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学霸概念比较有缘,今天正巧阅读一本有关学习方法的书——《学习之道》,虽然这本书的前半部分理论性较强,而且全书对学习数学和科学的技巧较为看重,但是万物道理相通,有关学习方法的迁移可以应用到成人世界的自主学习中去。其中值得参考的就是十大学习法则了。
01 运用回想。
“读完一页书,看向别处并回想观点。”这里虽然主体是书,但是我们可以把主体换为社科类的书,这里强调的是回忆能力,或者是发散思维能力。
02 自我测试。
测试分为内外测试两种,这里强调自我测试。可以和自己玩猜谜游戏,把知识点以问答形式回忆出来。
03 对问题进行组块。
这里的“组块”概念,我的理解是结构性概括,即对问题或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整理,而我们大脑是一个巨大的组块资源库,里面有很多思维组块随时备用,方便我们快速解决问题。
04 间隔开重复动作。
像训练肌肉一样训练大脑,不要在一次时间里施加过多的工作量,而是注意间隔和规律的重复。
05 在练习中交替使用不同解题技巧。
虽然这是“术”,但是迁移到我们的自主学习里就是,同一个问题,想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并尝试去比较,从效率、角度、效果等方面去对比,找到最优路径。
06 注意休息。
劳逸结合的道理就是,暂停专注思考,在大脑后台启动发散性思考,提高看问题的高度。
07 使用解释性的提问和简单类比。
这里就是强迁移和类比的重要性了。与其说是解释性的提问,不如说是锻炼我们迁移事物的能力。
08 专注。
专注思维能够帮我们高效解决问题,这一点毋庸置疑。
09 困难的事情先做。
80/20法则,将最困难的事情放在精力最好的时间里解决。
10 心理对照。
这是做愿景板的意思,将心中那个理想的自己不断拿出来鼓励自己前进,提醒自己的梦想在愿景板上,加油、努力!
当然,与10大学习原则相对的,还有10个坏的学习习惯,在这里也分享出来,以提醒大家去避免:
01 被动重复阅读。
02 满眼尽是重点标记。
03 瞟一眼解题方法,就觉得胸有成竹。
04 等到火烧眉毛才开始学习。
05 已经清楚解法,但仍反复解答同一题型。
06 与朋友一起把学习变成了闲聊。
07 做题前忽视读课本。
08 有疑问点,却不找导师或同学核对并解决。
09 时常分心,却还以为自己能够学得深入。
10 睡眠不足。
以上所有好的法则和坏的习惯适用于终身学习,儿童和成人均值得一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