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更新文章了。并不是不想,而是灵感缺乏,内心浮躁。进行了多次创作尝试仍找不到突破。此刻,夜至深,我稍整情绪,反思原因。成果如下:
刻意去写好文章,你永远也写不好文章。(关于这一点古人“饮酒而后作”就是明证,之所以酒醉是为了出笔随意)因为,灵感具有不确定性,当你想写文章时,灵感不一定会及时涌现,它会受你心理情绪及周遭环境的影响,比如:当你内心紊乱焦急或过于悲伤快乐的时候,灵感往往触不可即,好似沙漠之泉难以发现。比如:当你正沉浸于思考或写作,突然有人来打扰,此时,由于灵感所在心理氛围受侵扰,灵感也会消失。
过分功利是写好文章的死敌。首先,一旦写作过分追求功利,也就意味着你得受功利条条框框的限制与束缚。比如:你去平台投稿,它会有主题、文体、字数等方方面面的规定,然而,如果我们面对某些主题我们确实缺乏体验与了解时,但为了稿费或关注,我们可能仍然会临时随便上网找些资料稍作了解,然后强势成文。另外,网上搜到的大多数东西也就是不知名网友的answer产物,会有很多专业性错误,毕竟也是他们也具有随意性和功利性。(毕竟现在这个社会这么浮躁,真正的知识岂有免费之理),我们若不加分别地搜用,说不定是在推广错误呢!而当字数不够时,我们可能玩弄文字游戏,换汤不换药,见缝插针时地补充,以求达字数要求。(这点在一些网络日更写手的作品里表现得犹为典型,一些写手作品里存在重复叙述的现象,或多写不必要情节的现象)第二,写作一旦过分功利,写作就不能随意随心,时间会有限制。基于此,我们也可能会心急,也会临时粗糙成文,而犯以上错误。
阅读积累是写好文章的血液。一个好的写作者,必然涉猎广泛,古今中外。阅读之于写作,首先最基本在于语言,饱餐群书的作者文章中往往引经据典,非口头禅似的名言名句往往较多,语言背后多有小故事(关于这点可以用某些名著页码处有注释来证明),词汇也会富于变化,并且更加高级。有时,甚至句式也会更加整齐。其次在于技法,一个博闻强识的写作者,其文章必然看起来比“半桶水式”写手成熟,至少技法运用娴熟,不着痕迹,顺水推舟,看似刻意又无比自然。(这点在过渡上体现尤为明显)总之,让人感觉明明不怎么样,却又很难模仿,就好比周杰伦的歌。最后,阅读对于思想的意义非比寻常,广泛阅读,在培养写作技法的同时,也能增进见识,扩大视野,发现生活,读懂生活。我们都活在一定程式当中,每天大多数时间沉浸在工作和吃喝拉撒中,能探访的地方有限,探访未知的时间也不多,所以为了增进见识,我们只能通过阅读获取间接经验。另外,阅读实则是走进不同群体的生活,而我们每个人只是这些群体中的其中之一,而通过阅读我们不仅能走进这些不同群体的生活,而且能够从他们的生活汲取我们未来所需要的道理。比如:我现在20将近,我去看一部写关于30岁年龄阶层的人的小说,那么在阅读过程中我将了解他们世界的纷纷扰扰,体会他们的人情世故,这样为我过好我的30岁就提供了一些宝贵经验。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其原因就在于老人经历多,你上过的当你即将上的当他们都上过,他们富有经验。还有一点,如果我们通过阅读提升自身思维境界,明白一些超年龄的智慧的话,那么如果我们将其呈现在我们的写作成品中,我们的读者也将感受到我们作品的力量,从而推崇我们。(某些作品之所以永垂不朽,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们能指导生活,引导人生,也就是伟大的作品是卖智慧而不是技巧,因为技巧可以模仿,而智慧永远无法模仿!因为绝大多数人阅读是为了实用,而不是为娱乐而娱乐!)而不用像现在某些网络写手滥用写作技法来骗取读者奇心以求得关注追捧。
(在这里,写实用文不属于写作,因为在我的写作观里,写实用文只是机械地积累,机械地呈现,像写应试作文,特别是早些年的高考作文。)
遵上所述,本篇我陆续写了很久,在叙述过程中,多次自我否定,力避空泛,力求真实,真实而准确说出我们写作所存在问题,力求于大家有所裨益。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29977/ac95979031023d7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