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人活着就是为了折腾”,这句话是我们宿舍老八“疯子”的真实写照。
他的真名叫王启丰,老家是湖北宜昌的。
从进大学报道第一天开始,创业挣钱就是他生活的唯一重心。
记得他第一天报道完来到宿舍,放下行李,就冲向学校门口。
到门口看见那些搬着特别重行李的人,就吆喝说:十块钱帮你搬到宿舍。
一开始大家还以为他是哪里来的民工,后来才知道他也是新生,刚报完到。
之后的一天晚上躺在床上他说:虽然那两天晚上睡觉都会腰酸背痛,但心里是开心的;因为挣到了一个月的伙食费……
据说那两天他挣了500多块。
老八家经济状况不好,父母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民。
靠着家里那二亩多地,勉强能养活他和妹妹。
父母都没有上过学,认知有限。
一直跟他讲的都是读书无用论。
你看那些大学毕业的出来,好多不都找不到工作;干嘛还要去上大学呢?
但他就是不认同,在他看来虽然不读书也可以发家致富。
但没有大视野、大想法,将来最多就是一个暴发户而已。
因此从初中开始,每个假期,别的同学可能在玩;他却四处寻觅打工机会,琢磨如何挣钱。
我曾无意间在他枕头下看见过一本《李嘉诚传》。
看书破损的样子,我知道他不知翻了多少遍。
或许正是因为借助这本书,才帮他熬过了那些艰难困苦的日子。
有一次喝多了,我问“疯子”:你是来上大学的,还是来创业挣钱的?
他说:原本来上大学是想多读点书,多懂点道理。
谁知道发现学校里面那些个老师,真的是只能呵呵了!
我终于相信了我爸当年和我说的读完大学还是找不到工作的那些话。
所以还不如自己去做事,自己去琢磨;去看那些社会上厉害的人是如何做的。
老八叹了一口气:三哥,我投胎的时候没有睁开眼睛看看呀!
瞎投,投在了一个山清水秀的天诺山天诺村7组。
小时候看见别人家的小孩回去就是做做作业然后玩,我却要去割猪草。
家里农活忙的时候还要请假在家里帮忙。
每天去上课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
有一次下山因为下雨路滑,直接从山上滚下去,脚都肿了,回家还被一顿骂。
因为我把仅有的两条裤子中的其中一条摔破了,位置还不好缝。
说了你们不信,去读书有时2点钟下课回家,家里都没吃的。
在学校中午看见其他同学打饭,我只能一个人站在旁边咽口水。
所以你们现在看我好像挺苦的,可是和小时候比,这根本就不算什么。
他见我们有些替他难过的表情,笑笑说:千万不要这种表情,如果你们经历过也会这么干的。
很多人看到这里就笑了,农村的孩子都挺苦的,这没什么稀奇。
我佩服“疯子”是因为大学以来,他干了太多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
上了大学的人都知道,家教是大学生勤工俭学的传统项目。
“疯子”除了帮人搬行礼之外,第二个项目就是做家教。
周末时分,天桥中学旁,不难看到或三三两两,或一排而立站街的大学生家教。
他们手持一张a4纸,上面是用圆珠笔或毛笔写上的家教两字,站在那里等着那些学生家长来翻牌子。
老八去踩了半天点回来,就跑到打印店做了一个亚克力的宣传牌子,正面白底红字醒目的写着家教。
第二天一早又去买了一件白衬衣、西裤和一个无度数的平光眼境。
都准备结束后,回宿舍洗洗头,对着镜子梳了一个乖乖的“中分”,背着一个双肩包就准备出门。
宿舍里面的人都被他的举动搞蒙了,都问兄台你意欲何为呀?
老八用手整理了一下眼镜,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答:出台。
晚上宿舍快熄灯了他才回来,大家都好奇的问:战况如何?
老八说:刚站了两分钟就被搭讪成功,每节课80元成交。
今天上了三节课240元,扣除购买的道具,还挣了120元。
最关键的是客户还预订了一个月的课。
每周末去两天,每天四节课,一个月下来起码能挣2560元。
众人听完后,面露骇人之色,都在问怎么做到的?
老八笑笑,故作神秘地说:商业秘密,无可奉告!
我们一听急了,各种报怨之声;老八只好说:行了,我说还不行吗?
家教这个事有窍门。
你们想想,来请家教的基本上都不是学生而是他们的父母。
这些父母都不是专业的,他们不可能通过一两句话就能够知道你的水平是高还是低。
这就是所有商业的秘决:信息不对称。
怎么办呢?
那你就要包装,就要把自己包装打扮的像一个真正学习好的孩子。
干干净净、整整洁洁,而且还要戴眼镜。
这样给人斯文的感觉,重要的是让家长放心。
因为在他们心里永远都讨厌两种人。
一是那些成绩比他家孩子还差的学渣;二是穿着奇怪的不良少年。
所以综合上述,再配上专业的广告牌,让人感觉你挺专业、挺有实力。
这一步叫做商业引流。
就是要区别于你的竞争对手,打造鹤立鸡群的形象,让客户一眼就能找到你。
第二步叫做转化。
如果第一步没有问题,客户就会主动上前来攀谈。
主要是想了解你的实力和专业性怎么样?能不能帮他儿子或女儿把成绩提升。
此外还会考虑你的性价比怎么样?
所以你要迅速抓住他的心里痛点进行销售。
一般家长上来就会问:你是哪个学校的,家教多少钱一节呀?
学生一般也会老实回答:我是什么大学什么系大几的学生。
我却不这样说,我会先恭维他。
看得出您为了孩子的学习真是操碎了心。
孩子要是考不上一个好的学校后面就危险了。
这样讲有两个好处:
一是能迅速拉近距离。
二是分散他的注意力,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价格上面。
然后就像看病一样。
要问问他孩子的基本情况:是男是女呀,读初几或高几呀,是哪门课程需要补习呀。
之前有没有找过家教,如果有为什么要换之类的问题。
如果是个女孩,你就要清楚,女孩一般都是数学不好。
你就可以大胆地问,她是不是数学跟不上。
如果你蒙对了,那成交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接着不要停,继续说我的强项就是数理化。
当年高考数学考了120多分。
我还辅导过一个初三的学生,通过一个月的辅导,成绩提升了20多分。
此外还辅导过一个特别叛逆的。
家长一听眼睛就亮了。
因为现在的小孩,十个当中九个都很叛逆。
所以辅导的重点不是教他什么知识点。
重点是要找到他是不想学还是学不好,再对症下药。
如果这些都不奏效的话,还有一个杀手锏。
他就指着自己的宣传牌说,其实讲那么多,没有用的。
咱们不看广告看疗效,我可以免费试讲。
如果你的小孩从中没有收获,学不到东西的话,我可以不要钱。
老八的这套方法很好用。
哪怕淡季或者价格战的时候,他的学生都是爆满。
甚至有家长说我多给你点钱,把别人的推了吧!
因为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方法,每个他辅导过的小孩子对他都特别的服气。
因此家长满意度特别高,巅峰时期他的课酬高达280元一节课。
但是老八觉得这样挣钱还是太慢。
于是他就在学校成立了一家名叫提分怪兽的家教培训中心。
把他知道的同学、外面站街招揽生意的学生全部集中起来变成机构的兼职老师。
免费给这些老师上课,提升专业能力。
把这些老师的姓名专业院系高考最好的那几科成绩、特长以及培训过的案例整理出来,形成一个小册子印上他的电话号码。
又去找那些报刊亭啊,小卖部进行合作。
如果报名成功就给这些渠道提成,生意爆好。
后来忙的时候,他还雇了五个人推广。
最重要的是严格执行评分制度。
对于那些反映不好的一律建立黑名单辞退,好的重奖。
一年下来他也从中挣了八万多块钱。
有了原始积累后,他还是觉得这样挣钱辛苦而且慢。
于是就去和学校恰谈,租了一个学校的铺面办起了学生超市。
因为他货比三家,直接一线进货,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就一招薄利多销。
它的价格也比学校和周边的超市要便宜。
别人的牙刷两元,他的只要一元。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把周围的超市小卖部全部抵垮了。
后面他又去把那些垮掉的门面租过来,开了第二第三第四个超市。
因为它的销售量越来越大,通过返点和压低进货价形成低价高品的良性循环。
还有一些不信邪的,来学校开超市,基本上一两个月后都被他挤走。
最狠的是他的促销方式层出不穷。
最可圈可点的是他卖鲜花给男学生。
别家的花卖三十,他的卖六十。
而且做法相当有创意。
比如一个男生或女生有了心仪的对象,就会来他这花六十元买一捧花。
捧花上放一个信封,信封里有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这个卖花人的名字信息和表白的语言。
收到花的人签收后,就会打开信封看明信片是谁送的。
如果是心仪男神,就会在信封背面的三种鲜花选项上勾上对应的红玫瑰,并回送对方九朵红玫瑰,表示愿意处朋友。
如果不喜欢,就在背面勾上满天星,表示可以做普通朋友。
如果表示你没戏而且连做朋友的兴趣都没有,就会勾上百合,说明你白送了。
通过这种方式,他赚了不少钱。
有些哥们送第一个失败,就另送一个。
比如像老七这种二世祖,一上来就是大手笔。
买了十捧花送给十个不同的女生。
竟然有三个女生反送红玫瑰;还有四个送满天星、两个送百合。
后来这种形式愈演愈烈,女生宿舍里面每个女生都在私底下较劲,暗中比较谁收到的花多。
甚至有些虚荣的女生,还偷偷来店里,让老八随便找些男生给她们送花。
所以他每天晚上回来都会召集兄弟编各种名字、表白言语写在明信片上。
当然他也不亏待我们,写一个十块钱;但是要认真,不能露出马脚。
一段时间学校宿舍成了花的海洋。
而且把一个月生活费全搭进去,也没有泡到妹妹的男生占了一大半。
他垄断超市后,就有很多的培训机构来找他,想要形成合作。
主要是在墙上或超市外面立一块牌子打上各种培训广告。
比如你要考个研、考个公务员、考个会计证和各种各样的资格证书。
只要来他这里,他就能够满足你;你都不用去一家一家的找。
而且回头之后他还会找人打电话,询问同学,哪一家培训比较靠谱。
对于后来的同学会给出非常中肯和客观的建议。
看着老八的商业帝国一天天壮大,我们大家都佩服不已。
但是当看到他每天睡觉不超过五个小时,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一身疲惫的时候,我们一点都不羡慕,因为太苦了。
在我们看来他每个月的收入有两三万,已经很了不起的时候;他却还不觉得满足还要折腾。
这次是租房子。因为他发现,现在好多大学生的家庭条件都挺好。
一般大三大四有了女朋友,都不愿意住在学校宿舍,都喜欢在外面租房子。
于是他做了一番市场调查后,就把学校周边几个小区的空房子,全部整租下来。
然后又一间间的拆出来,打扫干净,分租出去。
还根据大家的要求提供各种家具电器。
但是他过于乐观地估计了整个市场。
毕竟不是每个学生的家庭经济能力都很好。
一大半房子就砸在了他手里。
后来挥泪大出租,把之前挣的钱都赔了七八万进去。
虽然那段时间看着他挺焦虑的,但没过几天你就再也看不到他脸上的伤心难过。
这种事如果放在我身上没准早就崩溃八回了。
后面问他有什么感受,他说做生意有亏有赚很正常,关键是要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虽说老八人前风光无限,但这都和他私底下的付出分不开。
有时候好运也不一定总是青睐、眷顾于他。
看着他的超市办得红红火火,学校红眼的人不少。
因为超市这块肥肉,利润可佳。
后来一个领导盯上了,把房租涨到离谱的价格把他逼走,而后又以极低的价格把房子租给了他亲戚。
因此老八的超市也开到了头,只能另谋生路。
但这件事情上疯子老八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沮丧。
也没有当着我或者其他人抱怨过学校对他不公平。
有一次我问他说:老八他们这样搞,太不公平了,你难道一点都不生气吗?
他笑笑对我说:如果生气有用的话,我早就生气了。
与其花时间和精力去生气抱怨,还不如想想有什么能挣钱的事情。
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绝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在不重要的人和事上面。
到了大三的时候,他就再没有自主创业了。
反而是跑到很多公司去打工,我们都特别的诧异。
因为他是学生身份,也只能以实习的身份进去,工资并不高。
我们就问他为什么要去。
他说自己之前做的那些都是小打小闹。
想要真正挣大钱还是要去开公司,但是他自己又不懂如何开公司。
所以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去公司里打工。
他的话我们大家都非常认同。
于是就问他说:去一个公司打工,你主要学什么呢?
他说:首先是要了解这家公司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比如说广告公司,出卖的就是创意以及一些公共媒体资源,但是现在被互联网自媒体冲击得厉害。
第二,我会假设自己就是公司的老总,如果这家公司我来管,我如何保证它持续有效地运营下去,而且越来越好?
第三,我还会去看他们是如何去做销售、如何去做管理、如何去做运营?
我记得,大三那一年他一共去了30多家公司。
长的有两个月,短的几天。
公司行业涉及了保险、广告、科技、农业、电商、软件、运营等等。
很多公司在他走的时候,都极力给他加工资,想把他挽留下来。
但他都说只是来实习。
我知道他有每天写日记反思的习惯。
他会把每天遇到的事情以及感悟,完完整整的记录下来;然后不停的进行复盘。
大三那一年,他整整写了六本日记。
虽然宿舍最小的是老八王启丰,但是他的成熟度,远超我们宿舍任何一人。
虽然他很喜欢读书,但是他更喜欢的是去跑市场,遇到什么事情都自己去琢磨。
可能是因为历练的原因,他无论对宿舍,还是班上所有的同学都特别和气。
说话永远是笑眯眯,很客气的样子。
但是对于感情却总是敬而远之。
不可否认,他是一个特别有才、又上进、又多金的青年。
于是这引来了学校里不少妹子的青睐。
他长得其实并不占优势。
首先他没有老大的高大威猛,其次也不像老四那样玉树临风。
所以我们私底下都说,看上他的女孩都特别有眼光,都是很务实的人。
但是他从来都是笑着拒绝。
后来有一次喝多了,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感情爱情对于他来说是一件特别奢侈的事情,现在的他没有任何的时间和精力。
或许是他的眼光太高,又或许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这辈子最想干的事情就是脱贫。
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现状。
他要从山底,不断的向山顶进发……
在宿舍里面,老五和老七处的最好,因为他们经常在一起打游戏。
而我和老八则铜臭味相投。
我没有太多的商业实践,但是我看的书多,研究过的公司也多。
老八实践多,但没有时间看书;于是他总会不耻下问的和我商讨。
而我也想看看他在实践当中,践行这些道理的时候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碰撞。
我们每次都是从一个一个的商业案例开始。
比如:为何阿里能成为电商巨头;微信能独领风骚。
比如:百度为何过份依靠排名竞价,却又弊端多多。
比如:小米的性价比和生态链,在互联网时代如何用一款产品打天下。
最后也会去谈谈我们喜欢的,要改变世界的乔帮主。
改邪归正被印度小哥执掌的微软;不作恶的谷歌。
超级大数据电商亚马逊,还有那个上市都不去敲钟的贝索斯。
说大话做大事的马思克、脸书的小扎……
有一次我问老八:世界最根本的驱动力是什么?
他直接就说:利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什么叫能力?
能力的本质就是搞定。
能力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你能不能解决。
那生意或者人际关系的本质呢?
对等和交换;无论你要赚钱或是人脉,你必须让自己变得有价值,有能力。
对等的意思就是:不只是表面财富上的门当户对。
一般亿万富翁的圈子,千万富翁不一定进得去。
如果你是某个领域的前三名,你就进得去。
很多人不懂,以为人脉就是陪人吃吃喝喝。
其实最关键的是你对于别人的价值。
你看看那些顶级的名医哪有时间去交际政要巨贾,但他仍是政要巨贾的好朋友。
大四的时候,老八约着我一起去天津考察。
其间悲惨的经历,我在上面的文章提到过,此处不再赘述。
但是回来一段时间,我对于人性有些失望。
不理解有些人怎么能够坏到那种程度?
但老八回来之后完全跟没事人一样,还经常来安慰我。
你要记住这个世界利益才最原始的驱动力,那些人的出发点就是利益,所以不要有什么想不通?
后来又说现在经济环境不好。
但是每个人都要吃饭,你看那些传销的人虽然执迷不悟、愚不可及或者利令智昏。
但是也好过那些啃老的寄生虫,他们比起那些浑浑噩噩的人要好很多。
因为后者好像活着又好像死了,好像清醒又好像睡着了,好像来过这个世界又好像从来没有活过。
我有时候怀疑,他到底是不是只有23岁,还是修改过了身份证?
因为他讲出来的话,有时候比那些四五十岁的人讲出来的还有道理得多。
这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电视剧《大染坊》里面的陈六子。
他曾经说过:人是分三六九等的,有些人看一遍听一遍就会了,有些人学了很长时间都不懂。
还有些人你就是用棍子逼着他学他还是学不会。
这个观点我深以为然。
有一天我去4点半学院培训,惊喜地发现疯子老八也在里面。
但他并不是来这里上课培训的,他已经成为4点半学院的高级合伙人,西南区营销总监……
听说正在筹划负责开辟两个新的校区。
对于老八我们只有羡慕,没有嫉妒。
因为他就是传说中注定成为王的男人。
他的成功不是侥幸,不是天上掉馅饼。
而是一步一个脚印,无数的辛勤和汗水换来的……
后记
终于写完了,与诸君共勉……
其实并不想讲什么道理,只是我对于学校教育过于失望。
许多学校教的东西都是无用的垃圾,他们因循守旧,抱残守缺。
所有努力不过是让学生变成他们自己都讨厌的样子。
高分低能的悲剧还在上演,他们浪费学生的生命而不自知。
我们之所以要办四点半学院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一、我们要向填鸭式教育开炮
要用办四点半学院来证明游戏化教学的可行性,让学习回归到玩的本源。
学习是创新,学习是乐趣,不是苦差,不是死记硬背,不是添鸭式硬塞。
二、对于那些受过应试教育荼毒的孩子我们报以同情的同时。
更想用四点半学院的培训点燃一把火,帮他们重拾信心,不要对学习失去兴趣。
找到学习的乐趣,建立乐学快学的习惯。
因为未来知识迭代更新将会加速,一个态度上讨厌学习、能力又不会自学的人将面临何种悲惨的命运,已经一目了然。
正如苹果公司所描述的那样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突破和创新。
我们坚信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
我们挑战并改变教育的现状,是通过把我们的培训,设计得异常有趣、高效简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出了最棒的编程课程。
想来体验一下吗?
写小说我们只是业余,编程培训才是我们的专业和特长。
另:感谢我们技术总监俊辰,他是始作俑者。
在写作过程中他用程序员严密的思维方式指出了许多矛盾的地方,也提出了非常好的修改意见。
2018年9月6日星期四下午十四时零二分
附高人陈轩的打油诗一首,窃以为可以下酒:
青涩岁月,金口难开三个字;
而立之年,万丈红尘酒三杯。
曾经落花流水伤秋月,
现在千秋大业呵呵呵。
得失对错且笑看,
千金不换平常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