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堂行为之思考二:科学

课堂行为之思考二:科学

作者: 王辉霞 | 来源:发表于2018-10-22 07:22 被阅读56次

    第二个关键词是“科学”。

    无论做什么,想要做到更好,获得成功,爱应该是基础,但是只有爱还是不够的。教育教学更是如此,符合规律、科学做事情也不容忽视。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有科学的育人观、科学的教材观、科学的课堂设计、科学的学科理念。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力求培养什么的人?也许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身心健康的人,培养会学习、得高分的人,培养会合作、善于沟通的人,培养有自主能力、会生活的人……所有的期望都不应该只是大脑里的想法,应该付诸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的教学,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也要符合学科特点。比如这次培训会提到的“英语绘本教学”,对于小学英语来说,故事性的绘本教学有“主题”、有“语篇”、有“文化”(王蔷教授说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基于语篇的学习,通过语篇呈现的主题,获得语言知识和技能,感受语言背后的文化。),每一环节都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能促使孩子们自主地融入课堂、投入文本中去。黄佳丽老师带来的Elma’s Friends,依托绘本的趣味性,让孩子们置身于课堂其中,随着Elma找朋友的线索,感受着目标语言:Are you…?!Yes. I am…/No.I am not…为第二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但是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蒋敏老师则设计了分析语篇的练习。对于初中生,一篇阅读课,应该如何呈现?首先是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最后应该让学生在感受中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并获得新的认知,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在The Fisherman and Fish 这节课的设计中,蒋敏老师呈现地淋漓尽致,结合着王蔷教授的《核心素养下的阅读教学》,这节课有感知与关注、有理解和批判、有创新和迁移,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有思维的训练,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探索文本的意义,形成自我认知重构。

    教材是辅助材料,每个省市的教材版本玲琅满目,我们应该有科学的鉴别能力,教材所呈现的是适合大众的材料,我们应该结合学情实际,有整合和删减。到了初中,故事文体、说明问题、议论文体等,不一样的文体,应该考虑到用什么样的方法呈现,怎样设计才能让学生获得必要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其实,语言是相通的,我们也可以用母语的理解方式来解决。故事体的文本以who 、what、when 最为思考的主线,说明性文本以what和how为依托,而议论性文体主要以why为主线。课堂教学不应该是碎片化的,应该是有逻辑关联的,尤其是词汇语法的学习,应该融入语篇学习。

    科学的课堂设计也很重要,预则立不预则废,蒋敏老师在出示自己的备课图片时,我心里有很大的愧疚感,那种勾圈添画,分析文本的情景还要追溯到很久以前,现在大多数时候是带着“已有的认知”上课,没有认真细致的解读和设置。课堂上一定要有遵循规律的内容,否则就很难有较好的课堂效果。教学无小事,精细是态度,研是径,实是根本。用科学的态度,指引着学生走在学习和成长的路上。

    综上所述,“科学”应该根植于课堂教学之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堂行为之思考二:科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lw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