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历史》与《战国策》札记(二百二四)

《历史》与《战国策》札记(二百二四)

作者: 刘子曰_b08e | 来源:发表于2021-08-08 06:49 被阅读0次

王曰:“子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姚贾曰:“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雠不庸,文王用之而王。管仲,其鄙人之贾人也,南阳之弊幽,鲁之免囚,桓公用之而伯。百里奚,虞之乞人,传卖以五羊之皮,穆公相之而朝西戎。文公用中山盗,而胜于城濮。此四士者,皆有诟丑,大肆诽天下,明主用之,知其可与立功。使若卞随、务光、申屠狄,人主岂得其用哉!故明主不取其污,不听旗,察其为己用。故可以存社稷者,虽有外诽者不听;虽有高世之名,无咫尺之功者不赏。是以群臣莫敢以虚愿望于上。”  

秦王又问:“你是门卫之子,在大梁城犯过盗窃罪,在赵国做官又被赵王驱逐吗?”姚贾回答说:“姜太公吕望,只是一个被老婆赶出家门的齐国人,曾在朝歌卖肉,肉都臭了也卖不出去的屠夫;也是被子良驱逐的家臣,他在棘津时卖劳力都无人雇用。但文王慧眼独具,任用他做自己的辅佐大臣,最终建立王业。管仲不过是齐国边邑的商贩,在南阳的时候穷困潦倒,在鲁国时还做过囚犯,齐桓公任用他辅佐自己就建立了霸业。百里奚当初不过是虞国一个乞丐,用五张羊皮就被买走,可是秦穆公任用他做秦国的丞相,竟能无敌于西戎。还有,过去晋文公倚仗中山国的盗贼,却能在城濮之战中获胜。这些人,出身无不卑贱,身负恶名,甚至为人所不齿,而明主加以重用,是因为知道他们能为国家建立不朽的功勋。假如人人都像卞随、务光、申屠狄(古代隐士)那样,又有谁能为国效命呢?所以英明的君主不会计较臣子的过失,不听信别人的谗言,只考察他们能否为已所用。所以能够安邦定国的明君,不听信外面的毁谤,不封赏空有清高之名、没有尺寸之功的人。这样一来,所有为臣的不就不敢用虚名希求于国君了。

秦王曰:“然。”乃可复使姚贾而诛韩非。

秦王听后说:“你说得很对。”于是再次任用姚贾反而诛杀了韩非。

纵观整个事件,姚贾没有做出对秦国有害的事物,相反韩非,没能做出对秦国有利之事,反而构陷有功的姚贾。最终被秦王诛杀。也可以说是罪有应得吧!

好了,让我们来看看希罗多德的历史吧!

这里交代了卡里亚人对波斯人入侵的反抗历程。巨吉斯的儿子密尔索斯被海拉克列戴斯指挥伏兵杀死。

这段提到了米利都人毕达哥拉斯,他曾被任命为米利都的主官。

第五卷到此结束。

希司提埃伊欧斯绝对是一个申公豹一样的搅屎棍。

波斯人对征服米利都有执着的情结。也许是因为米利都人有杰出的文明和技术。比如前面提到的泰勒斯,会修水利工程,让河流改道;还有毕达哥拉斯,还有那个搅局的希司提埃伊欧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与《战国策》札记(二百二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ab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