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包法利夫人》讲述的是一个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的故事。爱玛是一个没落农场主的女儿,她嫁给了一名普通医生夏尔·包法利。但爱玛厌倦不懂浪漫的丈夫和一成不变的婚姻生活,心里一直梦想着小说里所描写的诗情画意和风花雪月,渴望过上贵妇人高雅奢华的生活。但丈夫满足不了她对于爱情的幻想,于是她先后成为情场高手罗道耳弗和练习生赖昂的情人,可是她的两度偷情非但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却使她自己成为高利贷者盘剥的对象。最后她积债如山,走投无路,被逼无奈之下沦落至服毒自杀的惨境。
正文:
爱玛出生在一个富足的农场主家庭,她的父亲在爱玛十三岁时送进了修道院附设的寄宿女校念书。她在那里受着贵族式的教育。她爱教堂的花卉、宗教的音乐,并在浪漫主义小说的熏陶下成长。在修道院,那些浪漫主义的小说,让爱玛对美好的爱情充满了憧憬,而一位常来修道院做义工的落魄小姐,则向她描述了一些上流社会的生活,这些,在爱玛心中塑造了一个片面的上流社会形象,也让她对上流社会的生活充满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后来母亲去世,父亲将她接回了家。成年的爱玛相貌甜美,身材窈窕,而且受过贵族教育,自然是自视甚高,在心底认为自己应该拥有美好的爱情,过上上流社会生活。
这会儿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资本主义已经萌芽,但是教会对社会仍有很大的影响力,女性的主要角色也是相夫教子。爱玛没有工作,也没有一技之长,她跟着父亲挤牛奶,住在乡下的农场,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上流社会的生活。她虽然心中满满的都是对爱情的幻想,但是在现实情况下,最终也只能是在父亲的安排下,接受了为父亲治病的包法利医生的求婚。
婚后,爱玛发觉查理是个平凡而又庸俗的人。查理的谈吐像人行道一样平板,见解庸俗,如同来往行人一般衣著寻常。她悔恨自己为什么要结婚。有时,她为了弥补感情上的空虚,她向查理吟诵她记得起来的情诗。可是吟过之后,她发现自己如同吟唱前一样平静,而查理也没有因此而感动。爱玛因此愈发的感到失望,但她的浪漫主义情节依旧潜藏在内心深处,于是当遇到符合自己预期的人,便选择了出轨。但浪漫主义毕竟不能用来过油米酱醋的平常生活,过度的浪漫主义只会造成悲剧的诞生。
或许包法利夫人的悲剧,直接来源于这一种想法:“结婚以前,她以为自己懂得爱情,但现在却没有得到爱情应该带来的幸福,于是她想,是不是自己搞错了?”婚姻中的悲剧,往往来自内心的“不甘”,来自不愿意承认现实。像爱玛这样被浪漫主义深深“毒害”的妇女来说,不肯面对现实,总想在现实生活中寻在完美的爱情,她的悲剧早就注定。丈夫夏尔虽然有些笨拙,不够浪漫,不会讨喜,但无疑是最真心对待她的那个人。可惜爱玛生活在梦幻中,被自己的不切实际追求彻底耽误了。
当爱情的激情过去之后,总会充满着各种不满和矛盾。我们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会被放荡不羁所吸引、被有悖常理所蛊惑,心中的邪火总是蠢蠢欲动,怂恿人去体会一把不一样的生活。这种偷吃禁果所带来的刺激,让大脑分泌多巴胺,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让人飘上云霄。出轨带来的爱情,总是那么不牢靠。原因可能就在于,对对方的爱欲中往往夹杂着很多满足自身刺激的欲望。激情过后,只剩下对方赤裸裸的个体,一股嫌弃可能油然而生。偷吃禁果也会带来边际递减的效用。当越来越多的谎言堆积起来,当越来越多的金钱散去,附加的成本可能压的人喘不过气,甚至痛不欲生。在这种体验的过程中,男人和女人的角色也总是不同的。罗尔多夫和莱昂就是典型男人的例子,他们总是希望享受这种零成本、无过多负担的刺激;而包法利夫人却是多数女人的例子,她们总是一根筋,错把享受当做了人生的追求。
表面看起来,包法利夫人死于虚荣,死于出轨,但这些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来自内心对某种不切实际的生活的渴望,来自于对现实的不满,来自于对美好的贪婪。但是,向往美好有并没有什么错。只是这个美好,应该是自己有能力承受,有能力支付成本的美好。没有人不向往更好的生活,更好的自己。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包法利夫人,暗搓搓地鼓励或者说怂恿我们。有些向往,我们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而有些向往,却是要命的。每个人心中都有潜藏的欲望。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害怕自己成为包法利夫人那样的人,而是应该意识到,我们要避免爱玛踩过的坑。
无论是生活、爱情还是事业,都需要我们努力经营现有的自己,才能越来越接近自己的理想状态。虽然要做到认清自我、看清局面很难,但如果抱着逃避的心态想凭空变成另外一个人,而不是脚踏实地,后果是自己无法承担的。
丢掉那些泡沫肥皂的偶像剧,丢掉那些充满幻想的爱情传奇,多阅读经典书籍,解放自己的思维,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独立、自信、丰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和意义。我们只有明确自己想要什么、自己奋斗的目标是什么,才能不依附于他人,才不会轻易被生活击垮。
结语:别忘了自己想成为的人,别忘了自己要去的地方。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