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逐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今年暑假,不同于以往的早些回家,而是非常有幸参与河北大学文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千年文脉,雄安年轮”中来,在文学院副教授张进红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从7月4号到7月10号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我们的社会实践小组共有12人,分成4组,每天每组实地探访两个村子进行调研,对雄安起步区包括大河镇、大王镇、小里镇的40个村子进行文化资源调查。我们采取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模式深入村镇,试图触摸雄安的文化年轮,记录并传承她的千年文脉。这6天对于我们小组的每个人来说不仅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种全新的,以前从没有经历过的生活方式。
在村子里我们接触最多的便是村干部和村中的老人。有趣的是,还有卖西瓜的卡车,和我们同样,走街串巷。在第一天的胜利庄村,我们先是搭讪了一位环卫工人爷爷,他邀请我们坐他的宝马(三轮车),带着我们到了村中的纳凉处。那里有十几位老人,包括以前当过兵的、老村干部等。在他们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许多村史、村志,包括村名的由来、古物、古碑等。
第一天探访的顺利进行使得我们每个人信心满满,回去后像打了鸡血一样,在路上便开始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在后面的村子里我们也渐渐开始独当一面。而在经验总结中,我们也摸索出了一条调研路线,先找到村干部了解村子的基本情况,再在村干部的指引下找到村中的特色民居,不可移动文物等,接下来再通过接触村子的老人了解文化名人和村中大事。
印象深刻的是在胡村,村干部带着我们到了以前老校长的家里。老校长已经80多岁,身体依然十分硬朗,对于胡村的历史了解得十分清楚。他从民间逸闻到历史记载,都讲的头头是道。而带领我们的村干部大叔,和我们一样认真记录,在爷爷讲不清的地方反复追问,在爷爷有时候讲到别的朝代时又问回来,让爷爷讲个清楚。看着他密密麻麻的笔记,我们都忍俊不禁。叔叔说,村子的历史是岁月留传下来的宝贝,等爷爷老了以后,就是他来讲这个故事了。后来,叔叔还留了联系方式,对我们的调研给予了充分肯定及支持。他说:“我的孩子也在上大学,你们大学生是未来雄安建设的主要人才,我们在雄安等着你们!随时欢迎你们的到来!”晚上在开会时,我们听了这段录音,均被深深感动了,为村民们的友善而感动,也为他们的帮助而感恩。
一周的调研,我们除了收获到上百份的调查问卷,40份调查报告,7份主题报告外,还收获了很多很多。最明显的是我们的行李都增加了近一倍。因为在村中寻访的文化名人家中,有爱好书画的,有手艺人,他们都赠给了我们书画作品,有的是专门为我们小分队写的字,还有的是自己亲手抄写的《道德经》,手工做的小棉袄等。在村民家中,爷爷奶奶们家里种了丝瓜的往我们手里塞瓜果、送水、送瓜……在那一张张淳朴的笑脸上,我们看到了热情,看到了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满意。而在我们寻访到音乐会、舞狮、梆子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爷爷奶奶也会精神饱满地给我们表演一段,讲讲故事,让我们深受感染。
为期一周的调研后,我们形成了对雄安起步区的总体认识。首先是了解了这里居民的历史,他们多是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移而来。各村中的大部分不可移动文物在1963年洪水时毁于一旦。各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目前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以音乐会、杂耍、戏剧等居多。演员多是在以前庙会时表演或者红白喜事是参与。另外,各村中的经济来源多是制衣、毛绒玩具等。村中现在的居民多是老人。各个村子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村中村民也比较热情;村中民居资源相对丰富。
回到家中,我们又用了十天的时间整理问卷、报告等,分配任务,规范模式,此次调研也使得我们这些小伙伴的关系分外贴近,同吃同住,改变了彼此以往的印象,建立了深厚情谊。
值得回忆的是我们还遇到了大暴雨,有几个小组被困到村子中回不来。而我们先期回来的同学也是被水淹到了膝盖,但是幸运的是我们在水中一起喊一二三,互相鼓励冲了过去。在村中,还有村民帮助我们在他们家中避雨,让我们备感温暖。这份体验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难以忘记的。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有过困难,有过劳累,但更多的是成就感以及喜悦。就像我们的行程安排一样,以、从“胜利庄”开始,到“四个六”(四个名字中带六的村庄)结束,暗示着我们调研采访活动的顺利吉祥。
王阳明心学中曾经说,一个人一生要追求知行合一,当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要把我们的青春和热血献给我们的祖国和人民,献给我们的乡村与土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在学校学到的书本知识毕竟是浅层次和表面化的。要感悟人生的真谛,必需在生活深处乡村一线去亲历去体悟。
每一块土地上的文化遗存都是时光的赠礼,那些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是雄安新区的历史文化年轮,我们只是轻轻触摸了一下。那千年的厚重文脉需要我们代代传承。它们曾经滋养与安顿了一代又一代燕赵儿女,也必将感召与激励着更多的后来者不忘初心,铿锵前进。
回望一周的调研,于我们的人生犹如惊鸿一瞥,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以雄安新区厚重的文化为指引,不断奋进,砥砺前行。让我们心怀感恩,相约下一次在雄安建设好之后的又一次同行,重走当年寻访路,书写雄安新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