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

作者: 非常道_faae | 来源:发表于2020-12-30 19:21 被阅读0次
选自《前赤壁赋》

(译文)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我以为,文章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图片表达内容为第三层。

我喜欢《前赤壁赋》,主要有以下原因:

此文是苏轼被贬黄州时,与朋友在月明之夜泛舟赤壁所写,表现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


名句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驾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的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小米。)

相关文章

  • 一日一诗

    抄写《前赤壁赋 》

  • 有进步吗?

    临写《前赤壁赋》

  • 日常练字

    临赵孟頫的行书《前赤壁赋》

  • 前赤壁赋

    宋 ·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 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

  • 前赤壁赋

    壬戌(rén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

  • 《前赤壁赋》

    今天我遇到了很疾手的问题生活啊,一地鸡毛!又能如何呢还是要生活下去,日子不还是得过吗?往前看吧,总归是会越业越好,...

  • 前赤壁赋

    【作者】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 前赤壁赋

    苏轼 《前赤壁赋》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

  • 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前赤壁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ph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