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影,这是我参与原创文章第225篇,致力于用家道文化帮助每个家庭树立幸福观,用真正落地的工具帮助每个人拥有幸福,如果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请帮我点赞!
第六十三章行为德。【文本】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尤难之,故终无难矣。
【无为,其实并不是真正什么都不做,而是当你真正学会什么时候有所为,什么时候有所不为,以无为之道来乘有为之果。你知道怎么样真正有智慧的去做事情,而不是瞎做无明,什么事情都去做,瞎折腾。】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消极思想——“我什么都不做”,事实上却体现出一种更高层次的智慧——无为是为了更大的作为。
再次回过来听彦彦讲解《道德经》有了很多的感触,一句句都是真理,每天你为自己那件最重要的事是什么?每天,当自己把这件最重要的事完成后,其他的事就可为可不为。
以小观大,以少见多,所以一切无所事,虽有仇怨也以德报之。
解决困难的事,要从最简单的着手,做大事,也要由细微的地方开始。
所以真正体道的圣人,不自以为了不起,谦虚容人,故反而能成大事。
审慎小心,不轻易承诺,故能坚守住其诚信。把事情看得太容易的,经常会陷入失败,遭遇因难。像圣人这样把任何事都当作困难事,小心地去进行,反而不会发生真正的困难。
【我们要学会去拆解。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拆解。所以我们如果能够把自己的人生,还有自己想做的宏伟的工程,拆解的越细越好,但我们有很多方法可以去拆了。】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细微之处做起。
如何用《道德经》里的【行为德】看待家道:
1.个人成长之道
回顾自己,在家道这条路上,总是想的多,做得少,忙忙碌碌的,却从来没有为自己最重要的事而忙碌。
老子的无为思想,一种对道的追寻。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无为即自然。演化有三:无为无所不为,有为有所不为,不争自有成。
所以在个人成长上首先要先有自己的规划,每天在生活中坚定自己的使命。一点一滴的去践行,最终才能实现无为而为。
1.育儿之道
无为而治在育儿上可以联想到无为而育。
无为而育体现在目标上的非功利化。
在孩子的教育中,成人的功利化要求常常有意无意的体现其中,如看见孩子对钢琴多看了一眼,立即筹划给孩子买钢琴,学钢琴,并想,将来他会不会像朗朗那样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钢琴家?他忽然对色彩有了点兴趣,就买来了颜料、画笔、画板,生怕埋没了一个天才式的画家,这样的功利取向在现今家长观念中不在少数,结果总是事与愿违,除非孩子有很强烈的兴趣、很好的天分、很坚定的意志力,否则不要学钢琴,钢琴实在是太枯燥了!
但是孩子在成长中真的会有对色彩的敏感期,如孩子刚出生时候,会对黑白色感兴趣,渐渐长大会对彩色感兴趣,这些是他生命成长中的自然规律,家长需要满足他的需求,但是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大有作为”,而是将孩子的兴趣放在第一位,满足他的探究欲。
尹建莉在她的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写到:我从不向孩子要100分,但她总是你能够考100分,也就是说为了让孩子取得100分,我从不向她要100分。这看似矛盾,实际上是这就是一种智慧,不用压制、强迫、压力的方式获得功利化的结果,要相信,无为而育带来的是孩子真正的发展和成长的能力,只有这种能力才能让孩子在今后的成长中所向披靡,战胜一切困难。
如果你的宝宝在做这些“无意义”的事情的时候你会怎么做?我们真的需要一个那样“听话”的孩子吗?当有一天孩子因为过分听话而出现创造力、探究欲、专注度等方面的问题时,谁来供我们问责?
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式家庭中并不在少数。
无为而育实际上对家长提出更高要求
很多人说,我家孩子现在自己会走路了,自己会玩了,我就自己干自己的事,我记得在上家长课的时候,好多父母和我说,我们家都是放养式的教育,这恰恰是对无为而治的误读。这其实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反而是需要家长在熟悉孩子的成长规律,孩子的心理特点,而做到适当的放手和无为。
无为而育归根结底是一种淡定育儿法,前提是你需要做更多的功课,最后才能真正的无为而育❤
【国之学堂】的读书会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扇窗!《道德经》真是一本人生实修手册,跟着彦彦老师的带领,我们一起在生活中修行!期待有缘的你加入!❤
点击链接,查看加入【国之学堂】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