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转《技术大停滞》正文

转《技术大停滞》正文

作者: 时代羊奶小刘 | 来源:发表于2019-02-23 00:01 被阅读0次

备注:因本人强势用复制粘贴,图片和链接部分没能复制过来,以至源信息有所丢失。非常抱歉!看原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风云之声)。

1.    技术和文明

什么叫文明?百度上的解释如下: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对于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城市的出现,可以说城市是文明的发源地。但所有史书在讲述一个个具体文明时,都会从农业革命开始,因为没有农业革命带来的剩余粮食和负熵流,又何来城市及其有序生活?

电脑游戏文明6

因此,所有文明的诞生都可归结于一次技术台阶上的跃进:包括固定太阳能的农业技术,金属冶炼技术,马匹,建筑技术和传播信息的文字技术。在那之后,虽然明面上不是那样显眼,但润物细无声,技术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文明的进程。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一般情况下,某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和生存资源呈现简单的反比关系。人类的不同之处在于加入了另一个变量技术因素,形成三者互动。在人口和资源呈反比关系的基础上,技术与人口、资源都呈正比关系。每一次重要的综合技术革命,都能带来人口和资源的重大变革,进而引发社会变革。当技术进步遇到瓶颈的时候,经济会恶化,导致社会发展出现阶段性倒退。总而言之,长时间演化之下,技术和所处社会相互耦合,相互影响。当技术趋于停滞时,人类发展的空间也逐步限定。

有学者专门撰文指出:“在第一次技术革命与第二次技术革命、第二次技术革命与第三次技术革命之间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分别是1857年和1929年—1933年发生的经济危机。迄今为止的世界性经济危机都出现在前一次重大革命性技术结束之后和下一次重大革命性技术出现之前。而08年的金融危机,至今余波未央,实际上是由第三次技术革命到了衰竭期而造成的。”

本人不是技术决定论者。人类文明的进步,绝对不是取决于技术一个因素。比如,即使在21世纪的现代美国,也仍然有大批穷人,更不要说其它国家了。不能奢求用技术来解决贫富分化问题,但技术水平决定了文明的空间。而且必须指出的是,人类社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最终也会惠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很简单的一个事实,当今世界上,除开那些战乱地区,其它国家最穷的群体,也比农业社会时期穷人的日子过得要好。

一定的技术水平,会塑造相应的文明规则。以农业社会为例,物质生产上,农业社会靠体力干活,所有文明的家庭传承都是男性主导。社会道德总是和社会现实相匹配。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农业社会的低技术水平,决定了婴儿的高死亡率,在这种环境下,宣传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就是民族的自杀,生育文化先进的文明肯定会在长期竞争中获胜,比如华夏文明。另外,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历史,大部分文明都趋于技术停滞,技术条件决定了帝国的疆界有限。疆界之外,统治的收益很小,抵不上成本,只能视为蛮荒之地。最先进的知识分子也难以想象边界之外,还有着同等程度的文明。

物质生产方式、道德规范和思维模型会相互反馈,相互约束,最终会形成一个超稳固的结构,这就是“文明的范式”。

这种文明的范式是一把双刃剑,某些时候起润滑作用,某些时候是社会的牢笼。

1.1 范式粗谈

范式(paradigm)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 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1962)中系统阐述的,它指的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等的集合,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在库恩看来,范式是一种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承诺,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这些东西在心理上形成科学家的共同信念。瑞泽尔认为:范式是存在于某一科学论域内关于研究对象的基本意向。它可以用来界定什么应该被研究、什么问题应该被提出、如何对问题进行质疑以及在解释我们获得的答案时该遵循什么样的规则。

《科学革命的结构》封面

范式是一科学领域内获得最广泛共识的单位,我们可以用其来区分不同的科学家共同体或亚共同体。它能够将存在于一科学中的不同范例、理论、方法和工具加以归纳、定义并相互联系起来。

范式概念的提出是科学哲学上的一次革命,在那之后,范式概念被逐渐应用到其它方面。例如,工业人士认为技术创新,从蒸汽机到计算机,可以引起产业结构(范式)的变化;经济学家则运用税收政策来促进公司结构(范式)的合理化;在管理学中还出现了一系列诸如组织范式、开放范式、同步范式、协同范式、参照范式和随机范式等等杂烩新术语;社会学家更是把它奉为至宝,用来描述所谓“社会范式”的变化。

在库恩看来,两种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科学革命”的实质,一言以蔽之,就是“范式转换”。

人类历史上有过很多范式和范式革命。最著名的就是地心说和日心说。

希腊哲学家们认为,永恒的、神圣的天体只能相应于其高贵的地位作匀速圆周运动。但天文观察表明,少数天体,如太阳,月亮和一些行星的视运动却并不如此,甚至还描绘出复杂的双纽线轨迹。柏拉图给他的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任务:怎样用若干个特殊的匀速圆周运动的组合,去解决理想情况与现实的这个矛盾。

最终,托勒密给出了他的解释。他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其中,行星的运动要比太阳、月球复杂些:行星在本轮上运动,而本轮又沿均轮绕地运行。这一理论体系符合日常经验,并且能粗略地解释天体运行轨迹,后来和宗教相结合,统治西方一千多年,被绝大部分人奉为万世不易的圭臬。这就是哥白尼之前的西方天文学范式。

托勒密天文学体系

地心说在很长时间内被认为是真理,但长期的天文观察表明,一个均轮加上一个本轮,和观测到的实际行星运动轨迹还是有若干差异,于是,一个本轮不够,再叠加一个本轮,还不够精确?再加一个!最终弄出80多个本轮,以至于有人哀叹:我若是上帝,绝不会创造出如此复杂的世界。地心说陷入危机之中。

最终,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这一和地心说截然不同的体系,开启了一个新的范式,而开普勒和牛顿进一步完善了哥白尼的理论。新的理论简洁明了,而且还可以预测未来星体的运行轨迹。天文学迎来一个全新的阶段。

背景简介:本文是资水东流博士的作品《技术大停滞》的第三版《范式春梦中的地球工业文明:低熵体的困境和下一级技术台阶》,原发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3c4e19860102vyps.html和http://blog.sina.com.cn/s/blog_3c4e19860102w4ll.html),作者授权风云之声发布。全文87000字,风云之声分为多期连载。你不需要同意作者的所有观点,事实上许多观点也都可以商榷。但作者提出的基本问题是真实存在的,事关人类的生死存亡,你一经思考就会深深印入脑海,萦绕于心。对于关心人类命运的读者,这是一篇不可不读的文章。

相关文章

  • 转《技术大停滞》正文

    备注:因本人强势用复制粘贴,图片和链接部分没能复制过来,以至源信息有所丢失。非常抱歉!看原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风云...

  • 转《技术大停滞》

    原创: 资水东流 风云之声 2016-12-30 点击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解读科学,洞察本质,戳穿忽悠,粉碎谣...

  • baby bust

    正文 America is stagnating — demographically, that is 美国正停滞...

  • 雷诺曼  36 十字架 Cross

    正文会被转自己可见,大家看图吧

  • (正文)原始大蚊子

    这天一早,我刚进教室,就见后排的樊添坐在椅子上鬼叫着,旁边还站了几个人。 我说:“喂喂,你们怎么搞的,围着他干什么...

  • 古典文明的终结

    诸古典文明衰竭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技术的停滞不前,技术停滞不前是因为,各地统治集团只知道剥削现有财富,不知道怎么创造更...

  • 停滞啊停滞

    一直都是停滞的

  • BAT变ATM

    百度掉出BAT被别人赶超是技术停滞和创新没落的结果

  • 停滞的时刻

    时间无法停止, 我却偏要停滞那个时刻。 它是激流中的垫脚石, 漩涡在它的四周打转。 表针能简单的重叠, 停滞的时刻...

  • 技术转管理

    就那几个技术员的能力来说,更偏重的是对于事情的执行和思考,倾向于用数据结果说话,也容易跳进细节里,思维的角度更偏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技术大停滞》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qu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