵。而有的则希望找一个被依赖型的男人,这往往是高成就动机型女儿的选择。但她们却在骨子里依旧希望能得到男人的回报,男人越懒、越不成熟,女儿越要东奔西走满足他的需要,最后也是身心俱疲。

在生育儿女方面,自恋型母亲的女儿会非常恐惧,她们担忧孩子会像自己一样成为情感上的孤儿。

五、自我治愈,并做自恋遗传的终结者!
自恋型母亲不仅在无意间伤害了女儿,对她今后的生活造成深远的不良影响。而这种影响虽然如同附骨之蛆一样存于女儿心里,但她们有可能并不自觉。她们很有可能无意间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开始剥削自己女儿的情感,因为内心留下的情感空虚会不自觉地在孩子身上找到补偿。为了终结这种可怕的遗传,作者在最后一部分提出了治疗方案:

  1. 接受妈妈的缺点,允许自己充分体验悲伤
  2. 在心理上从母亲那里独立出来,转变消极观念
  3. 建立真实的自我意识
  4. 和母亲一起,用健康的方式处理母女关系
  5. 关注自己的自恋特质,防止它们传到下一代身上

在每一阶段的治疗过程中,作者也给出了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法,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深入阅读。


总的说来,仔细读完还是比较有收获的。当前的教育问题此起彼伏,很多人都看到其中的根源并不完全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占有更为明显的比重。人们越来越开始关注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尤其是心理发展的影响。

早在18世纪,伟大的法国哲学家、教育家卢梭就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论,注重培养儿童的天性,把儿童当做真正的主体来看待。20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更是提出了“教育即生长”的理念。越是幼小,父母越要对孩子施以尊重和爱护,不然就如同折弯新枝效应一样,一个弱小的力也会弯曲将来的一整棵树。

本书从自恋特质为切入点,将焦点放在了母女关系上,无论是母亲还是女儿(她们也是未来的母亲)都会从中受益。她们会对未曾关注然而很重要的母女关系进行自觉自省,从而获得更为健康的母女亲情。

相关文章

  • 妈妈,您给女儿的也许不是母爱,而是伤害!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一直是我们最亲最爱的人。她不仅十月怀胎,给予我们生命,并且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长大成...

  • 也许

    也许,最伤人的,不是你对我的伤害,而是如今的伤害与曾经你给的温暖的鲜明对比。我不是不能忍受你带来的伤害,而是,不能...

  • 一个大龄剩女写给妈妈的短消息

    亲爱的妈妈: 对不起,在您临睡前,女儿的态度又伤害到您的心了,女儿不是故意的,只是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它而已。 不是女...

  • 我喜欢,回家,妈妈擀面,我包饺子的感觉

    有一种感觉 不是妈妈一个人给的 不是女儿一个人给的 而是妈妈和女儿一起给的 这种感觉 只有 妈妈不曾苍老 女儿不曾...

  • 2020.5.10母亲节的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 您一直说很希望我给您写一封信,我因为感到自己愧于面对这份深重的母爱,一直没有动笔,我想也许今天就是这...

  • 30岁女儿7年,被妈妈逼分手3次,最快一次才7天,女儿:妈饶了我

    导读:妈妈心疼女儿,关心女儿是做妈妈的责任,也是妈妈应该尽的义务,如果女儿的婚姻,没有妈妈的指点,给女儿带来的伤害...

  • 给妈妈的信

    妈妈,马上就要到母亲节了,这是女儿给您写的唯一一封信,请您听女儿慢慢给您说说...... 妈妈,您好吗,女儿想您了...

  • 母亲节,写给我的妈妈

    妈妈, 我们一起过家家可好? 您来当我的女儿, 我来当您的妈妈。 我会给您洗脚, 给您买时兴的衣服, 给您梳好看的...

  • 母亲节,写给我的妈妈

    妈妈, 我们一起过家家可好? 您来当我的女儿, 我来当您的妈妈。 我会给您洗脚, 给您买时兴的衣服, 给您梳好看的...

  • 忘不了——妈妈的味道

    亲爱的妈妈 虽然 您已离开我多年 但您母爱的光辉却一直照耀着我 永远永远 虽然 我享受的母爱 很短很短 但您母爱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妈妈,您给女儿的也许不是母爱,而是伤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hf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