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阿阿斗
2018年5月31日
“茴香的味道,能让我在将来厌倦你的时候多去回想你的好。”沈腾在《夏洛特烦恼》里说的这句话,才是这部电影最好的概括。
人们可以概括这部片子很多言语。但放眼到所有电影来说,又为何不可用电影中的台词来概括。
说沈腾是喜剧哲人,可不是因为“我不抽火哪来的烟”这类笑了可以让我被口水呛到的台词。

人是喜新厌旧的。最近有人私聊我,说我的文章虽然不谈及感情,但确实有很多言论在感情中可以有所帮助。
这就是信息时代的浪漫。所有理论几乎都在为“成长”和“爱情”服务。
你说人对任何事情都有新鲜感,过了新鲜感之后,能保持下去的就成了永远,保持不了的就拜拜了。所以感情就是,过了新鲜感之后,人就会开始理性思考。然后开始考虑如何把握新鲜那时的感觉(有的人就图个新鲜,过了新鲜感也就没有下文了)。这就叫做经营感情。经营得好的,越过越幸福;经营得不好的,难逃分手。好事小姐同意了我这样的观点。
新鲜感充斥着全部生活。我才来昆医我新鲜得很,而现在不过是提供给我学习和社交的场所,并不是一个每天用眼看着都能感到很神圣的地方。
然而新鲜感之后的熟悉感,这再之后,就会变成一种怀恋感。人嘛总是喜欢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这大抵就是这么个道理。
《无问西东》里故事量很大,场景也很多,联系也很紧。这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王力宏开着飞机在高原山地里滑翔的场景。因为是在云南。
这就让我想起了《红猪》。在长大以后,几乎没重新回顾宫崎骏的动漫了。但保哥罗素,却是看了很多遍。这部老爷子制作时间最长的片子于我来说一直都是很特别的存在。任何人的内心都是向往自由的,而正如前面所说,自由不过是人们很难感受到的新鲜感罢了。我看着保哥红色的机身在黄昏的亚得里亚海上空飞翔的时候,向往自由的内心又如何平静?曾经梦见自己在波罗的海的上空飞翔,飞完将飞机停靠在海中央筑有飞行员旅馆的岛屿旁,进去喝着酒,回顾着一天的航行。可惜我不会开飞机,也讨厌喝酒。
保哥以飞行员的视角表达着对自由的追求,王力宏却以飞行员的视角表达着对时代的同情。保哥在战争中对人类失去信心,开着飞机作着赏金猎人,这是绝对的自由;王力宏在战争中看到无辜的灵魂饱受摧残,以同情作着天上的“晃晃”,这是对同情的致敬。
于是他在云南的高原山地上空盘旋着,满载难民急需的物资。而被飞机扫荡过的苗民,随着瘸脚传教士唱着《Amazing Grace》,用信仰,以精神的饱餐来面对着现实的饥饿。恰到好处的王力宏投下了物资。然后在脑中,便定格了这样一个画面:奇异恩典的纯粹歌声环绕在山中,夕阳下的飞行员在空中与同伴相视而笑,共同驶向夕阳。同情的最高化境,正是物质的食粮和精神的力量。

这影片后来出现了熟悉的苗族声乐。苗民唱歌是不接受任何反驳的。他们的歌声直达心际,所以这种精神力量,正是传教士所追求的。“因上帝我们应喜乐(yuè)。”兄弟姊妹们非常信任音乐所能给人带来的精神力量,在上帝的教会中,我们集会,歌唱赞美上帝。我们喜乐。
在昆明富民那边,有一个小水井礼拜堂。那个礼拜天坐落在当地苗民的村里。那处地方苗民的屋子都特别的破烂,唯独这座礼拜堂,修建得特别精美。我第一次去这,是慕名前去。小水井礼拜堂的唱诗班全国闻名,他们深谙苗族声乐的精髓,又配上赞美上帝的旋律,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只有苗民才能做到的精神力量。当我第一次前去,车子还没拐过弯看到礼拜堂尖顶的十字架,就已经听到了洪亮的来自礼拜堂广播的赞美诗。而我则有幸听到了这直抵心际的歌声。

小水井的唱诗班,在年初的时候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巡回演出,他们也在二十亿喜乐的基督徒中,取得了绝对的好评。
上帝从来不会关上他的门。所以有人问我“某某某教堂什么时候可以去?”
“The god always open his door.”
以马内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