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渡边康弘(Yasuhiro Watanabe)
Tags: 人生
image.png
瞎扯淡
在这之前我看过很多书,但都是小说,从高中到大学再到社会看过的小说不小于50本,给我带来最大的好处是工作之余切换心情、不会对书排斥,不会入手就睡。
最近两年看过十来本技术书籍,受益匪浅、给我的工作能力和思维方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同时也带来几个问题:
- 周期长:阅读一本书一般最快一个月,甚至更长。很多人都是心血来潮买本书,翻了几页扔一旁,我也是如此。
- 记不住:辛辛苦苦花了几个月阅读完一本书之后,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根本不记得书中内容,时间越长忘的越多。
- 道不明:一本书看完后,在某一天和朋友分享或者需要使用书中内容时,发现无法用语言把书中内容清楚的表达出来。
- 用不着:心血来潮书看完之后,时间一长除了吹牛逼之外发现无用武之力。
有时候在想是否有一种方法可以短时间内阅读完一本书,并且掌握其中的内容。还可以有逻辑的、系统的存在脑中方便取用。怎么解决以上四个问题实现这个愿景???
机缘巧合在一次 PMP 培训课堂上,
姚李飞
老师的推荐了这本来自日本的渡边康弘老师的高效阅读
。后来被我老婆当做生日礼物送给我,老婆大人送的不能不看完。
20分钟读懂一本书
一张纸 + 一支笔 --> 20分钟读懂一本书
这句广告语写在书封面上,看到这个这句广告语时心理突然涌出 怀疑、好奇、期待心情。一直抱着这样的心情读完了这本书。
用一句话来总结这本书中的内容。在推荐序中我看到了对这本书的简短意赅的描述:
提供一个完整而系统的 “技能包”,从选择书籍->阅读书籍->应用书籍,为每个阶段给出简单易学非常实用的方法,帮助我提升自己的阅读技巧。
下面是我阅读的一些心得,希望对想通过阅读提高自己,但是没有高效的阅读方法朋友一点帮助。
心得
当我拿到这本书看到它的广告语时,大部分同学和我一样心理想怎么可能 20分钟阅读懂一本书
。简直是天荒夜谈。
当我看完这本书才理解它的广告语是 20分钟阅读懂一本书
而不是 20分钟阅读完一本书
。一字之差就千差万别。
从怀疑转变坚信不疑,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落差?
-
战略观:最最最重要的是作者在书中体现出阅读的
“战略观”
。是我之前无法相比的,我之前读书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或者知识点而阅读,不会把书中的知识点转换为知识面。如果需要转换成知识面需要有逻辑的、系统化的整理所有知识点。
形成知识面之后需要有的知识输出和与人交流,来反复回馈和碰撞火花最后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最后解决上面三个问题达到说得清
、永不忘
、用得着
。 -
问题代入:每个人阅读一本书之前都怀窜着一个目的,我把这个目的定义为一个问题,阅读是因为想在书本中寻求解决这个问题方法。但是阅读整本书耗费的时间太长,每本书核心知识点只占整本书一小部分,我们没有必要花费太长的时间阅读整本书。但是怎么在不阅读整本书的基础上读懂整本书呢?
每本书都是作者呕心沥血之作,我们完全可以把每本书当做作者本人来看待,把我们阅读这本书需要解决的问题直面作者。我们可以根据第一性原理思维
和寻找专业词汇
来抽丝剥茧,向作者抛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并以解决便可快速读懂整本书。(这个地方有点玄学,主要是表现这本书的快速阅读的思维方式)。 -
下面记录这本书中哲理的几句话
思想的改变,导致行动的改变。
行动的变化,导致习惯的改变。
习惯的变化,导致性格的改变。
性格的变化,导致人生的改变。
下面我总结整本书的技能方法,但是充满玄学氛围,作者解释说通过认知心理学和脑科学、行为经济学来架构出的崭新的阅读方法。邓爷爷说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通过实践来检验一下这套方法是否有效。
怎么阅读?
阅读有几种方式: 有于 通读
、速读
、泛读
、精读
。
阅读的理想循环
通读是我们最初读书的状态,大部分人停留在这一阶段。读完通常难以复述书籍的主要内容,也无法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速读是进阶的读书状态,主要是靠头脑思考带动着眼睛迅速找出我们需要的信息点并加以整合。但有可能限于本书的内容和自己思维边界,难以有新的思想产生。
泛读是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大量的输入,可以激荡出新的思想或创意。
而精读、熟读才是输出的前提,就某一问题进行有目的、有逻辑的整合和改造。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一套快速阅读方法,通过画共振地图、挑选共振词汇、根据共振词汇衍生问题、带着问题进行阅读的方法。废话少说直接进入主题,下面重点介绍这套阅读方法 【共振阅读法】
。
共振阅读法
准备 (4分钟)
image.png- 白纸画上三栏表格 "共振地图"
- 确定阅读目标,记录在共振地图中
- 在共振地图标注书页码
- 把作者的名字和书名记录在共振地图中
- 随意翻阅书本,对书中内容进行大致浏览
- 回忆翻阅书本时你接受到作者通过书本给你的信息,并且简短记录在共振地图中
- 试着去探寻作者写作这本书的理由,并且记录在共振地图中。
步骤一 随意阅读
保持缓慢的呼吸节奏放松心身、随意的翻阅这本书 两分钟
左右。通过两分钟的时间阅读与这本书产生 亲近感
,就像当你面对想认识的陌生人时,第一个做法就是打个招呼,避免造成尴尬氛围。
步骤二 绘制曲线
image.png-
绘制曲线
,书中说右手持书,左手握笔
吸收书中能量绘制曲线。有点玄学的感觉,我不管是否有用,我就跟着绘制一条曲线。 - 回想刚刚随意阅读时几个感兴趣的地方在书中对应曲线哪一个地方,也可以再次随意翻书寻找兴趣。,并且在曲线上记录
↑
,并且记录大概的页码号。建议在找到9个
左右的兴趣点。 - 确定兴趣点的有限顺序,这样可以根据兴趣点的优先顺序来阅读。
步骤三 寻找共振词汇
image.png- 根据之前确定兴趣点的顺序,翻到对应的那一页。眼睛扫描的方式找到首先映入眼帘的词汇就是作者与你展开对话的关键词汇,称为
共振词汇
。并记录在对应的位置上,其他的标注的兴趣点也同样如法炮制。
重要提示:这样做的目的是,摘录出可能会让自己感觉
有兴趣
有疑问
的共振词汇。
步骤四 带着问题去阅读
在执行第四步骤之前,先出去走走或者伸个懒腰,让自己的身体放松下来。
image.png- 看着 "共振地图",找到自己感兴趣或者关注共振词汇。
- 去书中找到那些
自己所关注的
想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的内容阅读。
注意:并不是留着以后去读,而是立刻马上去阅读。
提示:可以看一看书前面目录,或者使用其他速读方法和阅读方法弄清楚上面两个问题。
- 孔子说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了之后要去思考专研,思考上面阅读了解的哪些内容,是否能达到阅读这本书的目的。如果不能则需要思考还有哪些问题没有了解,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进行阅读。如法炮制,直到达到阅读这本书的目的为止。
提示:了解完哪些内容之后可以休息一段时间,给大脑有消化和整理的时间。
步骤五 行动计划
在 "共振阅读" 结束之前,我们还必须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否则时间一长就忘记到脑海。
image.png怎么学而致用?
输出
可以通过写 书评
博客
微博
朋友分享
等方式,通过这些微小的输出。将会使我们的记忆更加深刻,如果能得到他人反馈,那将是最好不过了,这样会使负责处理长期保存记忆的 "海马体",以及负责感情的 "杏仁体" 也将变得更加活跃。这样会使我们更容易记住这些内容。
总之、不要只是 为自己而阅读
,还可以想着 为他人而阅读
。从与他人分享的解读出发,你的阅读体验甚至整个人生都会变的不一样。
碰撞
通过参加 学习会
分享会
、结实志同道合的朋友、了解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进行思想碰撞。同时可以在你阅读的路上不再孤独。
行动
说实话改变自己的人生都不可能只通过 "阅读" 就能实现的,关键还在于你之后能否有实际的行动。所谓的"行动" ,就是指让我们的想法在现实中以某种形式留存下来。
如果要行动就得制订行动计划,将想法变成现实。
总结
这本书里面描述很多是夸夸其谈,但是里面说阅读前树立目标和阅读在于行动这两点我很赞同。
网友评论