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休学的原因千差万别,有一个真相不会变:你开始了一段多数人不会走的路,一段有着无限可能的路。有人说,这是奥德赛的旅程,也有人说,这样不行会落后其他人,请一定不要管他们说啥。他们只是用自己的经历和认知在下判断。接下来的一年,一年的生活,生命,将会更充分的在你手里。和在学校的不同,你脱离了学校这个“时间和精力该放在哪里的酒店式托管”服务,开始要更完整的拿起自己生活的责任,为当下这一年里,每一天每一刻的“经历”和“体验”,为未来许多年回望时的“记忆”,负起更完整的责任。同时伴随责任的,当然也有了更大的权力。
如果休学的你感觉到迷茫,这很正常。过去的人生,一直都有人为你做托管工作。学校和家里安排了大多数你的时间和精力,并且为之赋予看起来正确的意义感(不管他们做的好不好)。忽然间少了这种“被安排”,就像是在公司工作了许多年的人忽然开始要独自面对社会了,工作十多年的企业忽然倒闭要下岗了,没了老板给该做什么的指示,自己是创业?是在家Soho工作?是当个数字游牧民?就算是成年人也会Freeze。
如果爸爸妈妈也感觉到紧张,困惑,也很正常。他们的人生可能也一辈子生活在被托管的结构里。每一步行动的意义都有单位和公司和社会定义好了,不确定性也被公司和社会承担了,可能也从未真正独自面对过世界。他们可能也没有创造意义的能力,当对他们如此重要的你要开始这段旅程,他们本能的会紧张,会害怕,有时候会希望你给一个确定,让他们不用面对那种不确定。
真正在发生的:
1. 是你们一家人,在开始一次共同面对不确定的旅程。
它和过去拿一个确定分数换一个确定文凭的游戏,完全不同了。这是一场完全不同的游戏,一群住在森林里采摘狩猎的人忽然到了大海上,对参与其中的每个人的能力需要,彼此支持的关系和结构,都和之前你还在校时有了差别。
这时候很容易出现,父母想要找孩子给确认答案。但是这个答案显然孩子还给不了 - 事实上父母需要重新承担起,用相信,鼓励,陪伴来支持孩子去面对这种不确定的责任。这个责任过去被学校系统承诺了。
2. 我们依然在让生活更有力量,意义和方向的旅程上。只是过去学校是旅程的承包商,现在我们选择了自驾。
比上学更本质的,是我们每一天,都渴望让自己的生活更接近自己内心渴望的样子。这个本质无论在不在学校,在哪里工作,做着什么工作,都不会变。
从回应你希望能在这个世界生活的更接近你的渴望的角度,学校系统像是一个服务商,承诺你花费时间和精力,换取经历和认证,来获得一个好的社会接入可能性。这就像是过去的旅行团一样,只要交钱上车,配合安排,他会承诺你看到好的景色。(但学校系统同时也承诺了给自己增加知名度,更高利润,以及配合国家政府的需要等等,这也让绝大多数学校事实上并不完全为你服务。这也像是旅行社,他们可以带你笼统看看,但显然无法为你的旅行体验提供最好的支持。)休学,也像是你暂时不再用旅行团的服务给自己提供旅行体验了,但旅行依然在继续。我们也依然渴望有更好的旅行体验。如何更深入当地,如何有更有趣的遭遇,这些过去旅行团包办的议题,将由我们自己拿起来,学着自己搞定。(它也会帮助你在未来回到学校时,有更清醒的看见,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不再轻易被旅行团忽悠)
这时候很容易感觉到失去(学校给的)目标,意义,课程,似乎不知道该做什么了。而且还在用学校的标准的来衡量自己的日常。就像是自驾时依然在跟随旅行团的路线和时间表。我猜更有力的方式,利用这个机会,为你的“自驾”,拥有一套新的认知了:自己渴望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有多少探索的方式,自己想要以什么样的节奏去探索,投资和回报是怎样的……
3. 不同的旅程,你需要不同的支持和同伴
无论对你,还是对父母,你会发现过去的同伴,会渐渐会失去和你的节奏同步。除了少数和你有着深度的,内在连接的朋友。其他同学同事能够给到的支持会越来越少。你原本积累的知识,老师,都是用于帮助你在学校系统内好好前进的。当你要切换到独自探索的领域,你也需要找到能够在这个领域引导和支持你的知识和老师。这段新旅程本来就更难,如果支持更少,它会难上加难。
不用担心找不到同伴和引导的人,就像旅行团有旅行团的圈子,自驾也有自驾的圈子。花一些时间,找到圈子,找到人,和他们去聊你的困惑,你需要的帮助,给自己建立一套新的支持系统。
也基于这些,我们做了一个 行动手册 并且附带了我们能够提供的支持,希望能帮到你:
(感谢元知学社,好奇学校,我的几个好朋友,提供了很多视角和信息)
行动手册
1. 方向
你想要去哪里?它可能无法准确的回答,但只要你有自己不想去的地方,其实你内心是知道自己的方向的。只是还无法很清晰的表达。这个时候,企业家,艺术家们常用的方式,就是Vision,愿景。暂时抛开他们说的“正确”,“应该”。既然都休学了嘛,就多给自己些空间,不再让并不能保证给你渴望的生活状态的分数,文凭,素养模型指挥你。试试看,拥有属于你自己的生活愿景。
洞见:
- 分数,文凭,素养模型是一种目标,这些目标的设计本意很好,它们是为了让你更有能力在社会结构下好好生存。但是这些目标是外来的,他有正确性,却并不发自内心。愿景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当愿景清晰,分数,文凭,素养模型作为许多靠近愿景的工具之一,更好的为自己服务。
- 愿景不是目标,比如:考上斯坦福是目标,那么“考上斯坦福”这五个字就是目标的全部了。但如果这是个愿景,意味你有清晰的考上时候自己会有怎样的心情,会和周遭的人如何互动,那一天的天气如何,有着清晰的画面。尽管它是一种想象,但是它带来的具身感,兼容了情感,意愿。确认目标,大多时候是在找一个可以评估完成与否的标准。而找到自己的愿景,更像是连接自己内在动力的过程,并且带上一种渴望和相信。
- 找愿景的过程,需要使用更多的直觉和情感,切合内心是最重要的,这样它才可能提供持久的引力。它应该让人有兴奋,渴望的情感。理性的正确和合理仅仅为支持这种情感的真实性服务。相对而言,目标时常会考虑更多合理,正确。在企业管理里,目标时常作为愿景拆解后的里程碑和参照标尺使用。
- 有目标而缺乏愿景,人是被消耗的,作为目标达成的零件和燃料。有了愿景和目标一起,人是被激活的,目标会为靠近愿景的旅程提供地图和里程碑。只有愿景没有目标,人会容易感觉不到回馈,缺乏校准,瘫软。
- 只是简单如:幸福,财富自由,考上好的学校,这些都不是好的愿景/目标。当人们说起自己要去到幸福,如果你细问他,那意味着每一天有怎样的情绪状态?会怎么表达,怎么感受,和金钱的关系是怎样的?有怎样的社交关系,有怎样的健康状况,要达成这些,意味着这些领域的信念需要变成什么样子?当下又是什么样子?(比如,在信念里不那么相信能富裕的人,很难真的富裕起来。觉得自己不值得被关注的人,也很难有好的社交关系等等)。这些细节的问题,99%的人是未曾回答的。换句话说,人们嘴里说着要爬喜马拉雅,但是对于喜马拉雅是座怎样的山,需要怎样的能力,却一无所知。这样的愿景和目标无法带来引力,只提供了为做而做理由,以及从众求安全遮羞布。
试试看:
用愿景的冥想,看见和书写自己的洞见,然后透过倾听与回应修订(1 hours,3个人)
- 问题组1:
- 5年后,当你回看休学的今年
- 5年后的今年,2026年10月8日,你和一群很好的朋友
- 大家围坐在一起,那天的天气?
- 他们问到你,5年前那段休学的经历,你和他们分享
- 和你的爸爸妈妈,以及最好的朋友,去聊聊你的这段描述,并且要他们仔细倾听,放下所有的评判,回应你:在听你这段描述的时候,他们内心有什么情感和情绪,哪些部分很打动他们,哪些部分他们听到那对你很重要。(我们也可以为你来组织这个局)
- 和你的同伴(比如父母)一起来安下心,带着你的渴望,仔细书写这些问题。然后每个人诉说15分钟,期间同伴只做放空的倾听,同伴听完以后,有5分钟给出自己的回应:在听到哪些的时候,你有一些情绪的波动,哪些部分很触动你,你发现什么东西对表达的人特别重要。
- 利用同伴的反馈,如果有必要,调整自己的
- 问题组2:10年后,你已经过上了自己渴望的生活,那个生活是什么样子?当年的休学是否为你现在的生活提供了某种力量?
- 2031年10月8日,早上,你带着
- 你回想起10年前的那一年
2. 力量
有许多生命的活力,会处于内耗和休眠的状态里。当压抑自己的力量和想要冲破的力量怼上了,你能用于创造的力量,也就所剩有限了。拿回力量,看见自己的模式,将那些困在自卑,压抑,以及浪费的过度宣泄里的力量拿回来。你会需要它们来支持你向前。
- 什么让你开始有了休学的倾向,念头,再到最后付诸实施。什么让你在学校的时候,不得劲不痛快。找到那些锁住你力量的模式,当他们被看见,一点点化开,困在里面内耗的力量会被拿回来。
洞见:
- 自我攻击:过去外在的低评价,被怀疑,被指责,常常会内化成内在的不自信。自我认知通常都是透过周遭的反馈逐渐搭建的。当周围的人一直说自己“矮”的时候,都在表达自己未达成期待的时候,自信自己是对的,是好的难度就会特别大。
- 不必要的责任:有些并非是自己责任的事,比如家族里长辈的情绪,期待,经济恐惧,会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无意识的代偿进去,孩子在潜意识里会产生自己需要为此负责的倾向,进而变得表面老成,不那么自信,以及内在无力的混合状况。那些他们潜意识认为自己应该负责,却又无力解决的事情,占用了大量本该为自己负责的生命资源。甚至有些时候,表面看起来的孩子的骄纵,也是因为家庭环境训练了他如果希望被真正看见,只能透过骄纵的方式和手段,其他状况下周围的人会看不见和感知不到他。孩子,甚至所有人,本质上最需要的便是被关注,被看见,被理解。这层动力在早期会超越所有世俗的对错,适配着那时候的环境,产生各种认知和情绪模式。(这与传统的教育观念会有差异)
- 当下的状况只是过程中的一部分:所有的情绪和认知模式,在形成的那一刻,时间似乎就凝固了。就像肌肉的记忆,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沿着模式,不断重复相同的反应。直到,这个模式真正被自己清晰的感知,认知,看到其源头,影响,并且有意愿改变它,它的时间就会继续向前流动。这些模式在形成的时候,一定帮助了那时候的自己,但是外在的环境已经变了,老的方式在新的环境下很大可能会从有效变成损耗,只需要给它足够的关注,空间,时间,作为生命的一部分,不用担心,它本就会自然的配合外在环境进化。
- 空间与容器:很多模式是被外界不断无意识触发和强化的。亲子之间的有情绪的沟通,进入教室就开始紧张,看到钱就觉得它比自己大等等。它就像高速运行的火车,要做好的检修和调整,必须让它慢下来。给予其空间和容器,允许它发生的同时,也让其慢慢减速,让自己有机会仔细觉察和细品。这种空间和容器,有时候来自充满包容的同伴和细致的对话时间,有时候来自物理空间上的转化,家里的矛盾,可以需要去到暂离家人的地方慢慢放松和咀嚼。休学本身也带有这种特质。
- 面对:直面那些让自己失去力量的东西,直面自己什么时候在逃避,什么时候在撒娇,减少去合理化的麻痹自己。
- 自我觉察:这是确保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前置条件。通常陷入模式的循环,也意味着自己有些缺乏自我觉察,不知道自己在那一刻发生了什么。如果你在公交车上看到过大妈吵架,他们口头的说辞,常常和真正在进行的自我保护是脱线的,这便是没有自我觉察的状态。相反,如果你看到两个僧人在辩公案,你会发现他们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会在很多地方像舞蹈一样随时可以调整,转向,并不陷入某种模式。三个关键“拿起”之一
- 自我责任:都是环境,都是别人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是真相。如果环境更吻合我们的期待,我们就不会陷入不好的状态。但是,当我们这么表达和认知的时候,责任交给了外界的同时,有变化的权力也移交出去了。拿回权力和责任,并不是去认同外界的环境和人他们是对的,而是看见自己和环境之间的冲突,不再幻想躺着就能有变化,而是选择了更有自主的态度应对。三个关键“拿起”之二
- 自律:要求自己对自己的渴望忠诚,让自己的言行尽量与其一致。自律不是基于某一种外来标准的自控,而是尊重自己的现状和渴望,尊重过程,然后很负责的选择自己的行动和态度。有时候,当自己力量不足的时候,暂时逃避也是自律的一部分。而逼着自己努力,反而可能是“放纵”的不自律。明确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是自律的一部分,所以自律也需要足够的自我觉察。三个关键“拿起”之三
试试看:
- 1,回顾过往的对话
- 问题:
- 过去一两年,哪些事让自己兴奋,哪些事让自己无力
- 哪些时候,让自己觉得特别有力量和价值感,哪些时候,自己会自我攻击,会低价值感,不值得
- 那背后,有着怎样的信念?
- 2,家庭系统排列
- 3,带着困惑,按下暂停,暂别在地,去到那些能量和信息密度更高的人或地方
- 这是我自己很喜欢用的方式,看似毫无目的,但在那样高密度的环境里,自己又带着未解的张力,就总会有一些东西触动到自己。让自己对过去的生活有一种对应性的洞见。
- 去的地方,最好自己足够陌生,让自己的模式不会被激活。比如异国他乡,比如不住酒店而是和当地人在一起,比如身处城市的自己忽然参与了航海做个水手,比如和那些活的很通透的人一起生活等等。那里的规则,理所应当,情绪的方式,都和自己过去的习惯有差异,这种差异但又合理的东西,会引发自己看见自己原先看不见的东西。
- 这个动作完全可以和探索尝试的行动结合在一起。
3. 探索和尝试的行动
找到那些能够让自己探索的“森林”,进进出出,经历,总结,学习,在过程里积累对自己,对世界的认知。
洞见:
- 探索:探索,透过未知的领域,不断感受,发现,顿悟。理解自己,理解世界,以及理解自己和世界的关系,自己在世界的位置的过程。探索者的意愿,探索的能力,探索所需的支持,探索的对象是四个最重要的元素。它们需要相互匹配,才会有最好的探索体验和收获。(如果把学习,工作都看作人生探索的过程,休学,离职,常常也意味着这四种元素的不匹配)
- 系统/环境的影响,常常会被低估或误解为孩子不够努力。爬雪山时候有同伴+有装备+天气还不错,一定比一个人+没装备+天气还很糟容易得多。当休学这个新的探索开始时,家人的担心,周遭人们的态度,预算,可参与的活动,同伴和引导的人,都会在系统和环境层面,很大的影响到作为探索者的孩子的探索行动。这些因素当下到底是在扮演坏天气的角色,还是扮演好的装备?如果我们渴望他的探索能够更顺利,自在,大概就不能用自以为的“正确”和“应该”为理由,
- 信息和能量密度,这是被探索对象最重要的参数。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在形成一种密度。当人身处密度足够大的地方,天然就会有更大的机会被触动,有顿悟,更理解自己和世界。密度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客观可被感知的能量和信息。比如:森林就比公园的能量密度要浓郁,艺术家的作品的能量密度,也远比学生临摹的作品的密度要高。另一层,是探索的人,能够收到多少信息,比如懂得咖啡的人,会在那些独立咖啡厅里感受到更浓郁的信息和能量,更能理解店主的表达。而从未接触咖啡,或者不太喜欢咖啡的人,在那些独立咖啡厅可能能抓住的信息就会更少。
- 安全感:如果旅程一路,随时可能被评判这样不对,那样不好,就会像是走在满是尖刺的路上,必然不太敢大踏步前行。小心翼翼也削减了探索的人放在外面的观察力和专注。但如果足够安全,不会被Judge包围,还有更多理解,支持和相信,探索者就会更放胆走近。
- 相信:回顾上一次,你被人全然信任,接纳的时候,你有着怎样的体感?相信过程,相信人,相信直觉。探索意味着并不知道答案,回望你过去的人生,大多数探索所得,都不在意料之内。越是相信那个过程,凭借直觉,相信你自己和周遭的人,探索的深度与广度就越容易展开。需要特别小心,很多时候我们是在相信一个观念,并不是在相信一个人。当你要去做一些尝试,你的上司/父母,是会基于对观念的相信,用评判来选择性支持和打压,还是基于对人的相信,选择只做陪伴,反馈和支持?以及,我们自己,又是如何相信自己的?
- 带着渴望,但是放低期待:渴望是一条路,期待是一堵墙。当你渴望爬上喜马拉雅的时候,这会为你创造一条路。当你期待具体什么时候爬到什么地方才可以的时候,它会变成一堵墙,让你看不见其他的可能,并且可能还会打击你。而作为父母,对孩子的状态是一种相信+渴望,还是一个期待+评判,直接决定那是赋予力量,还是限制。
- 一个能够同时保障安全,又有足够探索空间的体验创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几乎是我们随时都在找寻的生命体验。旅行的时候希望足够价廉,又深度又美好。遇见的朋友希望是这样的人,和朋友们一起开公司也希望是这样的过程。每一个希望,都有着这个旅行社,那个地方的文化,朋友人生的成长,抑或对于创业开公司这件事的理解,有着相当时间的积累。一方面对于自己为自己创造的体验多一些耐心,这个旅行的过程本身需要能力的生长。一方面对于能够获得的体验,保持开放,珍惜,他们很可能小众,知名度不高,未必符合消费时间的逻辑。但是他们的密度往往也因为没有规模化和扁平化。
试试看:
为自己创造一个探索之旅
1. 列一个你喜欢的领域的列表
- 回顾过去哪些事情让你觉得兴奋,不只是学习领域,包括生活,娱乐
- 和有更多社会经验的人一起聊这件事,要到他们的反馈
- 透过反馈,尝试标记出可能可以去探索的领域。
2. - 列一个每一个领域,你可能找到的资源的列表
- 自己的找寻,用那些关键字,google,master class,b站,youtube,课程,分享,空间,营地,活动,学习
- 做一个资源列表,并且时刻注意吸引你的资源,吸引你的字眼,吸引力程度,Passionate程度。
- 和那些更有社会经验的人,聊聊你的领域,以及探索的过程,并且从他们那边拿到更多资源
- 小心那些本来还可以,但是来源是你不喜欢的人的,你可能因此错过一些重要的
- 重要的留白:并非被领域定义,依然对你很有吸引力,并且信息和能量密度够大的资源。
3. 将资源“翻译”可探索的行动
- 一个个,自己参与时候,可以每天做多久,持续多久的计划,把这个作为Block
- 关注这些Block,是否是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包括费用,伙伴,老师的需要)
- 综合兴趣和资源需求,和你的“投资人”主动商量
4. 调整行动策略
- Build up大的一年Block,你是希望全年都在探索,最后一两周做一些收尾,还是希望每一个Block,都有一个总结回顾的仪式。是希望独立探索,还是希望有陪伴。
- 把这些小的Block填进去。千万不要做到完美,能做一两个月就足够了
一部分你可以用上的资源
- 部落
- 一个月的访问学生 - 东莞的法拉古特
- 元知学社的间隔年学校(筹备中)
- 三个季度的共同生活,一群休学的孩子们在一起,每个季度两个月,从连接自己,到一起行动,到看世界
- 第一季:自己有更多连接,和伙伴们紧密的相处,探索关于价值,意义,自我,创伤,人生使命,创造力等议题。
- 第二季:基于第一季的探索,协作,一起做一个有产出的项目。透过它,增加自信,自我认知,自己和周遭关系的认知。
- 第三季:一起去探访未来想要去到的地方,学校,公司,探寻自己的社会位置,并且在社会环境里完成一个现实项目。
- 访校项目
- 杭州的共同生活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