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过去一到春天,清明一过,大街小巷地就有人骑着自行车卖小鸡。尤其胡同里,卖小鸡的人永远风尘仆仆的,自行车后架上绑着一个柳条筐或纸箱子,纸箱四周扎满了小洞,卖鸡人推着慢悠悠边走边吆喝,惹得孩子们追着看。小鸡吱吱喳喳的声音也从箱内传出,小洞里也隐隐约约能看见小鸡的躁动。
一旦有人有兴趣购买,卖鸡人就将纸箱卸下,以非常低的姿态地让孩子们欣赏,这时小孩子就会央求家长买一只回家。我的记忆里小鸡是两毛钱一只,有点残疾跛脚的一毛五就卖。那年月,鸡蛋约合一毛一个,所以大家都觉得小鸡价格公道,给孩子买一只玩玩挺合算的。
一纸箱黄绒绒的小鸡仔,吱吱喳喳地挤成一团,真看不出个性的区别,每个家长挑选也是瞎挑,捉住一只拿出来,让它在地上走几步,小鸡个个活灵活现,不怯场不生疏,与人为善,跟谁都亲,于是乎,给钱交割,银货两讫,小孩子捧着小鸡仔,心满意足地回了家。
小鸡就是我们这代人童年的宠物,当时没有人养得起猫狗,狗不让养,猫都是散养,家中自由出入,丢个十天半月的是常事,也没人贴告示去找。自打小鸡买进家,先找食盆水盆,又找小米棒子面,精心喂养。可惜喂小鸡需要技术,喂不好几天就会死掉,就算喂不死,也弄得营养不良。我养的小鸡不知为什么得了软骨病,走路如同学习滑冰,一步一滑,两步一个一字马,看着窝心很不提气。
小鸡仔基本上都养不大,如果养大了估计谁都少不了挨上一刀。每个小鸡仔都很难过完童年,但这个过程让孩子们看见了生活的残酷和养育的艰辛,这恐怕是所有养过小鸡仔的孩子们的最大收获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