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只是抱着每周英文电影练听力,且观赏高分电影的心态看这个电影。因为名字起初感觉:小男孩,描述天真烂漫童年,谁能料到是这样残酷又沉重的片子。
影片开头几个小孩子在柏林街头林立的建筑间跑过,天真烂漫。父亲升职需要全家搬到乡下,布鲁诺必须和小伙伴们说再见了。晚上的party上,外祖母和父亲起了争执,不欢而散。第二天一家人到了乡下的新家,下车后,戒备森严,警卫岗哨遍布,新家森森然矗立在丛林里,阴森没有人情味。天真的布鲁诺甚至以为房子后面是农场。科勒特中尉让厨房帮工的帕维尔带布鲁诺去后花园找个轮胎做秋千打发时间,在那个小木屋里,布鲁诺看到了“逃离深天”的一扇小窗。
躲过所有人的注意,通过小窗,布鲁诺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个探险家。欢呼跳跃着穿过丛林,面前出现了一片铁丝网,以及一个身穿和帕维尔一样条纹睡衣的小孩。就这样,他和沙木成了好朋友。布鲁诺从厨房偷东西给沙木吃,沙木陪他聊天玩游戏,只不过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隔着铁丝网。他甚至以为沙木衣服上的数字编号是一个有趣的游戏。
父亲请的家庭教师给布鲁诺和姐姐上课学习历史,姐姐在科勒特和老师的带动下思想发生了转变,开始认同纳粹的那些思想,开始变得冷酷,仇视犹太人,激进起来。而布鲁诺天真依旧,最爱探险书籍。
布鲁诺提及过烟囱的味道很难闻,大家不以为然,有一次妈妈闻到,科勒特透露那是焚尸炉焚尸的味道,妈妈才得知父亲一直以来做的事。父母大吵一架。外祖母去世了,回来后的母亲开始抑郁,每天郁郁寡欢,哀思重重。布鲁诺趴在门上偷看父亲会议上的汇报记录,影像里,营里和谐欢乐,娱乐设施齐全,大家都很快乐。他以为自己误会了父亲,并深以为营里的生活很美好。他深深拥抱了自己的父亲。
布鲁诺有一天在自己家的厨房里看到沙木,交谈正欢时科勒特出现,由于害怕,布鲁诺撒谎不认识沙木并离开了厨房。他知道沙木会被科勒特虐打,但是他不敢反抗。他哭着,后悔莫及,一连几天去到铁丝网前却没有见到他的朋友。再见到沙木时,沙木鼻青眼肿,受了很重的伤。最终,沙木原谅了他。
两个小孩子的友情日益加深,父母间的争吵和矛盾却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父亲提出,让姐弟和母亲搬离这里。布鲁诺很伤心,去和他的朋友道别,沙木也很伤心,却是因为他的爸爸不见了,他的朋友也要离开。布鲁诺决定在离开前帮沙木找爸爸作为上次撒谎导致沙木被打的弥补。
布鲁诺找来了铁锹在铁丝网下挖出一条小缝钻了过来,沙木为布鲁诺带来了一套条纹睡衣。在寻找沙木父亲的过程中,那个营房里的所有人都被吆喝着驱赶着带到一间屋子,两个孩子也被夹带着带了进去。母亲在家里遍寻布鲁诺不见,最后在小窗边看到了孩子偷带走的三明治,她冲到办公室告诉父亲,所有人在大雨中跑向集中营,希望一切还来得及。
带头的人喊着只是淋浴,布鲁诺也以为是避雨。大家把衣服脱了,紧接着所有人被赶到了一间房子,赤裸裸的,人挨着人,布鲁诺抬头,看到屋顶有人打开一个小口子,什么东西被撒了进来,他拉紧了沙木的手。铁门外,能听到了嘈杂的叫喊声和拍门声。
![](https://img.haomeiwen.com/i7279373/06c0ef9d6c971fac.jpg)
影片的最后,铁门外,寂静一片,密密麻麻挂着一屋的条纹衣服。
几个印象深刻的地方,也可以说是觉得导演很有深意的地方
1.姐姐从柏林刚来时,怀里抱了很多洋娃娃。布鲁诺在地下室找足球时,灯不小心熄灭又亮起来时,他看到了姐姐的洋娃娃全部支离破碎,姿势奇怪的堆叠着遗弃在那里。
影射了德国人对待犹太人就像姐姐对待洋娃娃一样随意,也呼应了最后那个人挤人的房间里,犹太人全部死去时也是被同样堆成尸堆(虽然没有演出来,但是一想就感觉真的一模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7279373/9df1d9fee06d057f.jpg)
2.布鲁诺的睡衣也是条纹的,沙木的囚服也是条纹的。两人同为8岁,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但是最后却是以同样的姿态和同样的方式离开世界。
3.沙木说,这些衣服很多,那里有上千件。呼应了结尾铁门后阳光普照的屋子里挂了密密麻麻的囚服。令人不寒而栗。
4.每次布鲁诺和沙木见面时,布鲁诺的衣服都不一样,而沙木却永远是同样编号的囚服。
5.布鲁诺看过了父亲会上的影像,他坚信营里的生活很好,他刚进去时,问沙木:在咖啡屋吗?天真到令人发指。他在进那个营房前,看着地上的几块石头,是不是想起来这几块石头和影像里那个女孩跳格子用的一模一样呢
6.家庭教师告诉布鲁诺,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好的犹太人,那你就是最伟大的探险家。布鲁诺深信不疑,因为朋友沙木的存在而真的认为自己是伟大的探险家。
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依然纯真美好,直到他生命逝去。我们清晰的看着他周遭的世界,充满了危机,发生着惨绝人寰的各种事,但他感知不到。战争真是有罪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