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意见:科学素养是检验智商的试金石
作者:成都下水道
1、疫情放开以来,疫情走向超过了所有专家和民众的预判。
奥密克戎气势汹汹,以追风逐日的传播速度迅速将各地疫情拉至峰值,同时也导致了退热镇痛药、止咳化痰药等基本药物短缺。
美国传染病学会发言人Amesh Adalja 博士近日忧心忡忡地表示:在中国,现在是多种病毒变异株的流行高峰,由于病毒的免疫逃逸能力和超强传播速度,所以明年一月并不能快速过峰,反而是一种不断上冲的状态,春运期间的人口大迁徙会雪上加霜,极有可能让疫情再度袭击全球,我们必须帮助中国,否则明年各国都将陷入困难境地。
我们是否应该接受欧美国家的帮助?
答案是应该。
如同2020年原始毒株登陆欧美,中国曾经向美国提供了大量N95口罩、防护服和呼吸机,甚至向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国派出了医疗队。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因为我们同属人类。
2、德国向中国提供复必泰疫苗,我们不应该拒绝。
今年上半年香港的第五波疫情,香港专家作了很多研究,结果都大同小异:复必泰mRNA疫苗的防死亡率和保护力较为突出。接种两针后的防死亡效果,相当于接种了三针科兴灭活疫苗。对于没有接种的人群,一针复必泰疫苗可在一月时间完成基础免疫,科兴疫苗则需要三针才能达到类似效果。
为什么我们不能接受更好的疫苗呢?
另外一个严峻的问题:阳性感染者,中国专家推荐半年后再接种疫苗和疫苗的加强、再加强。疫情峰值期间,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人群不是很多了。是否可以缩短接种周期,有待专家们研究和商榷。
3、又要喋喋不休美国辉瑞的新冠治疗药物Paxlovid了。
这药有效,能够大幅度降低高危人群变成重症的机率以及病死率。
2022年4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临床试验数据,在具有高风险进展为重症,并且未接种疫苗的轻中度新冠患者中,在出现症状后的3天内给予口服Paxlovid,相较于与口服安慰剂的对照组,可以显著降低之后28天内的住院或死亡比例89%。
各地出现Paxlovid的抢购热潮,有钱也望药兴叹,许多人退而求其次的购买了坐地起价且来路不明的印度仿制药。
其实,中国应该加大进口规模,美国政府按照3%的人口比例向辉瑞采购了1000万盒,实际用量大概是600万盒,台湾也是按照3%的人口比例储备。中国呢?按照2300元的价格,14亿人口的3%,耗费不过是920亿人民币,连核酸的零头都不到,却能获得更快捷更有效的一种治疗方式。
4、无数“爱国大V”阳奉阴违,将疫情政治化并以爱国之名强行绑架网民情绪,我所认识的一名粉丝量数百万的“爱国大V”,一边在网络上对mRNA疫苗和Paxlovid极尽贬低和诋毁,私底下向好多医疗大V死皮赖脸地求购Paxlovid,太黑色幽默了。
大家一定要记住:病毒无关政治,疫情直面生死。
5、接下来的2~3个月,可能是中国医疗系统的至暗时刻,内外科无差别收治新冠重症,无疑会延误其他疾病的治疗。相信国家,万山磅磺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国家正在集中各领域有真知灼见的专家,群策群力地不断优化分级诊疗程序,最大程度的避免医疗挤兑。
6、放开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必须,预判不足让我们吃了不少亏,但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抗疫的最终胜利肯定靠科技,我们承认在新药研发领域与欧美国家的差距,而梦想与现实之间的那段差距,是行动,无数中国科学家,正在埋头苦干,正在万紫千红的花朵里找出最美的春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