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点拨
一、读文本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借助文中的关键词语和重点句子等,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心中要清楚以下问题: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全文写了什么内容(把握主要内容):作著为什么要写作本文(把握中心主旨);作者是志样来写作本文的(找线索、理清文章结构)。
二、找关系
写景状物类文章,往往情因景生、景随情变,情与景的关系十分紧密。阅读时,一定要关注作者对景、物的情感。
三、抓词句
1.抓住体现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的向子。初读时就要随手勾画中心句、题旨甸、概括句、议论句、抒情句等。要注意文章中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总分取“总”,并列合并,层进(层层递进)取“后”,因果取“果”——将这些内容整合起来,就是文章的内容。透过文章的内容,即可感知作者的情感。如《北国的春风》的结尾,“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淡淡的阳光,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怎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作者将江南的春天和北国的春天进行对比,直抒自己对北国春天的怀念,表明了自己的情感态度。
2.抓住概括景、物特点的词句。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题干的指向;然后找到与题干对应的自然段,即答题区间;最后筛选相应的信息,整合成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注意作答时要尽可能地使用文中的词句。
四、析手法
写景状物类的文章,一般是通过突显景、物的特点,来达到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目的。作者往往会采用各种各样的表达技巧,常见的表达技巧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欲扬先抑、托物言志等。此外,还要注意首句和尾句的作用,如:首句的作用通常是统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尾句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呼应上文、言有尽而意无穷。
五、品语言
可从内容、结构、表达效果等角度来思考和分析。如:抓住自然景观的动态、静态进行细致的描述;围绕描述的景、物展开丰富的联想,通过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语句来领悟情感;加入历史神话故事,使描写的景物更生动有趣;等等。也可从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等角度来思考和分析。如;巧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某种景或物的特点,表达了对某种景或物的喜爱之情。在阅读时品析文中的语言,有利于抓住景、物的特点,感受其内在美,从而准确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