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玉响里的孤独回声

玉响里的孤独回声

作者: SOCbabytoy | 来源:发表于2014-12-20 15:16 被阅读0次

一、冷落处见清秋

川端康成凭借最著名的三篇作品获了诺奖,我却偏偏看中了有着美丽名字的《玉响》。虽然同样是川端的作品,有人对这篇中篇给出了比较极端的评价,说晚年的川端在写这篇时只注重硬知识的堆砌,如日本传统的神话故事《古事记》,大段大段的引用和解释像一本枯燥的教科书,毫无之前的想象力。

我却认为这是体现作者晚年心境的最佳时刻,从个体生命历程的重大转折——退休入手,主人公直木追溯年轻时并未完成的传统民俗,在古老的创世神话中体会生命的产生与消亡,并用平静而孤独的笔调指出:“要灭亡的就任它去灭亡吧。要死的随它去死吧。”晚年的川端给我们奉上的其实是更加原始性的民族传统和生命哲学,包括作为若有若无线索的“玉响”。

二、东西国与家

作品用大量的篇幅平实地描绘了直木作为一家之长的家庭生态,作为小说,作者还是很虔敬地刻画了每个人物的角色,贤淑而独立的大女儿幸子,内敛但与父亲保持思想上的高度一致的二女儿秋子,和自私刻薄的小女儿加瑶子。也能看出,作者偏爱的角色是作为思想talker的父女直木和秋子。

只从细微之处着手的作者显然不是好作者。前两天刚回顾了《音乐之声》,歌曲“雪绒花”正是结合家与国的中介意象,小人物的命运(包括家庭)也正是镶嵌于宏大的历史叙事之中的。《玉响》中串联这两者的关键人物是儿子治彦,而历史背景则是战争前后西方文化对东方传统的撞击——东西方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作者借治彦的口指出至少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送日本青年去西方留学是“战胜国的国民要收买战败国国民儿子的心”,而亲美的治彦所做出的举动也确实让直木有这样的担忧。西方带来的冲击不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心理上和文化上的。

三、巴黎寂寞的街道

在文中的某些地方,我们会发现作者留下了一些惊喜,当然也算是意料之中了。作者借游过西方的直木的眼,观察到东西方的共性,即个体的孤独。“巴黎和伦敦的那些男人们,悄悄地在冷冷清清,在直木眼里看起来十分颓废的小酒店里喝酒。在世界上赫赫有名,让观光客倾倒的大街,稍稍往里走一点,就会来到一个寂寞的街道。”

甚至,作者明确地指出,在传统性还未完全消失的日本,没有见到过像在欧洲遇到的“孤独一直渗透到心底的女人”,这个女人有一条狗,当它跟在别人后边走的时候,女人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叫喊。

相关文章

  • 玉响里的孤独回声

    一、冷落处见清秋 川端康成凭借最著名的三篇作品获了诺奖,我却偏偏看中了有着美丽名字的《玉响》。虽然同样是川端的作品...

  • 回声有响

    我是一个喜欢文字的山里人,常常就这样默立于窗前,看着一栋栋高楼、一排排车流、一朵朵笑颜;听着朗朗读书声、小河流水声...

  • 军号吹响 回声嘹亮

    军号吹响,回声嘹亮!每当想起我的叔叔姜兆馨,我就仿佛看见了我叔叔身穿那种空荡荡的大衣似的军装,他从那老照片上走下来...

  • 军号吹响 回声嘹亮

    军号吹响,回声嘹亮!每当想起我的叔叔姜兆馨,我就仿佛看见了我叔叔身穿那种空荡荡的大衣似的军装,他从那老照片上走下来...

  • 孤独的回声(一)

    死亡中的呼喊,呼喊。人性的边界,是垂垂老矣的痛苦。是明知不是爱,却像飞蛾扑火一样,冲向死亡的归途,这一天,天色阴冷...

  • 孤独的回声(二)

    倾刻消失的,生命真相之外的美好 ——题记 当我孤独着,沉睡不醒,潜意识里的梦境,在挑唆使我相信,会有人为我的孤独买...

  • 书店

    《书店》 我以为声音啊,回声啊 即使独自一人走在坑洞 诗人也绝不孤独。 孤独只是望去时,等待时分里 落在了草叶上,...

  • 山谷里的回声

    文/隆贤俊 爱情真的是酒后吐真言,继续喝,继续醉,醒来我会去拥抱你。 坐飞机从北到南, 追了一路太阳, 曾经以为自...

  • 山谷里的回声

    红英像往常一样背着背篓来到了后山的山谷,那是她的一个秘密。 红英十岁那年,和爷爷一起上山采药,明明...

  • 回声里的童年

    我登上一个山顶,却发现更高的山耸于眼前! 我对着山谷呐喊,花草微颤! 却不见回声的熟稔!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玉响里的孤独回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ao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