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人的教室里,我发现有7个同学还没有摘下口罩,对于活泼好动的十二三岁少年,他们是恨不得每一秒钟都在说话,每一秒钟都在动个不停的,怎么能忍住始终戴口罩?怎么能忍住在夏天来临的时候还戴着口罩?
我仔细看了这七个孩子有男有女,但是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性格较为内向。平常就不大说话。
接班不久我初步了解,那个叫乐的女孩成绩不错,她的父亲是个结巴,当他给我交流的时候也是戴着口罩,我因为听不清就说您留言吧,他提到孩子不爱说话,让上课多提问。乐爱听课,但是从没有主动举过手,透过她明亮的眼睛我多想她能口齿流利表达得体。
还有叫诚的男孩,长相一般靠下,和青春期来临俊朗自信的男生比起来,他略显忧郁,我知道他爱画画,课程节的时候,语文组和英语组活动的海报都是他画的,从绘画水平看,他有多年的积淀,有非一般的审美。然上课他总是无精打采的,他从没有举过手,从没有主动发过言,每节课我觉得对他都是度日如年的。
涵从没有主动举手发言,课程节当我选定主持人的时候,她走到我面前说:“老师,你为什么选某人?”“她很勇敢呀!”“那我能不能试一试?”“好呀,你去准备稿子吧!”说实话我并不抱希望,别人已经准备一天了。没想到熬了二个晚十一点,她和其他三个人一起完成了主持稿,经过我的文字修改和仪态及朗读的不断训练,她成功当上了主持人。穿着妈妈给买的旗袍,在一千多人注视下完成了主持,那一刻她很靓丽也很自信。然活动结束,我发现她又戴起了口罩,在一篇文章中,她写到她喜欢舞蹈。
叫蕊的小姑娘,受同桌影响,慢慢地爱发言了,她没有举手发言过,都是跟着其他学生一起发言,发言的时候口罩拉下,看着老师发言,露出脸庞,发言完写作业时,她又戴上口罩,她离自觉摘掉口罩应该不远了吧。
我揣测,孩子们戴口罩不是为了保护皮肤,也不是为了身体健康防止别人传染,戴口罩主要是掩盖其内心,更多的是不自信,用口罩回避老师的关注,躲避对要研讨问题的思考,躲闪老师的视线。在口罩的掩盖下,TA可能神思飞扬,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游弋,也可以口若悬河和自己想说话的小伙伴说。
老师应该做什么呢?
我们老师能做的是找回孩子的兴趣点,找回孩子的自信,让TA自动摘掉口罩,活出少年的自信昂扬。
疫情对人们心理的影响,超过了人们的预估,在家呆了一百多天的孩子们,期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我们难以揣测,那些内向的、不说话的、不交流的、不自信的孩子们,请您上课的时候多注意一二,把探寻、鼓励、赞许的眼神送给他们,慢慢地走进他们的视野和心里,慢慢地让他们摘掉口罩。
有的人用口罩隔断了自己和世界的联系,有的人用口罩掩盖了一个真实的自我,戴口罩容易,去口罩不容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