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耨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立林解读——
我今天讲课还讲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提到了《我与你》,孔子的思想是在对话中完成的。
孔子之不同于耶稣、默罕默德、佛陀等宗教家的地方就在于此,他不是宣示绝对真理的。
孔子是自己在追求道、把握道,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从不认为自己掌握绝对真理。这是孔子最值得敬佩的地方。这也是儒学的特质所在。
另外一个方面,孔子的一生是在学习中完成的。孔子最值得珍视的精神就是好学。这也是他自信所在,所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所谓学而不厌,确实是夫子自道。这也是孔子成为圣人、儒学成为中国文化主流的秘密所在。钱穆先生说,中国文明可大可久,其实内核就在于儒家的这样的精神。即学习精神。我将西方文明称之为“传教型文明”,而中国文明是“学习型文明”。原因在此。
孔子的老师是谁?好像不好回答。孔子的弟子,我们能够回答。孔子之所以成为孔子,乃在于他学无常师,从来不封闭,不固步自封。他能够做到觉四:毋意毋必勿固毋我。我们看看孔子见老子的情形。老子是对孔子加以否定的,而孔子则对老子充满了景仰。孔子与隐士的关系也是如此。孔子是抱着开放的心态,学习的心态与人交流的,因此他期待每一次对话,每一次相遇。
隐士当然是值得敬佩的,因为他们不是同流合污的,他们有坚守,有节操,也有自己的思想。但是孔子更值得尊敬。隐士大概是狷者,洁身自好,值得肯定。但是不能百分之百肯定,肯定应该是在有限的范围之内。有所不为很好,孔子也有所不为。但是前提是有所为。儒家之所以成为主流,乃是因为他们是主动承担的。铁肩担道义。这才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我一直重视这一章,我认为这一章真正把儒家的特色和优点通过对比表现出来了。
第一,这一章孔子的话,“鸟兽不可与同群”,就是先立住了一个前提:人禽之辨。人必须生活在社会中,承担社会责任。这个社会固然不美好,有缺陷,甚至令人失望、绝望,但是还是靠着人自己去改变改良,让社会变化只有通过人自己的努力,点点滴滴,从我做起,从当下做起,从点滴做起。“无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就是这种入世的宣言,就是这样的在失望中坚持希望的儒家精神。鲁迅说,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其实这就是儒家精神。没有比这更悲壮的了。这种悲壮才是人类得救的希望。那有什么救世主。只能靠人自己的努力。当然这种努力是建基于仁的基础上的。
联想到我自己,我幼时就有对世界的失望感,那大概是青春期的缘故。当时,痴迷于禅宗与庄子。觉得那种才是自由自在的超凡脱俗的。所以高中时写小说都是在描写自己的桃花源世界。后来研究生阶段真正接触孔子,被孔子折服了。我曾说:性喜庄禅而皈依孔孟。这是我个人的经历。其实,直到今天,偶尔还会有桀溺的那种感慨,这世界糟糕透顶了,我曾说,当两眼看着圣贤书的时候,心里充满希望;但当两眼望着窗外的时候,就会绝望。所以时不时会冒出那种退隐的心态和念头。但是,还是因为孔子和孟子在支撑着我,对这个世界不离不弃。希望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让世界多一点温暖,多一点善良。
目下,佛系青年成为时髦。这种心态和长沮桀溺相比,还不如。哀莫大于心死!所以我经常鼓励学生,不能做佛系,要做儒系。哈哈
关于本章的精义,崔老师已经阐释的非常到位。我不能赞一辞。以上都是近年来读书的一点切身思考,相信朋友们有同感。我总结一句,从本章,我想说的是,孔子儒家的可大可久的奥秘就在于开放、学习、虚心和积极改良的思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