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达拳打镇关西,武松醉打蒋门神,二者最大的区别当然是出发点不同:鲁智深是除暴安良,帮助被人欺凌的金翠莲父女;而武松是充当黑社会打手,以暴制暴帮施恩占地盘。
在这里,我要说的不是这个,而是通过两次打斗的细节,看鲁智深、武松脾性、气质的不同。
1.鲁智深气得饭也不吃,武松气得出门闲逛
得知金翠莲的遭遇后,鲁智深决定去教训镇关西,不过因为金家父女还没安全离开,他尚不能动手,得等第二天。于是,“鲁提辖回到经略府前下处,到房里,晚饭也不吃,气愤愤的睡了。”
——看,鲁提辖被镇关西的恶行气得饭都不吃了。
武松听施恩说蒋门神当日不在家,得次日再去打他,便道:“明日去时不打紧,今日又气我一日。”早饭罢,吃了茶,施恩与武松来营前闲走了一遭。
——看,武松还有心情到营前闲走一遭,这不像生气样子呀!
2.出门打人前,武松专门梳洗打扮一番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只见鲁提辖大踏步走入店里来,高声叫道:‘店小二,那里是金老歇处?’”
——看着急匆匆样子,鲁智深必是一起床就跑来了,怕是饭也没吃。
“武松巴不得天明,早起来洗漱罢,头上裹了一顶万字头巾,身上穿了一领土色布衫,腰里系条红绢搭膊,下面腿绑护膝,八搭麻鞋。讨了一个小膏药,贴了脸上金印。施恩早来请去家里吃早饭。”
——看武松,不光梳洗打扮一番,还专门用膏药遮住脸上金印。这是出门打架还是上台演出?!
3.鲁智深大踏步而来,武松有马却不骑
上面引用过原文,鲁提辖清晨去找金家父女,是“大踏步走入店里来”。
武松吃了茶饭,施恩道:“后槽有马,备来骑去。”武松道:“我又不脚小,骑那马怎地?”
——有马不骑,要走着去,说明武松并不急着去打蒋门神,这与昨天的“今日又气我一日”矛盾呀!
4.鲁智深为救人守俩时辰,武松为作秀一路喝酒
打发走了金家父女,鲁智深“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的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
出牢城到快活林去打蒋门神,路途有十四五里田地,卖酒的有十二三家,武松一路行来,“无三不过望”,每家店都进,总共喝了三四十碗酒。这得花多少时间?
——同样是上阵前的等待,鲁智深是为救人要彻底;可武松呢?喝酒真是因为“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未必吧!如果真是那样,一通喝饱,骑马赶去,打翻在地,不是更快更有效吗?喝酒有力气啥的实为借口,武松不过是要作一场秀,把动静搞大,以便他扬名立万!
5.鲁智深先说原因再打人,武松却是先打后说
在状元桥,鲁智深把镇关西郑屠踢倒后,提着拳头先斥责了他一顿,并道:“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随后,才开始他那著名的、最终打死了郑屠的三拳。
——鲁智深打人先声明原因,让挨揍的挨得明白。
在快活林,武松见了蒋门神,啥也不说,上来就施展玉环步、鸳鸯脚高明功夫,“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随后,武松才说出打人原因,要蒋门神“依我三件事”。
——武松这是先打人后声明,不合乎江湖规矩吧?
6.鲁智深打人后赶紧溜,武松却开新闻发布会
鲁智深本来没想打死镇关西,不想拳头重了。见他死了,鲁智深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然后赶紧开溜。
——从整个的拳打镇关西看,鲁智深重在实用,为的就是除暴安良。
武松在制服蒋门神后,却大肆宣扬开来,叫把镇上十数个为头豪杰都请来喝酒。席间,武松就打人事件做了庄重声明:“你众人休猜道是我的主人,他和我并无干涉。我从来只要打天下这等不明道德的人。我若路见不平,真乃拔刀相助,我便死也不怕。”
——声称打蒋门神不是因为施恩,而是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武松这绝对是有意在拔高、包装、宣传自己。至此,我们也不得不佩服武松的作秀、炒作功夫,一场黑社会打斗,被他包装成了正义行为。
7.武松注重自我宣传,也确实得到好处
说起来,武松一直是特别注重自我宣传的。
在十字坡,武松这样向菜园子张青介绍自己:“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头武松的便是!”——小小一个都头,也值得挂在嘴上!
在鸳鸯楼,武松杀了张都监等十五口后,在“白粉壁上,衣襟蘸血,大写八字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而且,上梁山后,他不忘将自己“壮举”做宣传。张顺杀李巧奴等人后,欲栽赃安道全,就是“忽然想著武松自述之事,随即割下衣襟,沾血去粉墙写道:‘杀人者,我安道全也!’”——杀人留名,武松指定是把这当成自己的英雄壮举来宣传的。
而武松也确实从自我宣传中得以名扬天下,得到一些好处:打虎经历让他得阳谷知县青睐,成为都头;杀嫂、杀西门庆等经历让施恩“久闻兄长大名,如雷灌耳”,武松因此在孟州得施家父子重用;张都监欲赚武松到府,以便为蒋门神报仇,去请武松用的理由也是“闻知武都头是个好男子”……
总之,武松重视自己名声,不遗余力去塑造、宣传自己的好汉形象,江湖上“打虎武松”的名头也确实非常响。
但事情总有两面性,山响的名声逐渐让武松有些忘乎所以,自信满满地做了张都监亲随,不想走进了陷阱,最终落草为寇了事。
(作者:飞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