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校一街之隔为泰达图书馆,据说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上下五层,全开放式阅读,设备齐全,环境优雅,倒真像那么回事儿。自来开发区后,远离闹市,课程空闲,没有电脑,没有P3P4,而且在步行可以到达的范围内竟然没有发现一个网吧,对于我来说,泡图书馆大概是消磨时间的唯一可行方法了。
我去图书馆有时也用那儿的电脑上网消遣,但主要是在各层楼之间看书,看得累了就抬起头来看那些看书的人。我觉得,在图书馆里看书和看人同样有趣。
先莫说看书的人,穿梭往返于书架之间找书看的人便有趣极了。
图书馆里有电脑专门用以查书的编号及位置,但鲜有人用。譬如你要到商场买牙刷,会一进门就问售货员“牙刷在哪里”吗?
读者在层层叠叠的书架中行进和挑选。有的人走的很快,大步流星地行进在以书为墙的胡同里,走马观花一般将书架上的书看个大略,他们的目光只在最容易停留的地方停留,顶层和最底下两层他们是看也不看的。有的人走的很慢,挑得异常仔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每一层每一本都不愿遗漏。抬头,平视,低头,猫腰,蹲下,完成了一个周期后向前迈一步,再进行下一个周期……终于在最底层的最角落里发现了自己中意的珍宝,抽出来后索性连站都不站起来,直接蹲在那里看了。有的人眼神大概不好,眯缝着眼面对着浩渺的书海,像是站在海边眺望日出,反被海水的反射光晃了眼睛。有的人鼻子大概极灵敏,找书时脖子前探,鼻头离书特别近,似乎能嗅出书中的内容,令我不由自主联想到破案的警犬。
一册册书就在书架上静静地躺着,任凭人们在它们身旁走过或驻足。一道道目光在他们的脊背上注视,移开又落下,一双双手将它们抱起,翻开又放归原位,一个个头脑向它们学习,交流又提出质疑。有的书脊背被蹭破,边角被磨圆,躯体被摸脏,书页被翻烂,不过这不是它的耻辱,这是它的荣耀;有的书躯体健硕,气势逼人,皮肤鲜亮,整洁如新,虽来到这里数年却仍葆其青春,不过这不是它的荣耀,这是它的耻辱。所有写书的人,只要肯到图书馆里看看自己的鸿篇力作这些年来到底被借阅了多少次,就知道自己的书在广大读者心目中的份量了。
每个找书看的人都是书皮上的作者的审判官。书自己反倒是无辜的,本来是一样的白纸,印上 了不同的字,就有了不同的命运。或被怀念、铭记,或被追捧、吹嘘,或被漠视、冷落,或被耻笑、唾弃,其实书只是纸而已,它又何必承担这些荣耀或耻辱呢?宝剑遇庸才,明镜遇东施,湖笔徽墨遇拙手,皆无可奈何之事,倒是那些著作等身的南郭先生们,你们羞也不羞?
当然,多数读者逛图书馆毕竟不同于女士们逛滨江道。逛商场可以只逛不买过一把眼瘾,而逛图书馆若是只在书丛中溜达却并不采撷一二细读一番,则显然有悖来意。一旦由“挑书”转入“读书”状态,就有了另一番趣味。
有的一眼便能看出是大学生。留分头,戴眼镜,衣着严肃整齐,桌子上摊开一本专著,旁边放一个笔记本,看一会儿,记几句,嘴略微动一动,似乎在咀嚼着什么,而后一推鼻梁上的眼镜框,接着看下去。现如今这样的大学生可是不多了,我怀疑他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
有的一眼便能看出是研究者。穿着西服衬衣,打着领带,正襟危坐。一边是图书资料,一边是几张有字或无字的大纸。书翻得很快,字写得很慢,书页哗啦哗啦地翻,到某一处停下了,用手指着,一点一点地写。写完后自己审视一遍,嘴角略微一扬,自我感觉良好。
有的一眼便能看出是个闲人。衣着随便,发式不拘,桌前摆的可不是一本书,五颜六色有七八本之多,有交际之道,生活之友,二战秘史,文化趣谈等等主题,可谓无所不包。随便拿起一本就能看得津津有味,过一会儿看乏了,撂下这一本拿起另一本,又沉迷于其中。如是再三,窗外的阳光斜射过来,通体温暖,倦意来袭,于是伏在书中酣然睡去。得闲而能看书,倒也让我尊敬并且羡慕。
有的一眼便能看出是准备考试的考生。边幅不修,神色焦虑,书包在侧,草纸在旁,趴在桌上又看又划,大有与时间赛跑之姿态。如果走过去瞟一眼那书,准会发现是计算机或英语的习题集。利用图书馆的海量题库做题备考,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教育发达到如此地步,可为赞叹。
清癯的老人拿起一本《党史研究》,也不就座,立在书架前读起来,脑后的白发与历史互为印证。大腹便便的商人靠在椅背上看着《员工管理》,书挡住了面目,看不见他的眼神是深沉还是狡黠。留长发的艺术家展开一本画集,口中念念有词,不知是在夸还是在骂。上班族捧着一本《工作减压方法》,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自学人士正在攻读《金融学》,也许这本书能给他换来一张证书或者一个未来。还有纯粹来消遣的中年人,一本《古文观止》,一杯水,窗明桌净,就这样度过一个下午。也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一对情侣相对而坐,各拿一本书,女孩看得很投入,面色平静如水,男孩看两眼书便忍不住抬头看看对面的那人。我倒从未想过要批评他,因为在他的眼里,这个人读书的情态是可以入画的,她比公园里,餐厅里,KTV包间里的女孩们更多了一份雅致的可爱。
图书馆里的小孩儿最有趣。这里有一个儿童专区,只消稍微向那里瞥一眼,就能知道孩子看书与成人有多么大的差异。他们用好奇的目光探视着知识的宝库,用纯洁的心灵体察着阅读的乐趣。这个蹲在地上对着画册喃喃而语,那个躺在软床上举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小女孩指着一个生字问身旁的哥哥,几个“男子汉”把书抛下大声争论着什么至关重大的问题,有的干脆在书架之间捉起了迷藏……在这里,我看到了热烈的脸,欢喜的脸,安静的脸,困惑的脸,就是没有痛苦的脸。在孩子这里,阅读才变成了“悦读”,既无责任的重压,也无名利的驱使,甚至不是为了“休闲”,你问他有什么目的,他会仰起小脸说:“来看书。”我特别佩服那些牵着孩子们的小手走进图书馆的家长们,他们把小树苗移栽到了沃土之上。
有一天,我看见了一个乡下汉子,黝黑的面庞,深深的皱纹,粗糙的双手,旧军衣,粗布鞋,歪在阅览区的椅子上睡着了。我猜他来绝非是为了看书,纯粹是在这一片威严的高楼大厦中走得迷失了方向,撞到这里歇一会儿打个盹儿。可是,在他膝盖上坐着一个穿得土气的小女孩,仍捧着一本科普期刊看得出神。
我忽然觉得庆幸:在现在这个和谐社会里,乡下穷人的儿女还享有进入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图书馆的优厚权利,真是谢天谢地!
哦,看人看得太多了,该低头看书了。不过我还是要说,相比于菜市场和豪华酒店里的人,图书馆里的人是特别有趣的。
09.9.2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