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释两个词“处世”和“处事”:
处世:指采取一定的态度对待社会上的人和事。例句:他有今日的地位,完全是能屈能伸,善于处世的结果。
处事:处理事务。简单说就是指“做事(的能力)”例句: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国语·鲁语下》
寒门子弟一般心地纯洁,作风正派,做事踏实、认真,“处事”能力尤佳。对于领导交办的事情或者工作职责尽心尽力,力求尽善尽美。然而,多数出生在寒门的孩子阅历浅、见识少,乏于“处世”技巧,尤其不善、不懂也或不重视与上层打交道,因而工作难免受挫,难以通达。
说来,上天对我并不薄。参加工作后,分在远离家乡的一个边缘小镇。那时单位双职工还不多,大多教工都住单位的“单职工”宿舍。俄式房子,每间有十二、三平米,住二到三个人。
我被分在前排从西数第三个房间,原先有两个人,加上我正好“满员”。我的室友之一是单位二把手,副校长兼教导主任,姓贾,面相温和,两眼有神,身材偏瘦,四十有二,正是事业蒸蒸日上的年龄。室友之二是比我早来两天的同校“民师班”校友,姓王。当时为了加快教师培养步伐,政府每年从民办教师中招考优秀者,录取到师范进行系统学习。这部分人在进入师范前少的有三、四年的教龄,多的则超过二十年,有的还是我们这些在校生的老师。
跟我同室的王大概是他们中最小的,毕业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
两个室友都把我当成孩子,非常照顾。因为离家远,不能频繁回家,周末的时候他俩常常把我领回家,跟他们继续吃住在一起,我也把他们当成最尊敬的长者和最信任的朋友。
由于中专学历太低,王还专门弄了一套报考函授大学的资料给我,鼓励我课余时间一定多学习,争取早点考上函授大学,至少要拿到一个专科文凭。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他知道我喜欢收集一些好看的风景卡片或电影剧照,他不知在哪弄到一张八开版的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的彩色照片特地送给我,让我兴奋地不得了。
一年后,我调到了一个新单位,客观原因是当时通讯艰难,所以与两位室友联系越来越少。后来,王结婚了,人家也没告诉我,我也就当然不知。
又一年,王不知有了啥背景,事业发展超过了火箭,简直就是“光速”,短时半年,长时一年,就是一个大跳跃:先是调到县城职校担任副手,接着高中校长,再接着县市教育局业务局长,直到地市教育局重要领导。
在他还在本地担任业务局长的时候,有一次我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想让他帮帮忙,一见面,态度还好,当我把情况一说,他竟然说:“咱俩不就是个同事关系吗?”
这句话一出,惊得我目瞪口呆,无言以对。继而愤然离开。
肯定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得罪了他,可是我即没有与之沟通,更没有做自我反省,任凭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滑行……
回想与王及那位教导主任同处一室的那段时间,多好的机会,却被我浪费。
这是人性!谁也不会喜欢不懂处世,不善应奉的下属。
有一年,单位一个参加工作才一年的同事被评为县市级优秀教师,我很佩服,也很惊讶。我也很向往这项荣誉啊!可是我已经工作了N年还是不见其踪影!当我向这位小同事表达祝福的时候,这位同事也是坦率地可爱,“谦虚”地说:“其实也没什么,因为我爸送了一筐苹果给校长。”当时我想:早知道这样,我也给校长送一筐苹果。可是,想归想,至今也没付诸行动。
这就起寒门给孩子带来的处世方面的弱智,难改,所以难成贵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