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聚会上看到了Joana,我之前没有见过她,对她不熟悉,就跟她攀谈起来。
一聊才知道,她本科在天津外国语大学读英语和金融双学位,后来考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前,获得了到美国交换学习一年的机会,如今她刚从美国交换学习回来广州,接下来她要准备广外的研究生论文,很忙。
但比起学业上的忙,她说她更想快点出来工作赚钱。因为在美国一年花了十万元的生活费,虽然学费有两所大学的奖学金资助,不菲的生活费对家庭仍然是一个负担,她想赚钱以弥补对家人的亏欠。
她说在美国留学期间,她是同学中最省吃俭用的,但美国的消费高,在外一年,付出了不少的代价,但也有不少的收获。
最大的收获就是见识了世界,心态更加开放,也更有自信心,更勇于表达自己。现在自己无论遇到什么人,都能不卑不亢地跟对方交流,不会像出国前见到权威人物表现出羞涩的姿态。
我问她英语能力有没有提高,她不假思索地说,那还用说吗?
可以具体一点吗?我问。
她说主要是能更自信地、更清楚地表达自己。
她说得如此模糊,让我觉得这话经不起实践的检验。我想起了另一个在英国伦敦留学的朋友Jane,她曾经在喜玛拉雅上做过一期的语音分享,主题叫“出了国英语就会变好吗?”讲述了自己到伦敦留学半年之久,英语竟没有实质性进步的事实。其原因有三:一是平时课时少,课上也听得多讲得少,二是平时逛街跟人交流都是日常用语,对英语提升可忽略不计,三是课余时间基本上跟中国同学一起玩,说普通话而不说英语。
在这种情况下,英语不退步已经算不错了,期待有太大的进步,真是不切实际。之前有人在网络上发了一个帖子,题为“出国之后才明白的十件事”,其中就有“出了国之后,英语并不会变好。”大家可以百度一下。
我将Jane的故事跟Joana分享,Joana说,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但是她并没有说有什么不一样。不过很快,她就跟我坦言,在美国求学期间所处的情况,跟Jane在伦敦的情况很相像:一周只有三四节课,课后跟中国同学玩在一起,而且中国学生都会跟中国学生住在一起,大家都讲普通话,正如印度学生只跟印度学生住在一起一样,平时基本上是没有太多机会说英语的。
说到能不能跟美国的白人学生玩到一块时,她说,很难。因为大家很少会有交集,除了一起做作业的时候。本地的学生一般都是开车来上学,一放学就溜之大吉,大家玩不到一块。
我想起了平时在暨南大学看到三五成群的印度留学生,他们都是跟自己的同胞聚在一起,说着自己的母语,我在校园里从来没有见到过中国学生跟印度留学生肩并肩走在校道上或坐来交流的场景,除了平时大家没有交集外,相信很多中国学生也不太愿意跟印度人交朋友,文化不同,心理结构不同,语言不同,甚至有不可言说的傲慢与偏见在中间阻隔着彼此的交往。
试问,这些印度留学生虽然身在中国留学,却整天跟自己的同胞讲印度语,普通语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吗?
在我分享暨大印度留学生案例的时候,Joana表示深有感触,因为在美国的大学校园,也是这样的情形,中国学生只跟中国学生聚在一起,不会有白人学生跟中国学生打成一片。
接着Joana也似乎豁然开朗,经过深度的探讨,她承认自己的英语也没有因为在美国留学一年而有实质性的提升,这不但是她的情况,也是广大中国留学生的情况。
因为我最近在研究英语听力的课题,就问Joana的听力如何。她说她几乎很少听,更多是学习阅读,所以听力也不是特别好,她甚至不知道CNN和NPR是什么,只知道VOA,说明她在听力上并没有用功,这让我很吃惊。
我说只有能听得懂一门语言,才有资格说自己掌握了这门语言,她大笑着说,你的要求太高了。
我反问,高吗?
英语要学得好,一定要有高质量的听力输入。不用耳朵来学语言,却用眼睛来学语言,只会变成一个会读不会说的哑巴。
学习英语如果有一个英语环境当然最好,但是一个听力能力较差的成人,要在英语环境中沉浸至少五年,英语的听说能力才能达到接近母语的水平,对于这个假设性结论,我是深以为然的。其中的原因,往后撰文解释。
头脑中没有储存大量正确的英语声音,就没有办法说出来,而英语又是拼音文字,声音跟文字有密切的关联,听力能力可以向阅读和拼写能力转化,反之却不可以 。所以,听力不好,不但会影响到口语,还会影响到阅读和写作。
可惜很多人不知道,包括英语专业科班出身的学生,也包括很多英语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