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十年,全世界科学家结合心理学和脑科学,已经进一步发现学习的秘密。只有世界上少数一流的脑力工作者,在用这些方法学习。而万维钢老师的这本《学习究竟是什么》,会带领我们知道这些重大的学习秘密。

万维钢老师是一位科学作家,在得到APP上有一个《精英日课》的专栏,常年在得到课程排行榜前十。对于我来说,这又是一本相见恨晚的书,主要是围绕学习方法展开的书。
如果早十年能够接受到这样的学习论,肯定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少走很多弯路。所以强烈推荐给大学生和初入职场的青年,当然,任何时候想学习都不晚,它也适合任何年龄阶段,想要学习和提升的人。 这本书一共分为六个部分进行延伸,分别是学精第一、学广第二、创造第三、策略第四、兵器第五、无为第六。囊括学习的道、法、术三个层面。其中学精、学广和无为三个板块的内容,让我很有感触。
|只在“学习区”练习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里面的舒适区为我们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面的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而二者中间的区域则是学习区,是最适合我们现在学习的技能。
就比如我们看一本书,如果这本书的内容都是我们熟悉的,完全符合我们已有的观念,这本书就在我们的舒适区内,但如果这本书的内容与我们原有的观念不符,而我们思考之后仍然能偶理解、接受,那么这本书就在我们的学习区内。如果这本书我们根本就理解不了,那么就是在恐慌区。
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知识或技能,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而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知识点。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持续进步的关键就是持续地在“学习区”做事。
|学广的三大基石
学广的字面意思即是要博览群书,得把头脑变得复杂,得什么都懂,成为一个通才。但是不要指望读一两本书就能变成通才,得读很多书,做很多事,有很多领悟才行。
而学广需要有三大基石,它们比任何本科专业都要重要。分别是批判性思维、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简单地说,就是你能不能进行独立思考,而不是随大流、人云亦云,对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想法。而所谓交流,比如说服力、影响力、演讲技巧等等,都属于提升交流的能力,但是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风格,而不是机械化的学习和模仿。那解决问题,则是在复杂世界中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需要依据你的经验、你的见解,高效又完美地解决某一个困难。
|“无为”的科学解释
庄子的“无为”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而本书中引用了一个很新的内容。即无为首先是一个个人状态,不刻意追求,不用意识控制,好像特别放松地去做一件事,结果做得非常自然。
有些人误以为“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但“无为”并不是不做事,而是做得特别自然,让别人感觉到毫不费力。就像我们看到的很多成功企业家、励志的创业者,外人经常只会看到他们成功的必然。
但是在背后他们同样要经过不断地努力,经历挫折与磨难,才能够让他们波澜不惊,让他们的成功看起来毫不费力。所以,做事达到无为的水平,反而更需要艰苦的练习!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关于学习的“术”的层面的方法也可以借鉴,比如最高学习效率=15.87%,反脆弱式学习养身法,创造的脚手架,文化自觉,强力研读笔记法等等,如果你一直在埋头苦学,却没有显著的提升,那不妨来阅读一遍这本书。我相信,无论你是处于哪个学习阶段,这本书中都有适合你的内容。
无论读什么书、学习什么内容,我们最后要达到的,都是“学为所用”。
我是郑梦,终身学习践行者,2021年用输出倒逼输入,提升自我,60本好书推荐,和我一起读书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