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2,3号)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2,3号)

作者: 李海魁1 | 来源:发表于2020-02-03 21:27 被阅读0次

第二章,大崖岭

第二节,前南小洼儿和后南小洼儿

一,地理位置

这两个小洼儿距村庄约三华里,之间隔一条路,海拔828米,东径113.81度,北纬36.56。东至前陡坡,西与红土洼儿相接,上至山岭,下至大崖岭主道。这两个小洼儿面积很小,土地不多,梯田以上是一片陡坡,无法修造梯田,只是长一些柴草之类植物。

二,地形地貌、明显标志及变更

前南小洼儿很小,一共才七块梯田。总面积才0.84亩,堰总长182米。最早开发者:是李进田的父辈在清朝末年从付氏家中买来的山坡,然后修建的。现在由刘香民耕种。花椒树60棵,核桃树1棵,黑枣树1棵,桐树1棵。

后南小洼儿比前南小洼儿稍大些,总共24层梯田,面积3.36亩,堰总长1440米。最早修建人是付家祖先,解放前,卖给李维柱,靠上面四层就是李维柱父子在一九六四年修建的。现在由刘香民、刘德金、刘和定、刘辰海等人耕种。椒树200棵,核桃树1棵,黑枣树2棵。

三,土质及适宜种植的作物

土质属于红土结构,土层比较厚,耐旱,地势稍陡。适宜种植玉米、谷子、高粱、豆类等作物,蔬菜类可种土豆、南瓜、豆角,也可以种油料作物。

四,地名由来

这两个小洼儿是根据方位起名的。因在大崖岭主沟走向靠南,又因为两个小洼儿紧紧相连,共同走一条路,所以取名前、后南小洼儿。

五,故事

这个故事是个真实的故事。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因国家还外债和灾荒年,一九六二年,李维柱带领儿子们在后南小洼儿靠上边开发了四层梯田。父子们起早贪黑,不分四季,边开发边种植,成多少种多少,根据季节气温气候的更替,适宜种什么植物就种什么。几乎是每天都要栽种,能种一棵就种一棵,能种两株就种两株,有时可能种个三五棵,有时可能栽上七八株,赶到地块平整修成了,庄稼也长齐了,一块地里就有好多种作物,可以说是样样齐全。因此他们的生活有了保障。全家人眉心舒展,再也不愁填不饱肚子了。别人看在眼里羡慕地流口水。也照着他们的做法去做。在全村引起了一股新的修地风。

整理人:李海魁

相关文章

  •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2,3号)

    第二章,大崖岭 第二节,前南小洼儿和后南小洼儿 一,地理位置 这两个小洼儿距村庄约三华里,之间隔一条路,海拔828...

  • 大崖岭是王金庄西去的唯一高山古道。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第五章大崖岭 【地名由来、故事及传说】 大崖岭是王金庄西去的唯一高山古道 王金庄位于涉县城东四...

  •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

    第二章,大崖岭 全大崖岭概述 一、地理位置概况 1,王金庄村的地理形式基本属于东西走向,而大崖岭是王金庄二十四条大...

  •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

    第二章,大崖岭 全大崖岭概述 一、地理位置概况 1,王金庄村的地理形式基本属于东西走向,而大崖岭是王金庄二十四条大...

  •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5)

    第二章,大崖岭 第四节,红土洼儿 一,地理环境及地形地貌 红土洼儿地形上窄,中间宽阔,下口比上部稍微宽阔一些。从中...

  •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6)

    第二章,大崖岭 第五节,葫芦娃儿 一,地理环境及地形地貌 葫芦娃儿上宽、下宽、中间窄。上半部地块较长,中间地块较短...

  •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4)

    第二章,大崖岭 第三节,渠洼地中段 一,地理环境及地形地貌 渠洼地中段的部分,左右都是石崖,上端也是石崖,地形好像...

  •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后记

    在此处成书过程中 ,梯田协会正负会长曹京灵、曹肥定、李同江、王永江不辞劳苦,带头爬山越岭,实地测量每块梯田,勘察地...

  •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7)岩垴

    第二章,石崖沟 第七节,岩垴 1.地理环境及地形地貌 岩垴地处村庄西南3公里处,上...

  •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2)后东沟

    第一章,石崖沟 第二节,后东沟 1.地理环境及地形地貌 后东沟位于大南南叉东部,在王金庄村西2公里处,东至山巅与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金庄地名文化志(2,3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nk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