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庄地名文化志(7)岩垴

作者: 李彦国 | 来源:发表于2020-01-31 21:39 被阅读0次

                第二章,石崖沟

                    第七节,岩垴

    1.地理环境及地形地貌

    岩垴地处村庄西南3公里处,上至山顶下至崖头,南至与南丫豁交界的山角,北至岩垴角道路。东径113.81度,北纬36,.58度,海拔927米,山高路陡。座落于垴头山岭,地块狭长。

    2.区域内现状

    岩凹有高山梯田66块,总面积13.78亩,地堰长3197米,现荒地38块,10.1亩,地堰长3115米。花椒树62棵,黑枣树12棵,核挑树1棵,杂木树6棵。

    水窖一个,水质纯净甘甜,是保护得最好的一个水窖。供给周围区域的不少村民中午在田间烧水做饭。

    石檐子4个,其中,建于咸丰年间的古石檐两个(咸丰九年四月二十五日建成)。

    岩垴正角有羊圈一个。

    3.耕地类型、土质及适宜种植的作物

    岩垴梯田属高山坡地梯田,黑土,土层较厚,适宜种植谷子,与玉米倒茬轮作。玉米地里兼作豆角。堰头栽花椒树,堰根栽黑枣树。果树、粮食、蔬菜兼作套种。

    4.历史传承情况

    岩垴梯田崖头以下最早由曹贵堂祖辈修建,1946年土改前为曹贵堂私有,1956年归四街大队所有,崖头以上土改前归李二顺及其祖辈修建。1956年,归三街和四街两个大队集体所有,1976年,调整插花地,划为四街大队第二生产队。1981年由曹凤金、刘书欣、曹分定、曹相灵、刘爱明、曹成海、刘只魁、李书兰、刘爱军、张文榜、曹府灵、刘怀榜等12户承包。

    5.地名的由来及故事传说

    “岩”是一个天然大溶洞,本地区地名的命名都与溶洞相关联,一般以处在溶洞的方位加地形特征而由口语自然形成,如地形是旯旮,就叫“岩旯旮”,溶洞南部的旯旮就叫“南岩旯旮”,溶洞北面的坡叫“岩北坡”,溶洞上面的山垴就叫“岩垴”。

    岩垴角的羊圈是此地重要的文化标识,王金庄农业实质是羊养农业加驴养农业的叠加。

    羊养农业

    在实践过程中,大量养羊,用羊粪补充驴粪的不足。

    羊大部分时间都在圈里,每天下午3点钟出坡,吃草到天黑,衣三四个小时。在圈里撒尿拉粪的时间很长。养羊积肥,是个不错的方法。羊粪的肥力持久,上一年羊粪能长三四年。王金庄农业的实质是驴养农业和羊养农业叠加在一起,形成了旱作梯田种作的基本农耕方式。顺着每一条大沟,爬上山岭,岭头都有羊圈。

    清宣统年间,二和尚就是一个牧羊人。人民公社时期,王金庄养羊放羊,达到高峰。五道街中每道街都有好几群,每群80只左右。

    王金庄的梯田和垴荒,已经利用到了极限,凡能修地成梯田的地方都开垦成了梯田,修不成梯田的地方就顺势就坡修成了上高下低的坡形垴荒。剩下的圪梁圪嘴,垴头横岭用来放羊。羊群大了,不便于在有限的地形中穿梭,只有小羊群才能来去自如。

    雨季来临,羊被雨淋,会挤作一团取暖焐热生病。六月六日是出坡的日子, 从此圈到山岭上秋后再下山。

    羊在这个山头住了一个时期,羊粪满足了这个地区的需要,就转移到另一个山头的羊圈里,再为另一道沟积肥。盘荒扎堰,不如驮土垫圈。队里要派出一个劳力专门担土垫圈。

    除了队里群养,个户养羊也很不少,社员出工上山,也要牵上几只羊。虽忙点,但也有微薄收入,也能剪羊毛,织毛衣毛袜,老少爷们都捻线织毛衣,技术不过关,前襟织两片,后襟织一片,三片缀在一起成一个毛褂,倘若再织两条胳膊,缀在一起,就是一件完整的毛衣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金庄地名文化志(7)岩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tn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