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应该也是这个季节,中专毕业正值青春年华的我来到了酒泉人民广播电台。面对话筒,开始了我准备为之奋斗一生的广播生涯。刚开始那些年,我一直在电台专题部,从事播音主持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容颜会改变,但声音的变化不会太大,曾经我以为这份工作我会做一辈子。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广播媒体迎来变革,而我也有机会在三十八岁的时候,迎来了我人生的第二份职业——记者。
我做记者这三年那是2016年6月,酒泉人民广播电台更名为肃州广播电视台FM1066交通广播。由于人员调整,我来到了电台新闻部。虽说是一位老同志,但从事新闻采访工作,我还真是一位新兵。如今已是我从事新闻工作的第三个年头,虽然稿子还是写的不好,照片也不会拍,但今天能站在这里,我还是非常感恩,也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下,这三年来我做记者的一些感受。
我做记者这三年1. 战胜自己,不要怕。
俗话说,三十不学艺,四十不转行。虽然一直在新闻单位,但因为岗位不同,到新闻部我才发现,对于新闻我是完全陌生的,无论是采访还是撰稿,对我都是全新的。还记得刚开始,当我处在一个新闻现场,遇到采访嘉宾都与我年龄相仿,而记者多是九零后的新面孔,我真的觉得很不好意思,迈不出步子去前面照相,也张不开口去采访嘉宾,自以为是的觉得有很多人在看着我。结果就是回来以后,编辑说,去的领导是谁呀?照片有没有拍啊?这个同期声你没有采吗?我这叫什么记者呀,我真是对自己都特别无语。经历了若干次的失败以后,我觉得问题还是主要出在我心里。我不能正视这份工作,也不能接纳我自己。我虽然已经四十岁了,但四十岁是个多么好的状态,温和而坚定,这怎么能成为我懈怠的借口;虽然我的同龄人很多都已走上了重要的工作岗位,但我有什么自卑的,我做记者依然可以有我的精彩;在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九零后的孩子们,想一想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和孩子们在一起,我觉得自己也很年轻。 在台领导、编辑老师和同事的鼓励支持下,我逐渐克服了内心的障碍。深深地觉得,没有人看着我,也没有人笑话我,那个笑话我的人就是我自己,我要战胜她,做给她看。
我做记者这三年2. 实践,让我的内心逐渐强大。
真正让我觉得自己像个记者,是在2018年。肃州区蓬勃发展的戈壁农业吸引来八方记者,我也有机会几次跟随中央台和省广播电台的记者一起采访。我发现他们都是带着选题来的,采访前已拟订好了采访提纲,采访过程中不放过任何细节,采访机随时处于开机状态。还记得5月27日,早上六点五十分左右,我的电话响了。一看是门房田师傅打来的,接起来,田师傅兴奋的说:“小丁,我听到了,你写的泉湖镇王生兵的那篇稿子上了《新闻与报纸摘要》了。”我很开心,也很能理解田师傅的激动。听了几十年的《新闻与报纸摘要》,我也没有想过有一天能在这里听到自己的名字。
和央视、省台的记者一起采访,我的收获是有了一些自信和勇气,原来广播媒体并不弱势,一部小小的采访机,依然可以有大作为。
我做记者这三年六月份,我台新闻节目开始上微信公众号。我也试着参加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和马拉松的故事”、“我奋斗、我幸福”等专栏的采访。或许是年龄的关系,或许是学心理学的原因,每接触一位采访嘉宾,我就感觉就是在读一本书,完成稿件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位朋友。
今年是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在去税务局、人社局等单位采访的过程中,我也是切实感受到了马上就办;最多跑一次,只进一扇门;让老百姓少跑腿,干部多做事,让人民安心、放心、舒心。老百姓切实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3. 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到过现代人才学中的一个理论,叫“蓄电池理论”,意思是说,现代的人才当中,一辈子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必须要做一块高效能的蓄电池,不间断地、持续地充电,才能够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
自参加工作以后,我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新闻专业的大专学历,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参加了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考试。以前,我学习主要通过听广播、看书,向身边的人学。现在学习就太方便了,我在喜马拉雅有自己的读书平台,累计收听近10万人次。CCtalk、YY房间、千聊等学习平台,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实时学习到全国各地精彩的课程。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最近我在认真学习的是《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还做了学习笔记。我相信,接下来不管是做记者,还是有更适合我的岗位等着我,我都会努力的夯实基础,在每一个岗位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